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正方体木块、水平长木板、钩码等器材“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
实验序号 | 接触面 | 压力/N | 滑动摩擦力/N |
1 | 正方体木块的正面与木板 | 2 |
|
2 | 正方体木块的正面与木板 | 2.5 | 0.5 |
3 | 正方体木块的正面与木板 | 2 | 0.6 |
4 | 长方体正面(面积最大)与木板 | 3 | 0.6 |
5 | 长方体侧面与木板 | 3 | 0.6 |
6 | 长方体地面(面积最小)与木板 | 3 | 0.6 |
(1)本实验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由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得出的,要使水平拉力大小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相
等,木块必须保持 状态;如图所示为第1组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2)小明根据表中1、2组数据,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压力的增大而 ,这样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否严谨?
答: ;理由是 .
(3)请分析第1、3组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同的原因是 .
(4)小明还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还可能与接触面积有关,实验时可以将正方体换成长方体,现有长方体木块和长方体玻璃各一个,他应选用长方体 .
(5)选完器材后继续实验记录数据4、5、6,分析数据可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 (选填“有关”或“无关”).
小刚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
(1)为方便观察,实验时玻璃板应该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如果发现棋子A的像较暗,可以用手电筒正对 (选填“棋子”或“棋子的像”)照射,这样就可以增加像的清晰度.
(3)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 (选填“A”或“B”)侧观察.
(4)小刚用厚度为5mm的玻璃板做实验,在准确找到物体和像的位置后,他测出物体到平面镜距离和像到平面镜距离如表所示,造成小刚测出的物距和像距不相等的原因是 .使用此实验过程小刚还可能看到 个像;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实验时我们应该 .
实验次数 | 1 | 2 | 3 |
物距/cm | 2.3 | 4.6 | 5.4 |
像距/cm | 2.8 | 5.1 | 5.9 |
为了判断一个小铁球是否空心,小青测得的数据如表:(ρ铁=7.9g/cm3)
铁球的质量m/g | 量筒内水的体积V1/mL | 量筒中水和小铁球的总体积V2/mL |
79 | 60 | 75 |
求:(1)该小铁球所受的重力大小;
(2)用计算过程判断该小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
(3)若小铁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
漳州市区沿绿道到东南花都约30km.
(1)骑行爱好者小刚以平均速度15km/h骑车前往东南花都观赏,需用多久可以到达;
(2)小刚在园区内步行900m用时12min,他参观园区步行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请你从力学角度解释图中观察到的一个现象.
现象:
原因: .
(1)蜂鸟是唯一能够在空中悬停和倒飞的鸟类;如图1是一只蜂鸟正在吸食花蜜,请画出蜂鸟受到的重力示意图.
(2)如图2是物体通过平面镜后所成的像,画出平面镜前的物体AB.
(3)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运动的s﹣t图象如图3甲所示,根据图3甲图象在图3乙图中画出对应的v﹣t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