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上记载西汉时农民每年亩产约一石半,而《昌言》上说东汉时的农田平均亩产约为“亩收三斛”,亩产量有了较大的增长、你认为造成当时粮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人民更加勤劳                    B、牛耕、犁具等劳动工具的进步和推广

C、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D、更加合理地利用了土地资源

 

 牛耕逐渐普及全国是在

A、秦朝          B、汉代           C、唐代           D、宋朝

 

 阅读材料。

    材料一  西班牙和葡萄牙率先开辟新航线,征服了海洋、获得了世界。涌入的财富几乎都用来支撑宗教信仰的战争和殖民战争,而没有用来发展能够让国家真正富强起来的工商业。势力强大的王公贵族不愿意看到工商业的发展导致新兴势力的崛起。从16世纪下半叶起,流水一般涌入的财富又像水一样流走了,除了奢侈的社会风气,没有留下像样的产业。

    材料二  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科学意识提高了英国人的认识水准;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领着世界的发展。从19世纪后期开始,德国和美国迎头赶了上来,开始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潮流。自由经济模式与生俱来的缺陷,在20世纪给英国,也给世界带来惨痛而深刻的教训。

回答问题:

(1)  联系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葡萄牙、西班牙的兴衰原因。

(2)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英国能够引领世界的有利条件和19世纪后期英国衰落的主要原因。

(3)  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列举二战后期西方国家客服自由经济模式弊端的重要举措。

 

 

 

 

 

 

 

 

 

 

 

 

 

 

 

 

 

 

 

 

 

 

 

 

 

 阅读材料。

    材料一  中国历史上比较大的改革有十几次,大的改朝换代也有十几次。改革几乎失败,暴力的改朝换代却几乎获得成功。中国人普遍接受推翻而不接受改革,屈从暴力而拒绝改革。

    材料二  唐代中期“二王八司马”的改革,主角是王叔文,但是他不懂得妥协。反对改革的太子与王叔文多次沟通,改革派尽是不给脸面。支持改革的唐顺宗身体不好要让位给太子,王叔文的老师有名的大官僚杜黄震出主意,要王叔文组织改革派迎立太子为皇,以免新皇报复,王叔文却严厉斥责。不久太子登基称宪宗皇帝,对改革派实行非常惨烈报复。

    材料三  林则徐主张抗英大部分人支持,当他提出要学习外国的时候却招来朝野上下一片“汉奸”的骂名,此后的徐继畲、魏源、曾国藩、李鸿章、康有为、梁启超都背过“汉奸”的骂名。很难想象英法德美向别国学习,会被骂成“英奸”、“法奸”、“得奸”、“美奸”。

    材料四  清朝有很多改革的机会,可是一延再延,错过时机。清末义和团乱后,慈禧想改革了,提出九年立宪,但是迟迟没有动作,到了辛亥革命爆发前5个月才搞出个“皇族内阁”来,整个社会此时已经失去改革的耐心。

回答问题:

(1)  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指出造成中国历史上改革失败的原因。

(2)  康有为的改良运动和孙中山的革命运动几乎是同时开展的,但是最后革命取代了改良。请联系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两者的消长变化过程。

(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请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实行改革开放的有利因素。

 

 

 

 右图是某组织的标志,对该组织表述正确的是

6ec8aac122bd4f6e①该组织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②它是美国推行霸权的工具,不利于世界经济发展

③许多大国都想争夺对该组织的控制权

④改革开放后我国在该组织中的作用不断增强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布尔什维克提出“我们不要战争,我们要土地”的口号,在后方按现有成年男子分得土地,前线参战的士兵担心失去分得土地的机会,离开军队逃回家分土地,临时政府对德国的战争也难以为继了。此事反映了

A.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实行土地公有制

B.布尔什维克和临时政府一致对德国作战

C.此土地政策对结柬俄国与德国的战争起了重要作用

D.布尔什维克和临时政府一致同意结束对德国的战争

 

 6ec8aac122bd4f6e右图是一幅反映某历史时期生产情形的图画,对其解释正确的是

A.明朝中后期苏杭一带的机户

B.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手工作坊

C.美国南部地区种植园纺织厂

D.工业革命的大机械化纺织厂

 

 1776年7月9日,《独立宣言》公开宣读后,纽约市民捣毁了英王乔治三世的塑像,把它熔成1800千克的铅做了子弹。此事不能反映

A.《独立宣言》发表激发民众的反英情绪

B.《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美国独立战争结衷

C.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矛头直指英国王

D.纽约市民捣毁并熔化英王英王塑像意味着更大的战争到来

 

 德国宗教改革的最大作用是

A.摆脱了罗马教廷宗教束缚        B.德国教徒能够阅读到德文圣经

C.完成了德意志国家的统一        D.建立服务资产阶级的廉俭教会

 

 长期以来日本人往往先入为主地认为,中国是不讲卫生的、主权高于人权的、允许使用危险农药的、说假话的、绝不妥协的;同样地,中国人也往往先人为主地认为,日本是虚伪的、不反省历史的、右翼的、拒绝道歉的。有色眼镜干扰了两国关系。”此话不能反映

A.中日两国彼此之间的认知存在误差

B.客观认知对中日关系的发展很重要

C.中日两国大规模政治运动扭曲了彼此同的认知

D.中日两国不能相互客观认知是长期以来形成的

 

 毛泽东说:自己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前,是自由主义、民权主义、民族主义、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理念的大杂烩。此言反映了

    A.毛泽东最早接受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B.早期毛泽东的思想中传统思想占主流 

    C.接受马克思主义后彻底抛弃原有思想   

    D.早期毛泽东的思想受新文化运动影响

 

 有人认为:中国近代社会变迁不是在原有母体中孕育启动的,而是在列强的威胁和侵略  下,中断自身历史进程,移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近代化转变的。说明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特点是 

    A.深受外部的影响                  B.有继承地发展

    C.艰巨曲折地发展                  D.在沉沦中上升

 

 谭嗣同在其代表作《仁学》中说,幸亏清朝的兵不够强,假如其海军如英法,陆军如俄德,那么君主专制的祸害会更大。此话主要

    A.体现谭嗣同的汉奸卖国思想        B.强调君主专制的祸害

    C.提出学习英法德俄民主政体        D.指出清朝军事的落后

 

 在论及元杂剧时,明朝的王骥德感叹:“(文人的贫穷)由天地开辟以来,……,俟夷狄 立中华,于是诸词人一时林立。”此话反映了元代杂剧兴盛的原因是

    A.元代城市经济繁荣                 B.迎合蒙古贵族的欣赏口味

    C.文人贫穷地位低下                 D.继承发展了前代戏曲精华

 

 “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推崇该主张的君主是

    A.泰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学生子游对孔子前后言论不一提出批评,当时批评孔子的人不少,有人还骂他是丧家之犬,但是自汉代以后不断为孔子溢美,成为天下第一圣人。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孔子时代人们不把他当圣人看  

    B.被溢美的孔子不是真实的孔子 

    C.孔子被不断溢美的过程是君主专制强化的过程

    D.自孔子诞生起就成了政治符号失去原有的真实

 

 历史

    请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

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方田均税是王安石变法的内容之……均税,是对清丈完毕的土地重新定税,做到:纠正无租之地,使良田税重,瘠田税轻(注:秋税按亩征收粮食;夏税以收钱为主或折纳绸、绢、绵、布);对无生产的田地,包括陂塘、道路、沟河、坟墓、荒地等都不征税;一县税收总额不能超过配赋的总额,以求税负的均衡

——摘编自周泽民《北宋方田均税》

 

    材料二:1873年7月,政府发布“地税改革法令”,规定:凡持有土地执照者,均要向政府缴纳地税,地税的税率应为土地价格的3%,地税一律用现金缴纳。土地价格很高,以致地税也很高。政府还按地税的l/3向土地所有者征收附加税——村费,一律用货币交纳

——摘编自吴于廑《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北宋政府实行方田均税法的目的。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在地税征收上具有哪些特点?(6分)指出地税改革对日本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

 

 

 

 

 

B.[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霍布斯认为,人们在组成国家后已把全部自然权利转让给了主权者,既然君主是主权的体现者,国民的总意志,那么他的利益便理所当然地体现了臣民的利益,他本人就是全体臣民的化身。如此,则臣民对君主的任何反抗都意味着对自己的反抗

    材料二:洛克以为,那种关于把全部权利上交给主权者的主张荒唐得近乎滑稽。人们组成国家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自由、财产和安全,如果把一切权利都转让了出去,使君主有权任意处置自己的自由及生命,那么这与自然状态下有何区别?这等于是为了防止臭猫和狐狸的侵袭,却甘心被狮子吞噬,甚而还以此为安全!天赋人权绝不可转让或遭剥夺,保护这些权利正是政府存在的目的,抹煞人权的国家没有存在的意义,而侵犯人权的政府即是暴政、专制

    ——以上材料均摘自陈绪纲《读(社会契约论)》

   (1)材料一、二中霍布斯与洛克论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3分)他们的观点有哪些不同?(6分)

 

 

 

   (2)为防止出现“侵犯人权的政府”,孟德斯鸠在材料二洛克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什么学说?(2分)结合中外相关史实,指出这一学说的历史作用(4分)

 

 

 

C.[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柏拉图与孟子是同时期的伟大思想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柏拉图认为,个人的灵魂是由理性、意志和欲望三部分组成的,他们分别代表着智慧、勇敢和有节制三种品德,其中理性统领着其它部分。城邦统治者、城邦护卫者和农工商牧分别具备这三种品德。三种天性的和谐一致,就产生了第四种品德,即正义。在这里,代表智慧的、兼具极强思维能力和优秀美德的城邦统治者是哲学王,也叫监国者

——摘自石上泉《永远的柏拉图——评(理想国)》

    材料二: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摘自《孟子》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柏拉图创作《理想国》的时代背景。

 

 

   (2)据材料一、二,指出柏拉图与孟子两人主张的相同之处。在未来社会的设计方面,柏拉图和孟子的主要着眼点有何不同?(4分)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冲突中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相互制约的历史传统通过冲突而达到融合,在融合中超越传统,从而完成变革,产生新的政治制度。“光荣革命” 就是这种模式的极好的先例,……“光荣革命”既是传统的沿袭,又是变革的手段……

——《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二 

乔治三世(英国君主,1760—1820年在位)个人统治的确立表明……王权复兴,内阁名存实亡,政党被视为大逆不道,“爱国君主”论在很大程度上已成现实。此时,“国王的政治优势已牢固地建立起来,他的意志就是对大臣的法律,而大臣在议会两院中都拥有压倒多数……人民与议会的争端消失了,这是一个政治上的冷漠时期。权力平衡的重心,在沃波尔内阁时,是由上院滑下下院,现在却是从议会滑向君主”。

——《美国政治史》

材料三

“不过在从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政变以后,一直到十九世纪初叶,这一百多年间,英国的政治制度、议会制度还远没有资产阶级民主可言,议会的地位上升了,但是议会的成份并没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改变,议会还一直把持在土地贵族、王权的手里,贵族们独霸议会的这个局面是从中世纪一直沿袭下来的。1688年的妥协,并没有改变这种政治力量的对比。……”

    ——程西梅

材料四

1832年6月,英国通过议会改革法。其重要内容之一,是调整选区和重新分配议员名额,有143个衰败选区或被取消,或减少了议员名额,在新兴的地区和工业城市新设了40多个选区,使工业资产阶级能够向议会选派代表。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放宽选举权的财产资格限制,增加城乡选民人数,全国选民约增加30万,由1831年的51万增加到81万,约占全国成年人口8%,工商业资产阶级的代表进入了议会,从土地贵族手里争到了部分政治统治权

1832年以后,英国议会还在不断地进行改革。1846年《谷物法》被废除,英国走上了完全经济自由的道路。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议会先后通过、颁布了《秘密投票法》、《取缔选举舞弊法》,并实行单议席选区制。十九世纪末,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的普选权。到二十世纪初,妇女也获得了选举权

——《世界近代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既是传统的沿袭,又是变革的手段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概括乔治三世统治时期英国政治的特点。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特点形成的原因。

(3)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原因及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英国政治变革的认识。

 

 

 联合国成立初期一度受到美国的控制,20世纪70年代以后逐渐摆脱了被少数国家操纵的局面,但20世纪90年代末期又遭到美国的挑战。联合国曲折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苏联从逐渐强大到解体       B.美国一度衰落又重新强大

    C.第三世界崛起并逐渐强大     D.国际力量对比的重大变化

 

第Ⅱ卷

【必考部分】

 

 18∞年~1880年世界贸易总额增长情况表;(单位:10亿美元)

年份

1800

1840

1860

1880

金额

1.4

2.4

7.2

14.7

出现上表所反映现象的物质技术条件是                                  (    )

    A.市场经济体制被各国普遍接受

    B.化学工业的建立

    C.工业革命推动了新式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出现   

    D.内燃机的发明

 

 自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但是到了近代,在北美洲,大洋洲,白种人成为了当地的主要居民,造成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欧洲的殖民扩张             B.土著居民的减少

    C.种族之间通婚               D.大量战争移民

 

 有史学家认为,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这里“全球分裂”主要是指                                                (    )

    A.政治纷争加剧               B.军事对抗升级

    C.文化差异加大               D.贫富差距拉大

 

 对抗日战争的胜利,最准确的理解是                                   (    )

    A.中华民族全民族意识的凝聚和全民族的抗战,首次充分得到了体现和验证。

    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再次得到了明证。

    C.抗战的胜利,为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奠定了基础。

    D.抗战的胜利为中国走向世界舞台提供了机遇。

 

 1937年¨11月,南京国民政府发表宣言称:“……国民政府兹为适应战况,统筹全局,长期抗战起见,本日移驻重庆。此后将以最广大之规模,从事更持久之战斗;以中华人民之众,土地之广,人人抱必死之决心,……外得国际之同情,内有民众之团结,继续抗战,必能达到维护国家民族生存独立之目的。”材料反映信息不包括       (    )

    A国民政府宣言强调维护国家民族独立

    B.对全国持久抗战起了积极作用

    C.国民政府发表宣言不再抗战

    D.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拿破仑三世时,修建了枫丹白露博物馆中的中国馆其中收藏的文物大多是从中国掠夺的,与此相关的战争是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手工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民营手工业的工艺水平最高    B.产品仅供国内消费

  C.生产形式以大作坊生产为主    D.生产技术主要来自实践经验的积累

 

 清初学者唐甄说:“为政之道,必先剐市。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                                                       (    )

    A.重农抑商           B.农商并重      C.重商主义    D.自由主义

 

 乾隆皇帝时期显赫一时的巨贪和珅,在乾隆帝逝世五天后就被嘉庆帝下谕宣布革职、下狱、抄家,还被列出犯了20条大罪,其中有“昨将和珅家产查抄,所盖楠木房屋,僭侈逾制,其多宝阁,及隔段式样,皆仿照宁寿宫制度,其园寓点缀,与圆明园蓬岛瑶台无异,不知是何肺肠,其大罪十三。”该材料反映了                           (    )

    A.和珅生活腐化               B.清朝皇权的独尊及君权至上

    C.和坤犯上作乱               D.嘉庆帝励精图治和整肃纲纪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这段话可能出自                                              (    )

A.秦始皇          B.唐太宗         C.朱元璋         D.康熙帝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段论述当出自             (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