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氢能中,其中氢能是可再生能源

B.生物质能包括农业废弃物、水生植物、油料植物、城市与工业有机废弃物、动物粪便等

C.贮氢合金的发现和应用,解决了氢气贮存、运输的难题

D.生物质能通过直接燃烧产生热量,能量利用效率较高

 

下列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A.CO2    B.Na2SO3  C.Cl2   D.HCl

 

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A氯化氢的电子式:

B.水分子的结构式:H—O—H

C.S2-的结构示意图:

D.葡萄糖的分子式:C12H22O1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于铜盐能杀死某些细菌,并能抑制藻类生长,因此游泳场馆常用硫酸铜作池水消毒剂

B.高炉炼铁得到纯度高的铁,加入其他金属炼制得到钢

C.焙制糕点的发酵粉主要成分之一是碳酸氢钠它也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D.分子筛常用于分离、提纯气体或液体混合物,还可作干燥剂、离子交换剂、催化剂及催化剂载体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水解而呈酸性的是

ANaHCO3      BNaNO3      CCaCl2     DNH4Cl

 

下列反应中,SiO2作为氧化剂的是

ASiO2+CaO=CaSiO3    BSiO2+2NaOH=Na2SiO3+H2O

CSiO2+2CSi+2CO        DSiO2+2Na2CO3Na2SiO3+CO2

 

 

下列属于电解质的是

A蔗糖          B二氧化硫       C       D镁条

 

下列仪器名称为蒸馏烧瓶的是

A.     B.     C.     D.

 

下列属于碱的是

ANH3·H2O         BMnO2          CHNO3          DNaHCO3

 

完成下列问题。

已知甲和乙为中学常见金属单质,丙和丁为常见气体单质,A~E为常见化合物;A为淡黄色固体,常温下B为液体,C的焰色反应为黄色。试回答下列问题:

(1)A和E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 C+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C B+E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 mol甲和1 mol乙混合投入到足量的B中,在标准状况下,最多能产生________L丁气体。

在标准状况下,取甲、乙、丙各30mL相同浓度的盐酸,然后分别慢慢加入组成相同的铝镁混合物,得下表中有关数据(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发生变化)。

实验序号

混合物质量/mg

255

385

459

气体体积/mL

280

336

336

(1)甲组实验中,盐酸__________(填“过量”、“适量”或“不足”);

乙组实验中,盐酸__________(填“过量”、“适量”或“不足”)。

(2)盐酸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mol/L。

(3)混合物中Mg和A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完成下列问题

某校同学为探究Br2、I2和Fe3+的氧化性强弱,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KI溶液于试管中,先加入溴水,振荡,再加入CCl4,振荡后静置,观察到下层液体呈紫红色;

②取少量FeSO4溶液于试管中,先加入溴水,振荡,再继续滴加两滴KSCN溶液,振荡,观察到溶液呈血红色。

(1)写出实验②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由上述两个实验,对物质氧化性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__________。

A. Br2>I2                  B. Fe3+>Br2      C. Br2>Fe3+                D. I>Br

被誉为江南小三峡的南京胭脂河是明代初年开凿的一条人工运河。因其“石有胭脂色”而得名。胭脂河沿岸的那些红色石块的成分是什么?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取一小块这种红色石块A,粉碎后对其成分进行实验探究,实验记录如下图所示。

请你根据实验推断:

(1)A中含有的酸根离子________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

B中肯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写出实验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设计如图装置,研究非金属元素性质变化规律。

(1)已知硅酸(H2SiO3)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弱酸,呈白色。在化学反应中,强酸一般能制取弱酸。现有硝酸溶液、碳酸钙、澄清石灰水、硅酸钠溶液,选择所给试剂,用如上图装置来证明酸性:HNO3>H2CO3>H2SiO3。(不考虑硝酸的挥发性)

A、B、C中盛装的试剂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中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高锰酸钾在常温下与浓盐酸反应产生氯气,利用上图装置证明氯气氧化性强于碘单质的氧化性。A中盛装浓盐酸,B中装入高锰酸钾粉末,实验时C中溶液变成蓝色,则:C中盛装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写出C中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该装置有明显不足,请指出改进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C中盛装饱和氢硫酸(H2S饱和水溶液),A中装浓盐酸,B中装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开始后观察到现象是C中产生淡黄色沉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如果将SO2气体通入到饱和氢硫酸溶液中,也会产生淡黄色沉淀,该过程体现SO2       (填序号)。

A.漂白性        B.氧化性       C.还原性        D.酸性

 

饮用水质量是关系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

(1)在我国,一些贫困山区的农民至今还饮用井水,但暴雨过后井水混浊,无法饮用。为了能让暴雨过后井水尽快变的澄清,你会建议他们最好向井水中投入下列中的  ________(填序号)。

A.NaCl        B.Na2CO3       C.KAl(SO4)2·12H2O      D.CuSO4

(2)氯气是最早用于饮用水消毒的物质,其消毒作用主要是氯气溶于水后生成了次氯酸,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工业上制取漂白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臭氧也称作超氧,可以替代氯气给自来水消毒,既提高了消毒效率且安全无副作用,臭氧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该物质、氯水以及SO2均可以作漂白剂,三者的漂白原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lO2 是一种广谱型的消毒剂,将逐渐取代Cl2成为生产自来水的消毒剂。工业上ClO2常用NaClO3和Na2SO3溶液混合并加H2SO4酸化后反应制得,反应中NaClO3和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

 

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Fe2O3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试剂X可以是氢氧化钠溶液,也可以是盐酸

B.反应①过滤后所得沉淀为氢氧化铁

C.图中所示转化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D.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NaAlO2+CO2+2H2O=Al(OH)3↓+NaHCO3

 

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

 

①中的物质

②中的物质

预测①的现象

A

淀粉KI溶液

浓硝酸

无明显变化

B

酚酞溶液

浓盐酸

无明显变化

C

AlCl3溶液

浓氨水

有白色沉淀

D

湿润红纸条

饱和氯水

红纸条褪色

 

 

过氧化氢是一种液体,易分解为水和氧气,常作氧化剂、漂白剂和消毒剂,为贮存、运输、使用的方便,工业常将H2O2转化为固态的过碳酸钠晶体(其化学式为2Na2CO3·3H2O2),该晶体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下列物质不会使过碳酸钠晶体失效的是

A.MnO2       B.H2S         C.稀盐酸     D.NaHCO3

 

氮化铝(化学式为AlN)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在一定条件下,AlN可通过反应Al2O3+N2+3C 2AlN+3CO合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

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 mol AlN需转移3 mol e

C.AlN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D.AlN的摩尔质量为41 g

 

在硫酸铁溶液中,加入ag铜完全溶解后再加入bg铁,充分反应后得到cg残余固体,且a>c,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残余固体可能为铁和铜的混合物

B.最后得到的溶液可能含有Fe3+

C.残余固体是铁,溶液中一定不含Cu2+

D.残余固体全部是铜

 

下列关于“焰色反应”的理解和应用不正确的是

A.可用光洁无锈的铁丝替代铂丝作焰色反应实验

B.实验完成后铂丝用盐酸洗净,在外焰上灼烧至没有颜色时再使用

C.只有某些金属或其化合物才有焰色反应

D.用焰色反应鉴别NaCl、KCl和K2SO4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钠在空气中燃烧时,先熔化,再燃烧,燃烧产物为Na2O2

B.镁因在空气中形成一薄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了里面的镁,故镁不需要像钠那样的特殊保护

C.铝制品在生活中非常普遍,是因为铝不活泼

D.铁因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的氧化物疏松多孔,不能保护内层金属,故铁制品往往需要涂保护层

 

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氢氧化钠溶液鉴别MgCl2溶液、AlCl3溶液

B.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OH)3胶体与FeCl3溶液

C.用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鉴别NH3和HCl气体

D.用氯化钙溶液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溶液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钠和冷水反应:Na+2H2O=Na+2OH+H2

B.铁粉溶于浓盐酸:Fe+2H=Fe2++H2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Cu2++Ag

D.小苏打溶液中加入盐酸:CO32-+2H=CO2↑+H2O

 

w g铁粉和铝粉的混合物,和过量的 NaOH溶液反应,然后过滤,将沉淀完全收集后,放蒸发皿中加热,直至被加热的物质质量不再变化,取出蒸发皿中的物质称量仍为w g。则原混合物中铝粉的质量分数是

A.30%          B.50%           C.70%           D.90%

 

对于下列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B.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

C.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D.氨气可以完成喷泉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 所含分子数约为NA

B.标准状况下,22.4 L乙醇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NA

C.1 mol NaHCO3晶体中含有阳离子数目为2NA

D.盛有SO2的密闭容器中含有NA个氧原子,则SO2 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

A.加入有色布条,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Cl2存在

B.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存在

C.加入盐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l存在

D.加入NaOH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说明有HClO存在

 

下列混合物分离(或除杂)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酒精可以从碘水中萃取碘

B.Fe(OH)3中含有少量Al(OH)3可用NaOH溶液除去

C.NaCl中混有难溶于水的杂质可用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分离

D.Na2CO3粉末中含有少量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提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用氯化铵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混合制取氨气

B.雷雨天气时空气中能生成少量的氮氧化物

C.铵盐易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受热不易分解

D.O2、NO、NO2都能用浓硫酸干燥,且通常情况下能共存

 

为了除去硫酸铜溶液中含有的Fe2+杂质,先加入合适的氧化剂使Fe2+氧化为Fe3+,最适合的氧化剂是

A.H2O2水溶液                B.KMnO4溶液

C.Cl2水溶液                 D.HNO3溶液

 

从金属利用的历史来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利用是近百年的事。这个先后顺序跟下列有关的是:地壳中的金属元素的含量金属活动性金属的导电性 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 金属的延展性

A.①③         B.②⑤           C.          D.②④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