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淄博市高二上期第一次周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孔子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体现了孔子

A要求贵族之间互相爱护

B.希望每个人都加强道德修养

C.注重追求人的精神自由

D.强调统治者要顺应自然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孔子家语·观思》中记载:“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孔子不主张对饥民实施救助②孔子将民生问题政治化

③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念④能够体现孔子“仁”的思想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孔子的教学内容,可称之为“六艺”。其中“礼”谓天地阴阳之秩序,“乐”谓取得和谐。后人学者曾评论:在孔子的哲学中,道德与音乐居于同等地位。这表明孔子的教学特点是

A强调道德教化的功能

B.注重维护等级制度

C.主张严格遵守礼法

D.教学与音乐相结合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面对乱世,孔子周游列国,希望以他超越时代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但其政治理念最终破灭于现实面前,对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表述最准确的是

A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B.当时各国忙于争霸,无暇接待孔子

C.孔子的儒学思想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

D.孔子及其弟子都是没有实权的文人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所提出的“有教无类”思想的进步意义在于

A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

B.推动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C.肯定了私学的合法性

D.增加了学生成才的可能性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论语·雍也第六》载: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段记载反映了孔子教育的基本思想是

A启发诱导

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

D.有教无类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美国物理学家卡泼勒曾将老子的哲学思想与现代物理学进行过比较,他认为“‘道’暗示着‘场’的概念,‘气’的概念与量子‘场’的概念也有惊人的类似”。对卡泼勒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老子的思想为现代物理学提供了哲学框架

B.老子的“道”的观点蕴含了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

C.老子的哲学思想与量子论有相同的科学价值

D.老子的思想是现代物理学发展的理论源泉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老子从“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出发,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下列不符合“无为而治”思想的是

A“圣人之治……常使人无知无欲”

B.“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C.“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D.“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这句话体现了谁的思想?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中山王方壶铭》中说:"古之圣王,务在得贤,其次得民。故辞礼敬则圣人至,宠爱深则圣人亲,籍敛中则庶民附。"这表明中山国的立国思想是

A儒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战国时期,流行"得士者存,失士者亡"的说法。这主要说明了

A各国都重视发展军事力量

B.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社会风尚

C.新兴知识分子阶层受到统治者的重用

D.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掌握国家政权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语句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

A主张“尚贤”“节俭”的墨家思想

B.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C.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今上下之接,无子父之泽,而欲以行义禁下,则交必有郄隔阂矣。且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此俱出父母之怀衽,然男子受贺,女子杀之者,虑其后便、计之长利也。故父母之于子也,犹用计算之心以相待也,而况无父子之泽乎!”以下关于韩非子这一言论的评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抨击了墨家的“兼相爱,交相利”的主张

B.君臣关系就像父子那样亲密无间

C.不能仅靠情感和榜样来确立等级关系

D.认为孔子主张的“仁”是虚假的靠不住的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史记》中记载,战国时期申子“本于黄老而主刑名”,韩非“喜刑名法术而归本于黄老”。这说明

A不同学派间互相融汇吸收

B.道、法两家主张一致

C.道家和法家学说最为流行

D.思想领域实现大一统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说:“礼义生而制法度。法者,治之端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乱。”以上言论表明荀子

A全面解释传统儒家礼治思想

B.继承发展传统儒家礼治思想

C.已经形成君主专制的思想

D.背离传统儒家礼治思想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A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D.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孔子主张“仁”“礼”为核心的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的社会背景是

A社会长期动荡不安

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D.封建制度逐步建立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在有关惩治腐败的问题上,甲说:“不用管腐败分子,生产力水平提高了,腐败现象自然就没有了。”乙说:“一定要依法惩罚腐败分子,抓一个腐败分子就杀一个。”丙说:“对腐败分子,要用‘德’‘礼’来教育感化。”丁说:“要从平民百姓中挑选有能力的人去治理腐败。”与上述四位同学的说法相吻合的学派是

A儒、墨、道、法

B.道、法、儒、墨

C.道、墨、儒、法

D.道、法、墨、儒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下列对这一学说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主张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②具有古典人道主义性质

③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④主张“民贵君轻”,实行仁政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世界文明史》中说:“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的基础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导致中国思想家关注这一主题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的剧烈变动

B.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C.统治者政策的引导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汉宣帝诏:“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孙,罪殊死,皆上请廷尉以闻。”影响汉朝形成该刑罚原则的主要因素是

A法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道家思想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思想家在世时往往是孤独和寂寞的,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周游列国推销自己思想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孔子受到了许多诸侯的拒绝和同时代人的嘲笑讽刺,诸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等。导致孔子如此尴尬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A他的宣传方式不利于新旧相替

B.他的主张不符合诸侯争霸的需要

C.他的思想主张不利于稳固统治

D.他的行为方式独立特行遭人忌恨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孔子认为周礼是理想之制度,“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一思想提出的政治背景是

A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

B.诸侯不满封号,纷纷改称“王”

C.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

D.王室衰微的迹象开始出现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先秦诸子站在不同立场,提出了多种形态的国家起源论。有先秦学者认为原初民始生之时,人各持己义,“天下之乱也,至如禽兽然,无君臣上下长幼之节、父子兄弟之礼,是以天下乱焉。……是故选择天下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使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上述材料体现的是

A老子的“自然生成”说

B.荀子的“止争息乱”说

C.墨子的“除乱尚同”说

D.孟子的“与民教化”说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材料二

孔子自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材料三

网络时代的解读:众说纷纭

网民1:孔子的儒教是统治中国劳动人民两千年的封建意识形态,孔子本人也是个学术庸才,所创立的儒学不过是当时社会中一系列道德习俗的大杂烩,其著述毫无逻辑可言。

网民2:孔子思想的精华极具普世价值,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也获世界认同,应对他尊敬。盲目反孔,其实是不懂孔,无知的表现。声嘶力竭,不怕被笑话吗?

(1)据材料一观点指出孔子的政治倾向,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与老子政治思想的异同。

(2)“三十而立”一般被理解成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结合孔子所处的时代,简述孔子的人生目标和为实现其人生目标而进行的努力。

(3)请任选一位网民的观点,概括其对孔子的评价。说明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

 

三、连线题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老子看到在现实的社会中,统治者们都没能做到无为,而是用刑杀、礼制、法令、重税、战争等有为的措施来对付人民,他们本想用有为来达到治理天下的目的。但结果是越有作为,社会就越是混乱。因此老子反对刑杀,认为老百姓不怕死,为什么要用死来威吓他们?反对法令,认为法令越明,盗贼越多。反对重税,认为老百姓闹饥荒,是由于统治者征税太多而造成的。反对战争,认为军队驻扎过的地方,到处长满了荆棘,大仗之后,必有灾荒。

——摘编自《生命的大智者——老子》

材料二孟子看到战国中期各国都在竞相用武力来攻伐,试图“以力服人”,用“霸道”来统一天下的事实,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以德服人”的“王道”政治,认为只有实行“仁政”,用“仁爱”之心去对待人民,才能“得民心”,从而才能得天下。什么是“王道”?“王道”就是先王之道,就是用“仁义”来治理天下。孟子提倡“王道”,要求统治者都能效法尧舜先王,反对为争私利而采取恶劣手段,尤其反对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反对用暴力的“霸道”。怎样才能实现“王道”呢?孟子设计了一套“仁政”方案。

——《民本思想的先驱者——孟子》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老子无为主张的基本含义并分析这一主张的进步作用。

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老子、孟子都明确反对的派别及孟子的“仁政”主张主要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

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老子、孟子思想主张围绕哪一核心问题,并分析这与他们所处的时代的关系。

 

四、综合题
详细信息
28. 难度:困难

春秋战国是一个学术思想十分活跃的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礼记》

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论语》

(1)材料一反映了商代到春秋时期人们对天人关系的认识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

(2)据材料二,指出孔子关于人际关系的两个核心概念,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材料三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孟子》

今人之性,生而好利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荀子》

(3)据材料三,指出孟子、荀子对人性的不同看法,他们的思想又有何一致性?(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上述思想家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贡献。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