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论语·雍也第六》载: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

《论语·雍也第六》载: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段记载反映了孔子教育的基本思想是

A启发诱导

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

D.有教无类

 

C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中引文大意为:具有中等资质或道德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较高的学问或道理;而具有中等资质或道德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较高的学问或道理,与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一致,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启发诱导、循序渐进、有教无类等思想,故ABD项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孔子的教育思想 【名师点晴】孔子的教学特点 1、因材施教:孔子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并作为一个教育原则,贯穿于日常的教育工作之中。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运用因材施教者,也是他在教育上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2、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在教学中,孔子把“学而知之”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他的“学而知之”就是说学是求知的惟一手段,知是由学而得的。 3、启发诱导,循序渐进: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与悱是内在心理状态在外部容色言辞上的表现。 4、以德服人:孔子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将毕生精力贡献于后一代的教育工作,敏而好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是一位尽职的好教师。 5、学而不厌。教师要尽自己的社会职责,应重视自身的学习修养,掌握广博的知识,具有高尚的品德,这是教人的前提条件。 6、温故知新。教师既要了解掌握过去的政治历史知识,又要借鉴有益的历史经验认识当代的社会问题,知道解决的办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所提出的“有教无类”思想的进步意义在于

A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

B.推动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C.肯定了私学的合法性

D.增加了学生成才的可能性

 

查看答案

面对乱世,孔子周游列国,希望以他超越时代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但其政治理念最终破灭于现实面前,对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表述最准确的是

A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B.当时各国忙于争霸,无暇接待孔子

C.孔子的儒学思想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

D.孔子及其弟子都是没有实权的文人

 

查看答案

孔子的教学内容,可称之为“六艺”。其中“礼”谓天地阴阳之秩序,“乐”谓取得和谐。后人学者曾评论:在孔子的哲学中,道德与音乐居于同等地位。这表明孔子的教学特点是

A强调道德教化的功能

B.注重维护等级制度

C.主张严格遵守礼法

D.教学与音乐相结合

 

查看答案

孔子家语·观思》中记载:“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孔子不主张对饥民实施救助②孔子将民生问题政治化

③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念④能够体现孔子“仁”的思想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孔子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体现了孔子

A要求贵族之间互相爱护

B.希望每个人都加强道德修养

C.注重追求人的精神自由

D.强调统治者要顺应自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