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电路中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L是一个自感系数很大,电阻可忽略的自感线圈,C是电容很大的电容器。当S闭合与断开时,A、B灯泡的发光情况是( ) A. S刚闭合后,A亮一下又逐渐变暗,B逐渐变亮 B. S刚闭合后,B亮一下又逐渐变暗,A逐渐变亮 C. S闭合足够长时间后,A和B都一样亮 D. S闭合足够长时间后再断开,B立即熄灭,而A逐渐熄灭
如图,A、B、C是三个完全相同的正常灯泡,L是自感系数较大的线圈,R就限流电阻,C是电容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电源为直流电源,当开关闭合时, B、C灯比A灯先亮,随后C灯熄灭 B. 若电源为直流电源,当电路稳定后,A、B灯亮,C灯不亮 C. 若电源为交流电源,当电路稳定后,A灯几乎不亮,B灯亮,C灯最亮 D. 若电源为交流电源,当电路稳定后,A、B灯亮,C灯不亮
(多选) 如图所示为电子技术中常用的电路之一.“~”表示低频交流,“~~~~”表示高频交流,“—”表示直流,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a中后级输入只有交流成分 B. 图b中后级输入主要是直流成分 C. 图c中后级输入主要是低频交流成分 D. 图c中后级输入主要是高频交流成分
某音响电路的简化电路图如图所示,输入信号既有高频成分,也有低频成分,则( ) A. 电感L1的作用是通高频 B. 电容C2的作用是通高频 C. 扬声器甲用于输出高频成分 D. 扬声器乙用于输出高频成分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L是一个自感系数很大、直流电阻不计的线圈,D1、D2和D3是三个完全相同的灯泡,E是内阻不计的电源.在t=0时刻,闭合开关S,电路稳定后在t1时刻断开开关S.规定电路稳定时流过D1、D2的电流方向为正方向,分别用I1、I2表示流过D1和D2的电流,则下图中能定性描述电流I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线圈的电阻不计,以下正确的是 A. 闭合S,稳定后,电容器两端电压为E B. 闭合S,稳定后,电容器的a极带正电 C. 闭合S,稳定后,再断开S的瞬间,电容器的a极板将带正电 D. 闭合S,稳定后,再断开S的瞬间,灯熄灭,电容器不带电
如图为长虹电视机电源部分的滤波电路,从输入端输入含有直流成分、交流低频成分的电流后,下列关于其工作原理及各电容和电感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由于电容 B. 线圈L有“通交流、阻直流”的功能,直流成分和一小部分交流通过L C. 由于电容 D. 输出端输出较稳定的交流电,这个交流电供电视机内芯正常工作
如图所示,一个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 A. 副线圈两端的电压有效值均为216V B. 副线圈两端的电压有效值均为 C. 灯泡Ⅲ变亮 D. 灯泡Ⅰ变亮
如图所示是“二分频”音箱内部电路,来自前级电路的电信号,被电容和电感组成的分频电路分成高频成分和低频成分,分别送到高、低音扬声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1让低频成分通过 B. L2让高频成分通过 C. 扬声器BL1是低音扬声器 D. 扬声器BL2是低音扬声器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电路正常工作后,关于两个小灯泡 L1和 L2的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L1和L2都亮 B. L1和L2都不亮 C. L1不亮,L2亮 D. L1亮,L2不亮
如图所示电路,把电阻、电感器、电容器并联接到某一交流电源上,此时三个电流表读数I1=I2=I3,下面关于电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只增大交流电的频率,三个电流表读数都增大 B. 若只增大交流电的电压,三个电流表的读数都增大 C. 若将交流电源改成有效值相同的直流电源,三个电流表的读数不变 D. 若将交流电源改成有效值相同的直流电源,I1、I2不变,I3=0
如图所示,相邻两车站间距相等,在一条直线上。车在两站间匀速行驶时速度均为
如图所示,身高h=1.7 m的人以v=1 m/s的速度沿平直路面远离路灯而去,某时刻人的影长L1=1.3 m,2 s后人的影长L2=1.8 m。 (1)求路灯悬吊的高度H。 (2)人是远离路灯而去的,他的影子的顶端是匀速运动还是变速运动? (3)在影长L1=1.3 m和L2=1.8 m时,影子顶端的速度各是多大?
一辆客车在某高速公路上行驶,在经过某直线路段时,司机驾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司机发现其正要通过正前方高山悬崖下的隧道,于是鸣笛,5 s后听到回声,听到回声后又行驶10 s司机第二次鸣笛,3 s后听到回声,请根据以上数据帮助司机计算一下客车的速度,看客车是否超速行驶,以便提醒司机安全行驶。已知此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为110 km/h,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某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 (1)若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2,求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 (2)若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2,求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
某年某月,我国三大舰队齐赴南海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各种先进设备相继亮相,其中的“飞豹”作战半径可达1 500 km,假设一架歼15战斗机于5月20日8点整从“辽宁”号航母起飞,在8点18分正好抵达距航母680 km的指定位置,战斗机仪表显示此段行程正好为800 km。 (1)战斗机此段过程的平均速率和飞行100 m约需的时间分别是多少? (2)此段过程中战斗机的平均速度大小又是多少?
如图所示,物体先以速度v1沿东南方向从A点运动到B点,发生的位移大小为x,再以速度v2沿正东方向从B点运动到C点,发生的位移大小也为x。则物体在整个过程中的位移大小为_________,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
一列火车长450m,速度为25m/s。它通过一根直径为2cm的标志杆约需要______s;它通过长为500m的大桥需要___________s。
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运动,以速度v1=25 m/s匀速通过前1/3路程,以速度v2=50 m/s通过余下2/3路程,则汽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某同学在百米赛跑中,测得10 s末他在50 m处的瞬时速度大小是6 m/s,16 s末到终点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7.5 m/s,他从50 m处到终点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m/s, 他在全程内平均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m/s。
设高度为H的运动员正在进行100米短跑且就要到达比赛的终点处,有一摄影记者用照相机拍摄下了运动员冲刺的一幕。已知摄影记者使用的照相机的光圈(控制进光量的多少)是16,快门(曝光时间)是 A. 100米成绩 B. 冲刺速度 C. 100米内的平均速度 D. 冲刺时
物体沿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物体某1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 m/s,则物体在这1 s内的位移一定是5 m B. 若物体在第1 s末的速度是5 m/s,则物体在第1 s内的位移一定是5 m C. 若物体在10 s内的平均速度是5 m/s,则物体在其中1 s内的位移一定是5 m D. 物体通过某位移的平均速度是5 m/s,则物体在通过这段位移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2.5 m/s
“五米三向折返跑”的成绩反映了人体的灵敏素质,测定时,受试者听到口令后起跑,测试员同时开始计时,受试者从起点A全力跑向5 m处的B点用手触摸折返线处后折返返回A点,然后依次到C点、D点最终返回A点,所用时间即为“五米三向折返跑”的成绩,现测得某受试者成绩为7.50 s,该受试者在测试全过程中的路程和平均速度大小分别为( ) A. 0,0 B. 15 m,4 m/s C. 30 m,0 D. 30 m,4 m/s
如图所示,三个质点A、B、C同时从N点出发,分别沿图示路径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N到M的过程中,B的位移最小 B. 质点A到达M点时的瞬时速率最大 C. 从N到M的过程中,A的平均速度最大 D. 从N到M的过程中,三质点的平均速度相同
以下所举的速度中,属于瞬时速度的是( ) A. 小菲参加100 m比赛的成绩是20 s,比赛中的速度为5 m/s B. 子弹飞离枪口时的速度为900 m/s C. 物体落地时的速度是20 m/s D. 台风中心以21 km/h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
有关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均速度就是初、末速度的平均值,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B. 平均速度是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C. 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物体的运动 D. 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公式v= B. 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其速度一定越大 C.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D.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是一个恒量
如图所示,abc是半径为R的半圆形光滑固定轨道,直径ac水平,b为轨道的最低点,一质量为m的小球1从轨道最高点a由静止释放,在轨道最低点b与静止的小球2发生正碰,第一次碰撞后小球1反向弹回,两小球沿圆弧上升的最大高度均为 (1)第一次碰撞结束时,小球1和2的速度大小; (2)小球2的质量。
如图甲所示为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1=0.1s时的波形图,A、B两点为简谐波上平衡位置在xA=1.0m、xB=1.2m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A的振动图象。求: (i)该简谐横波的传播速度以及A点的振动方程; (ii)从t=0.1s时开始计时,质点B回到平衡位置的时间。
水平地面上放着的玻璃砖的横截面如图所示,OAB为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OBC为直角三角形,∠C=30°,该玻璃砖的折射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