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逆水航行的轮船中的乘客,说他自己是静止的,参照物是( ) A.河岸上的树 B.河水 C.船舱 D.迎面驶来的船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 A.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厚度约为5cm B.人步行速度约4km/h C.洗澡水的温度是100℃ D.正常人心脏跳动1次时间约0.2s
小丽买了饰品,想要测它的密度,将饰品放入水中浮在水面上.她向老师借了托盘天平,并找来矿泉水瓶、细线、小石块、水.利用这些器材设计实验方案. A.用调好的天平测出饰品的质量m1; B.往矿泉水瓶倒入适量的水,用细线把小石块系在饰品的下面,只让小石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液面的位置记为h1; C.使饰品和小石块都浸没在水中,标注液面的位置记为h2; D.取出石块和饰品,往矿泉水瓶加水至h1,用天平测出质量m2; E.继续往瓶中加水至h2,用天平测出质量m3; (1)在测量饰品质量的过程中,小丽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零刻度处,看到指针在如图甲所示位置,她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指针指向分度标尺的 . (2)如图乙所示,饰品的质量m1= g. (3)利用实验测量的物理量写出密度表达式ρ=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 (1)小军借助小灯泡来测凸透镜焦距,他的做法是:将小灯泡、凸透镜、光屏按如图所示固定在光具座上,固定小灯泡到凸透镜的位置,再将光屏从紧贴凸透镜开始向右移动,观察光屏上光斑的大小变化情况.实验现象及数据如表所示.
(1)请你在图中读出第3次实验小灯泡到透镜的距离 cm. (2)分析表中的数据及现象,可得出次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军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3cm处,则光屏上烛焰清晰的像是 .(选填“放大”或“缩小”) (4)再将一个近视眼镜放在烛焰与原凸透镜之间,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此时所成的像比(3)中的像 (选填“大”或“小”). (5)若将(3)小题中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点燃的蜡烛后光屏上是否还会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选填“会”或“不会”).
用如图所示在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时,发现测量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时所用的时间,对实验测量结论的准确性起关键作用;于是老师提出了“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到撞击金属片所用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 (1)请你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 猜想一: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所用的时间可能与小车运动的距离有关; 猜想二: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所经历的时间可能与 有关; (2)该实验我们要采用 方法进行实验. (3)请设计探究“猜想一”的实验记录表格.
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正方体木块、水平长木板、钩码等器材“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
(1)本实验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由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得出的,要使水平拉力大小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相 等,木块必须保持 状态;如图所示为第1组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2)小明根据表中1、2组数据,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压力的增大而 ,这样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否严谨? 答: ;理由是 . (3)请分析第1、3组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同的原因是 . (4)小明还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还可能与接触面积有关,实验时可以将正方体换成长方体,现有长方体木块和长方体玻璃各一个,他应选用长方体 . (5)选完器材后继续实验记录数据4、5、6,分析数据可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 (选填“有关”或“无关”).
小刚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 (1)为方便观察,实验时玻璃板应该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如果发现棋子A的像较暗,可以用手电筒正对 (选填“棋子”或“棋子的像”)照射,这样就可以增加像的清晰度. (3)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 (选填“A”或“B”)侧观察. (4)小刚用厚度为5mm的玻璃板做实验,在准确找到物体和像的位置后,他测出物体到平面镜距离和像到平面镜距离如表所示,造成小刚测出的物距和像距不相等的原因是 .使用此实验过程小刚还可能看到 个像;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实验时我们应该 .
为了判断一个小铁球是否空心,小青测得的数据如表:(ρ铁=7.9g/cm3)
求:(1)该小铁球所受的重力大小; (2)用计算过程判断该小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 (3)若小铁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
漳州市区沿绿道到东南花都约30km. (1)骑行爱好者小刚以平均速度15km/h骑车前往东南花都观赏,需用多久可以到达; (2)小刚在园区内步行900m用时12min,他参观园区步行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请你从力学角度解释图中观察到的一个现象. 现象: 原因: .
(1)蜂鸟是唯一能够在空中悬停和倒飞的鸟类;如图1是一只蜂鸟正在吸食花蜜,请画出蜂鸟受到的重力示意图. (2)如图2是物体通过平面镜后所成的像,画出平面镜前的物体AB. (3)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运动的s﹣t图象如图3甲所示,根据图3甲图象在图3乙图中画出对应的v﹣t图象.
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如图甲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A、B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木块A所受的摩擦力为 N;若将A、B如图乙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A、B一起匀速运动,则F2 4N(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某同学让太阳光通过透明的镜片照射到白墙上,如图所示,从图中现象可看出,此镜片对光有 作用,用这镜片磨成的眼镜可以用来矫正 视眼.
身高1.7m的小明站在距平面镜3m远的地方,并以0.5m/s的速度走近镜面,2s后像离镜面 m,像高 1.7m(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一束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为 ;保持入射光线不变,若将镜面转过15°角,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 .
“会说话的汤姆猫”是一款手机宠物类的应用,玩游戏时,当你对着它讲话,它就会模仿你的腔调学舌,“汤姆猫”模仿的是人说话的 ;“汤姆猫”和人说出的话虽然语义相同,但由于两种声音的 不同所以能够区别出来.(选填“音色”、“音调”或“响度”)
把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另一侧16cm处得到缩小的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8cm B.10cm C.16cm D.32cm
甲、乙两小车运动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车的速度为10m/s,乙车的速度为2m/s C.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变速运动 D.甲车静止,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再经过红色玻璃射到白屏D上,则射到D上的光的颜色是( ) A.白光 B.红光 C.黄光 D.蓝光
甲、乙两个物体体积的之比是1:8,质量之比是3:4,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 ) A.6:1 B.1:6 C.3:32 D.32:3
冬天教室门常被风吹开,关不紧.同学将毛巾塞入门与门框之间,门就不易被风吹开.下列解释合理是( ) A.塞入的毛巾只通过增大压力增大摩擦 B.塞入的毛巾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 C.塞入的毛巾是通过增大压力和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 D.门被风吹开因为门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我国研制的“全碳气凝胶”是目前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材料,其密度仅为0.16kg/m3,则( ) A.该材料体积越大,密度越大 B.该材料制的物品带到太空,质量减小 C.1m3的该材料质量为0.16kg D.该材料适合做成的重垂线
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可快速登录网页,访问网络数据,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 ) A.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 B.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 C.二维码是光源 D.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反射光,白色部分吸收光
足球已被纳入学校体育课程必修内容.下列与足球有关的力不属于弹力的是( ) A.地面对足球的支持力 B.踢足球时脚对球的作用力 C.头球攻门时头对球的顶力 D.使弹起的足球落回地面的力
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产生的原因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下列情况中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 ) A.汽车加速下坡 B.平直的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汽车 C.汽车减速上坡 D.汽车拐弯
如图所示,铅笔看起来“断”为两截是因为( ) A.发生了镜面反射 B.发生了漫反射 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发生折射 D.光从水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
如果你家附近建筑工地在施工,影响你的学习和休息,为了减小噪声的干扰,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关紧门窗 B.打开门窗,让空气加快流通 C.戴上耳罩 D.告知有关部门督促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以下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 ) A.大象的“声音”交流 B.站在天坛中的圜丘坛上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 C.监测地震 D.外科医生利用仪器对结石病人进行碎石
一瓶矿泉水喝去半瓶,则剩下半瓶矿泉水( ) A.质量不变 B.密度减半 C.质量减半 D.体积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