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红驾驶着摩托车行驶在公路上,他从反光镜中看到后面一辆汽车的车牌为“
在△ABC中,∠A=50°,∠C=60°,则∠B=_ _.
如图,△ABE和△ADC是△ABC分别沿着AB,AC边翻折180°形成的,若∠1:∠2:∠3=28:5:3,则∠EFC的度数( ▲ )
A.60° B.70° C.80° D.90°
如图,将△ABC绕着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20°,B点落在
A、70° B、60° C、80° D、65°
如图,已知∠1=∠2,AD=CB,AC,BD相交于点O,MN经过点O,则图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 ▲ )
A、4对 B、5对 C、6对 D、7对
如图,在锐角△ABC中,CD、BE分别是AB、AC上的高,且CD、BE交于一点P,若∠A=50°,则∠BPC的度数是( ▲ )
A.150° B.130° C.120° D.100°
三男一女同行,从中任意选出两人,性别不同的可能性大小是( ) A.
一只小狗在如图所示的地板上走来走去,若黑白方砖的大小相同,则小狗最终停在黑色方砖上的概率是( ▲ )
A.
下列四个图形中,不能通过基本图形平移得到的是( ▲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线都是线段; B.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C.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角; D.三角形的三条高至少有一条高在三角形的内部
下列事件中,属于必然事件是 (▲ ) A.水中捞月 B.拔苗助长 C.守株待兔 D.瓮中捉鳖
在下列长度的四根木棒中,能与4cm,9cm长的两根木棒钉成一个三角形的是( ▲ ) A.4cm B.5cm C.9cm D.13cm
如图,在△ABC中,已知AB=AC,∠BAC=90o,BC=6cm,,直线CM⊥BC,动点D从点C开始沿射线CB方向以每秒2厘米的速度运动,动点E也同时从点C开始在直线CM上以每秒1厘米的速度运动,连结AD、AE,设运动时间为t秒.
1.(1)求AB的长; 2.(2)当t为多少时,△ABD的面积为6 3.(3)当t为多少时,△ABD≌△ACE,并简要说明理由(可在备用图中画出具体图形).
已知:如图,
1.(1)说明: 2.(2)说明: 3.(3)试探索
某超市决定从厂家购进甲、乙、丙三种不同型号的计算器80只,其中甲种计算器的只数是乙种计算器只数的2倍,购买三种计算器的总金额不超过3300元.已知甲、乙、丙三种计算器的出厂价格分别为:30元/只、40元/只、50元/只. 1.(1)至少购进乙种计算器多少只? 2.(2)若要求甲种计算器的只数不超过丙种计算器的只数,则有哪些购买方案?
问题背景:在△ABC中,AB、BC、AC三边的长分别为、、,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小辉同学在解答这道题时,先建立一个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再在网格中画出格点△ABC(即△ABC三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处),如图①所示.这样不需求△ABC的高,而借用网格就能计算出它的面积.
1.(1)请你将△ABC的面积直接填写在横线上.____ ▲_______ 2.(2)我们把上述求△ABC面积的方法叫做构图法.若△ABC三边的长分别为a、2a、a(a>0),请利用图②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a)画出相应的△ABC,并求出它的面积. 3.(3)若△ABC三边的长分别为、、2(m>0,n>0,且m≠n),试运用构图法求出这三角形的面积.
八年级学生开展踢毽子比赛活动,每班派5名学生参加,按团体总分多少排列名次,在规定时间内每人踢100个以上(含100)为优秀,下表是成绩最好的甲班和乙班5名学生的比赛数据(单位:个)
统计发现两班总分相等,此时有学生建议,可以通过考查数据中的其他信息作为参考,请解答下列问题: 1.(1)补全表格中的数据; 2.(2)计算两班的优秀率; 3.(3)计算两班的方差,并比较哪一班比较稳定? 4.(4)请制定比赛规则并判定哪对获胜?
在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李平同学看到了工人师傅在木板上画一个直角三角形,方法是(如图):画线段AB,分别以点A,B为圆心,以大于
1. (1)请你说明工人师傅可以这么做直角三角形的理由; 2.(2)请利用上述方法作一个直角三角形,使其一个锐角为30° (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已知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和有关的尺寸如图所示,请描述该几何体的形状,并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它的表面积.
解不等式组并把解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矩形ABCD,其中A(0,0),B (8,0),D (0,4),若将△ABC沿AC所在直线翻折,点B落在点E处.则E点的坐标是 ▲ .
勾股定理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曾引起很多人的兴趣.l955年希腊发行了二枚以勾股图为背景的邮票.所谓勾股图是指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构成,它可以验证勾股定理.在右图的勾股图中,已知∠ACB=90°,∠BAC=30°,AB=4.作△PQR使得∠R=90°,点H在边QR上,点D,E在边PR上,点G,F在边_PQ上,那么△PQR的周长等于 ▲ .
若一组数据
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
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且有一边长为4,则另外两边分别是___▲___.
P(10,a),Q(b,-20)关于y轴对称,则a=__▲__,b=__▲__.
一只跳蚤在第一象限及x轴、y轴上跳动,在第一秒钟时, 它从原点跳动到(0,1),然后接着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跳动[即(0,0)→(0,1) →(1,1) →(1,0)→…],且每秒跳动 一个单位,那么第35秒时跳蚤所在位置的坐标是( ▲ )
A.(4,O) B. (5,0) C.(0,5) D.(5,5)
如图,长方体的底面边长分别为2
A.13cm B.12cm C.10cm D.8cm
如图,Rt△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高,角平分线AE交CD于H,EF⊥AB于F,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
A.∠ACD=∠B B.CH=CE=EF C.AC=AF D.CH=HD
以下展示四位同学对问题“已知a<0,试比较2a和a的大小”的解法,其中正确的解法个数是( ▲ ) ①方法一:∵2>1,a<0,∴2a<a;②方法二:∵a<0,即2a-a<0,∴2a<a;③方法三:∵a<0,∴两边都加a得2a<a;④方法四:∵当a<0时,在数轴上表示2a的点在表示a的点的左边,∴2a<a.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