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E为内阻不能忽略的电池,R1、R2、R3为定值电阻,S0、S为开关,V与A分别为电压表和电流表。初始时S0与S均闭合,现将S断开,则 ( ) A. V的读数变大,A的读数变小 B. V的读数变小,A的读数变大 C. V的读数变小,A的读数变小 D. V的读数变大,A的读数变大
某人骑自行车以
如图所示,某同学测出一棵苹果树树干部分的高度约为1.6m,一个苹果从树冠顶端的树梢上由于受到扰动而自由下落,该同学测出苹果经过树干所用的时间为0.2s,重力加速度取10m/s2,则:
(1)苹果树树冠部分的高度约为多少? (2)苹果落地时的速度为多大?
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求: (1)在0~6 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距离; (2)在0~6 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 (3)在t=5s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
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t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x,若它在 A.
如图所示,t=0时,质量为1kg的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水平面(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点,下表是每隔2s测出的物体瞬时速度,重力加速度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3s时物体恰好经过B点 B. 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12m/s C. t=10s时物体恰好停在C点 D. B、C间的距离大于A、B间的距离
一质点沿x轴运动,其位置x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为: A. 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B. C. D. 物体处于
小球从空中某处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A. 小球开始下落时离地面的高度为1.25m B. 小球在0.8s内的位移大小为1.70m C. 小球第一次与地面碰撞后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2 D. 小球与地面碰撞过程中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为2m/s
一个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开始运动起,连续通过三段位移的时间分别是1s、2s、3s,则这三段位移的长度之比分别是( ) A. 1:22:32 B. 1:23:33 C. 1:2:3 D. 1:3:5
如图所示为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置x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图像,其中0~1s为直线,1~6s为曲线,则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0~6s内,t=2s时,质点的速率最大 B. 0~1s内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 0~6s内质点的平均速率为1.5m/s D. 2~6s内质点的平均速度为1.25m/s
利用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可以绘制出物体运动的图象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一沿平直轨道运动小车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图象可知( ) A. 小车在20s-40s做加速度恒定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B. 20s末小车回到出发点 C. 小车0-10s内的平均速度大于10-20s内的平均速度 D. 小车10-30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2009年9月28日,甬台温高速铁路正式开通,浙江铁路进入了高铁时代 A. B. C. 2x D. 3x
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30m/s的速度行驶,当汽车遇到突发情况时就以7.5 m/s2的加速度刹车,刹车2s内和6s内的位移之比( ) A. 1:1 B. 5:9 C. 5:8 D. 3:4
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前20s内的位移是10m,则该物体运动1min时的位移为( ) A. 36 m B. 60 m C. 90 m D. 360 m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 A. 前2s内的位移是5m B. 前1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 C. 任意相邻的1s内位移差都是6m D. 1s末的速度是6m/s
一小球从空中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 A. 第2 s末小球的速度为10 B. 前2 s内小球的平均速度为20 C. 第2 s内小球的位移为10 m D. 前2 s内小球的位移为20 m
如图所示,质量不同的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则 A. 质量大的下落得快 B. 质量小的下落得快 C. 两球下落的时间相同 D. 两球下落的加速度不同
伽利略曾通过做“铜球沿斜面运动的实验”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 A. 质量大的铜球沿斜面向下运动的加速度比质量小的铜球大 B. 铜球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与斜面倾角有关,而与铜球的质量无关 C. 铜球在斜面上的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完全相同 D. 通过做“铜球沿斜面运动的实验”不可能了解到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为了研究过山车的原理,某兴趣小组提出了下列设想:取一个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长为l = 2.0m的粗糙倾斜轨道AB,通过水平轨道BC与竖直圆轨道相连,出口为水平轨道DE,整个轨道除 AB 段以外都是光滑的。其AB 与BC 轨道以微小圆弧相接,如图所示.一个小物块以初速度v0=4.0m/s从某一高处水平抛出,到A点时速度方向恰好沿 AB 方向,并沿倾斜轨道滑下.已知物块与倾斜轨道的动摩擦因数 μ = 0.50.(g=10m/s2、sin37°= 0.60、cos37° =0.80) ⑴求小物块到达A点时速度。 ⑵要使小物块不离开轨道,并从轨道DE滑出,求竖直圆弧轨道的半径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⑶为了让小物块不离开轨道,并且能够滑回倾斜轨道 AB,则竖直圆轨道的半径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中国首个月球探测计划“嫦娥工程”预计在2017年送机器人上月球,实地采样送回地球,为载人登月及月球基地选址做准备。设想我国宇航员随“嫦娥”号登月飞船绕月球飞行,飞船上备有以下实验仪器:A 计时表一只,B 弹簧秤一把,C 已知质量为m的物体一个,D 天平一只(附砝码一盒)。在飞船贴近月球表面时可近似看成绕月做匀速圆周运动,宇航员测量出飞船在靠近月球表面的圆形轨道绕行N圈所用时间为t,飞船的登月舱在月球上着陆后,遥控机器人利用所携带的仪器又进行第二次测量,科学家利用上述两次测量数据便可计算出月球的半径和质量。若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 (1)遥控机器人在第二次测量中利用所携带的什么仪器完成物体在月球所受重力F的测量。 (2)试利用测量数据(用符号表示)球月球的半径和质量。
质量为5.0×105Kg的机车,以恒定的功率从静止出发,经5min行驶2.25km,速度达到最大值54km/h,求机车的功率是多少?
如图所示,水平台面AB距地面的高度h=0.8m,有一滑块从A点开始以v0=6m/s的初速度在台面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滑块与平台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滑块运动到平台边缘的B点后水平飞出。已知AB=2.2m。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 (1)滑块从B点飞出时的速度大小v; (2)滑块落地点到平台的水平距离d。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接在电压为U、频率为f的交流电源上,从实验打出的几条纸带中选出一条理想纸带,如图所示,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5个点A、B、C、D、E,测出A点与起始点O的距离为s0,点A、C间的距离为s1,点C、E间的距离为s2,已知重锤的质量为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 (1)从起点O开始到打下C点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EP=_______ ,重锤动能的增加量为∆Ek=_______ 。 (2)根据题设条件,还可利用重锤下落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___ , 经过计算可知,测量值比当地重力加速度的真实值要小,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右端B处连接一个竖直的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固定轨道,在离B距离为x的A点,用水平恒力将质量为m的质点从静止开始推到B处后撤去恒力,质点沿半圆轨道运动到C处后又正好落回A点。则推力对小球所做的功为 。
某球状行星具有均匀的密度
如图所示,轻弹簧一端固定在挡板上。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v0沿水平面开始运动,起始点A与轻弹簧自由端O距离为s,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与弹簧相碰后,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x,则弹簧被压缩最短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为( ) A. C.
如图所示,长为L1的橡皮条与长为L2的细绳的一端都固定在O点,另一端分别系两球A和B,A和B的质量相等,现将两绳都拉至水平位置,由静止释放放,摆至最低点时,橡皮条和细绳长度恰好相等,若不计橡皮条和细绳的质量,两球经最低点速度相比 ( ) A. A球大 B. B球大 C. 两球一样大 D. 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荡秋千是儿童喜爱的的运动,当秋千荡到最高点时小孩的加速度方向是 ( ) A. 1方向 B. 2方向 C. 3方向 D. 4方向
下列物体中,机械能不守恒的是 ( ) A. 做平抛运动的物体 B. 轻绳的一端系一小球,绳的另一端固定,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 C. 光滑曲面上自由运动的物体 D. 以0.8g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做匀减速运动的物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