如图所示,火车站上由于工作人员操作失误致使一节车厢以4m/s的速度匀速滑出车站,此时在同一轨道上一列火车正在以36km/h的速度匀速驶向车站,火车司机发现这种紧急情况后,立即紧急刹车,火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至速度为0,又立即以同样大小的加速度使火车反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车厢与火车恰好不相撞,司机开始制动时离车厢的距离为98m。求火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甲、乙两物体相距s,在同一直线上同方向做匀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后就保持静止不动.甲物体在前,初速度为v1,加速度大小为a1.乙物体在后,初速度为v2,加速度大小为a2,且知v1<v2,但两物体一直没有相遇,求甲、乙两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相距的最小距离.

 

甲、乙两汽车沿同一平直公路同向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它们行驶的速度均为16 m/s.遇到情况后,甲车紧急刹车,乙车司机看到甲车刹车后也采取紧急刹车.已知甲车紧急刹车时加速度a1=3 m/s2,乙车紧急刹车时加速度a2=4 m/s2,乙车司机的反应时间是0.5 s(乙车司机看到甲车刹车后0.5 s才开始刹车).

(1)甲车紧急刹车后,经过多长时间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

(2)为保证两车紧急刹车过程不相碰,甲、乙两车行驶过程至少应保持多大距离?

 

甲、乙两玩具车(视为质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某时刻经过同一地点,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图象中的OCAB平行,CBOA平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0~t2时间内两车的距离越来越远

B. 0~t3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C. t2t3时间内甲车和乙车距离越来越小

D. t3时刻甲车和乙车的位移相等

 

在某次军事演习中,空降兵从悬停在高空的直升机上跳下,当下落到距离地面适当高度时打开降落伞,最终安全到达地面,空降兵从跳离飞机到安全到达地面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空降兵在0~t1时间内做自由落体运动

B. 空降兵在t1t2时间内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大小在逐渐减小

C. 空降兵在0~t1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D. 空降兵在t1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如图,甲、乙两个物体相距x7m,物体甲在水平拉力和摩擦力作用下,正以v14 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乙此时的速度v210ms,由于摩擦力作用向右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a2 ms2,那么物体甲追上乙所用的时间为( )

A. 7s    B. 8s    C. 9s    D. 10s

 

两个质点AB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从同一位置沿相同方向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对AB运动情况的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AB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AB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1

B. t=3t0时刻,AB相距最远

C. t=5t0时刻,AB相距最远

D. t=6t0时刻,AB相遇

 

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一地点出发,沿一条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 甲比乙运动得快,且早出发所以乙追不上甲

B. t=20 s时,乙追上了甲

C. t=10 s时,甲与乙间的间距最大

D. t=20 s之前,甲比乙运动得快,t=20 s之后乙比甲运动得快

 

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同一地点沿相同方向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a-t图像如图所示.关于甲、乙两车在0-20 s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0 s时两车相遇

B. t=20 s时两车相遇

C. t=10 s时两车相距最远

D. t=20 s时两车相距最远

 

(多选) “ABS”中文译为防抱死刹车系统,它是一种具有防滑、防锁死等优点的汽车安全控制系统.启用ABS时,汽车能获得更强的制动性能.某汽车在启用ABS和未启用该刹车系统紧急刹车时,其车速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分别如图中的①②图线所示.由图可知(  )

A. 启用ABSt1时刻车速比未启用该刹车系统时大

B. 启用ABS后减速加速度比未启用该刹车系统时大

C. 启用ABS后制动所需时间比未启用该刹车系统时短

D. 启用ABS后制动距离比未启用该刹车系统时短

 

如图所示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则下列由vt图象作出的加速度时间(at)图象和位移时间(xt)图象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多选)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由图可知(  )

A. 乙做加速度为1 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 4 s内两物体通过的位移相等

C. 4 s内乙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 m/s

D. 4 s内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

 

下列给出的四组(每组两个图象)图象中,能够反映同一直线运动的是( )

 

足够长的粗糙绝缘板A上放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滑块B。用手托住A置于方向水平向左、场强大小为E的匀强电场中,此时AB均能静止,如图所示。现将绝缘板A从图中位置P垂直电场线移至位置Q,发现小滑块B相对A发生了运动。为研究方便可以将绝缘板A的运动简化成先匀加速接着匀减速到静止的过程。测量发现竖直方向加速的时间为0.8s,减速的时间为0.2s,PQ位置高度差为0.5m。已知匀强电场的场强AB之间动摩擦因数μ=0.4,g取10 m/s2。求:

(1)绝缘板A加速和减速的加速度分别为多大? 

(2)滑块B最后停在离出发点水平距离多大处?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A穿在绝缘细杆上,杆的倾角为α,小球A带正电,电量为q,在杆上B点处固定一个电量为Q的正电荷。将A由距B竖直高度为H处无初速释放,小球A下滑过程中电量不变。不计A与细杆间的摩擦,整个装置处在真空中。已知静电力恒量k和重力加速度g,求:

1.A球刚释放时的加速度;

2.A球的动能最大时,求此时A球与B点的距离。

 

如图,真空中xOy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ABC三点构成等边三角形,边长L=2.0m。若将电荷量均为q=+2.0×10-6C的两点电荷分别固定在A、B点,已知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求:

(1)两点电荷间的库仑力大小;

(2)C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如图,一半径为r的圆环上均匀分布着电荷量为+Q的电荷,在垂直于圆环面且过圆心O的轴线上有ABC三个点,COOA间的距离均为dAB间距离为2d.B点处有一电荷量为+q的固定点电荷.已知A点处的场强为零,k为静电力常量,求:

(1)带电圆环在O点处的场强大小;

(2)C点处场强.

 

如图所示,位于正方形四个顶点处分别固定有点电荷A、B、C、D,四个点电荷的带电量均为Q,其中点电荷A、C带正电,点电荷B、D带负电,试确定过正方形中心O并与正方形垂直的直线上到O点距离为xP点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如图所示,两根长为L的丝线下端悬挂一质量为m、带电量分别为+q-q的小球AB,处于场强为E,方向水甲向左的匀强电场之中,使长度也为L的连线AB拉紧,并使小球处于静止状态,问E的大小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实现上述平衡状态?

 

如图,质量分别为mAmB的两小球带有同种电荷,电荷最分别为qAqB,用绝缘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平衡时,两小球恰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细线与竖直方向间夹角分别为θ1θ2(θ1>θ2)。两小球突然失去各自所带电荷后开始摆动,最大速度分别vAvB,最大动能分别为EkAEkB。则 :      (      )

A. mA一定小于mB    B. qA一定大于qB

C. vA一定大于vB    D. EkA一定大于EkB

 

如图所示,光滑绝缘的水平桌面上,固定着一个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P。带电荷量分别为-q+2q的小球MN。由绝缘细杆相连,静止在桌面上。PM相距L[学科 网PMN视为点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N的距离大于L

B. PMN在同一直线上

C. P产生的电场中,MN处的电势相同

D. MN及细杆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

 

两个半径相同的金属小球,两球电性相同带电量之比为1∶7,相距为r(可视为点电荷),两者相互接触后再放回原来的位置上,则相互作用力可能为原来的 ( )

A.     B.     C. D

 

两个带电荷量分别为Q1Q2的质点周围的电场线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

A. 两质点带异号电荷,且Q1>Q2

B. 两质点带异号电荷,且Q1<Q2

C. 两质点带同号电荷,且Q1>Q2

D. 两质点带同号电荷,且Q1<Q2

 

某区域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其中间一根电场线是直线,一带正电的粒子从直线上的O点由静止开始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到A点。取O点为坐标原点,沿直线向右为x轴正方向,粒子的重力忽略不计。在OA运动过程中,下列关于粒子运动速度v和加速度a随时间t的变化、运动径迹上电势φ和粒子的动能Ek随位移x的变化图线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如图,电荷量为q1q2的两个点电荷分别位于P点和Q点。已知在P、Q连线至某点R处的电场强度为零,且PR=2RQ。则

A.q1=2q2             B.q1=4q2              C.q1=-2q2              D.q1=-4q2   

 

下列选项中的各圆环大小相同所带电荷量已在图中标出且电荷均匀分布圆环间彼此绝缘坐标原点O处电场强度最大的是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为m的完全相同的金属球壳ab,其壳层的厚度和质量分布均匀,将它们固定于绝缘支架上,两球心间的距离为l,为球壳外半径r3倍.若使它们带上等量异种电荷,使其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均为Q,那么ab两球之间的万有引力F1与库仑力F2( )

A.     B.

C.     D.

 

如图所示,一个称为千人震的趣味物理小实验所用器材是一节电动势为的新干电池、几根导线、开关和一个用于日光灯上的镇流器,几位同学手拉手连成一排,另一位同学将电池、镇流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并将它们和首、尾两位同学两只空着的手相连,在开关______ 闭合断开时就会使连成一排的同学都有触电的感觉,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

实验探究:电容器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容抗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1)如图所示,把电容器C与小灯泡D串联,再与另一完全相同的小灯泡串联,用交流信号发生器作电源交流信号发生器可以输出不同频率、不同电压的正弦交流信号闭合开关S,可以观察到小灯泡D(2)保持发生器输出的电压不变而改变信号的频率,观察灯泡亮度的变化;

(3)保持频率、电压不变的条件下,用不同的电容器与小灯泡D串联,观察电容值不同时小灯泡亮度的变化;

观察结果:

在电容和发生器输出电压不变的情况下,信号频率越大,小灯泡D亮度越______

在发生器信号频率和输出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电容越大,小灯泡D亮度越______

根据以上现象,结论是:______

在本实验的设计中用了什么实验方法:______

 

如图所示为演示自感现象的实验电路,实验时先闭合开关S,稳定后设通过线圈L的电流为I1,通过小灯泡E的电流为I2,小灯泡处于正常发光状态。断开开关S,可以观察到小灯泡闪亮一下后熄灭,在灯泡闪亮的短暂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线圈L中的电流I1立即减为零

B. 线圈L两端a端电势高于b

C. 小灯泡中的电流由I1逐渐减为零,方向与I2相反

D. 小灯泡中的电流由I2逐渐减为零,方向不变

 

二分频音箱内有高、低两个扬声器音箱要将扩音机送来的含有不同频率的混合音频电流按高、低段分离出来,送往相应的扬声器发出声音如图中为音箱的电路简化图,高低频混合电流由ab端输入,L是线圈,C是电容器,则  

A. 甲扬声器是高音高频扬声器

B. C的作用是阻碍低频电流通过乙扬声器

C. 乙扬声器是低音低频扬声器

D. L的作用是阻碍高频电流通过甲扬声器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