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常温下浓度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的pH如下表所示:

溶质

NaF

NaClO

NaHCO3

Na2CO3

pH

7.5

9.7

8.2

11.6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pH=2的HF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以体积比1∶1混合,则有:c(Na+)> c(F)> c(OH)>c(H+)

B. 加热0.1 mol·L-1 NaClO溶液测其pH,pH大于9.7

C. 0.1 mol·L-1 Na2CO3溶液中,存在关系:c(OH)=c(H) +c(HCO3-)+2c(H2CO3)

D. 电离平衡常数大小关系:K(HF)> K(H2CO3 )>K(HClO)>K( HCO3-)

 

常温下,向10mlbmol·L1CH3COOH溶液中滴加等体积的0.01mol·L1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c(CH3COO)=c(Na+),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0.01

B. 混合后溶液呈中性

C. CH3COOH的电离常数Ka

D. CH3COOH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

 

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Cu、Pt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的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已知:氧化性Fe2+<Ni2+<Cu2+) (  )

A. 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只有金属Pt

B. 电解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质量可能保持不变

C. 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只有Fe2+和Zn2+

D. 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其电极反应式:Ni2++2e-Ni

 

2015年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可在一分钟内完成充放电的超常性能铝离子电池,内部用AlCl4和有机阳离子构成电解质溶液,其放电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放电时,铝为负极、石墨为正极

B. 放电时的负极反应为:Al –3e-+ 7AlCl4= 4Al2Cl7

C. 充电时的阳极反应为:Cn+ AlCl4–e- = CnAlCl4

D. 放电时,有机阳离子向铝电极方向移动

 

如下图所示,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燃料电池并探究氯碱工业原理和粗铜的精炼原理,其中乙装置中X为阳离子交换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一段时间后,乙装置中生成的氢氧化钠在铁极区

B. 乙装置中铁电极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Fe - 2e-=Fe2+

C. 通入氧气的一极为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4e-+2H2O -4OH -

D. 反应一段时间后,丙装置中硫酸铜溶液浓度保持不变

 

CH3CH2Br与NH3反应生成(CH3CH2)2NH和HBr,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上述产物,CH3CH2Br与NH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B. 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C. CH3CH2Br与HBr均属于电解质

D. CH3CH2Br难溶于水

 

有两种有机物Q()P(),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二者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均只出现两种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2

B. 二者在NaOH醇溶液中均可发生消去反应

C. 一定条件下,二者在NaOH溶液中均可发生取代反应

D. Q的一氯代物只有1种、P的一溴代物有2

 

某烃A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是其自身的9.5倍,又知A分子中含有4个甲基,则A的一氯代物最多有

A. 3 种    B. 4 种    C. 5 种    D. 6

 

已知卤代烃可以和钠发生反应,例如溴乙烷与钠反应为:2CH3CH2Br+2NaCH3CH2CH2CH3+2NaBr。已知有CH3CH2Br和CH3CH2CH2CH2Br两种卤代烃,此混合物与足量的钠反应,得到的烃可能有几种(  )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在120 ℃时,两种气态烃的混合物2.0 L,完全燃烧生成4.0 L水蒸气和3.0 L CO2,下列对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 一定含有C2H4,可能含有C2H6    B. 一定含有C2H4,不一定含有CH4

C. 一定含有CH4,可能含有C2H4    D. 一定含有CH4和C3H4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卤代烷水解时,从氟到碘,由于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所以水解越来越困难

B. 溴乙烷中滴入AgNO3溶液检验其中的溴元素:Br-+Ag+AgBr↓

C. 相同碳原子数的多卤代烃,随着卤原子数的增多,密度依次降低

D. 常温下,CH3Cl是气体,甲烷的其他3种氯代产物都是液体

 

在实验室中,下列除杂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溴苯中混有溴,加入KI溶液,振荡,用汽油萃取出溴

B. 乙烷中混有乙烯,通入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使乙烯转化为乙烷

C. 硝基苯中混有浓硫酸和浓硝酸,将其倒入NaOH溶液中,静置,分液

D. 乙烯中混有CO2SO2,将其通入NaOH溶液中洗气

 

仅用一种试剂鉴别如下物质:苯、四氯化碳、碘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亚硫酸钠溶液。下列试剂不能选用的是(    )

A. 溴水    B. 氯化铁溶液    C.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D. 硝酸银溶液

 

CH3—CHCH—Cl,该有机物能发生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 消去反应 使溴水褪色 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聚合反应

A. 以上反应均可发生    B. 只有不能发生

C. 只有不能发生    D. 只有不能发生

 

某卤代烷烃C5H11Cl发生消去反应时,可以得到两种烯烃,则该卤代烷烃的结构简式可能为(  )

A. CH3CH2CH2CH2CH2Cl    B.

C.     D.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合理的是(  )

①用pH试纸测得氯水的pH为2

②c(H+)>c(OH)一定是酸性溶液

③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大于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

④用酸式滴定管量取12.00mL高锰酸钾溶液

⑤常温下,BaSO4在饱和Na2SO4溶液中的Ksp比在纯水中的Ksp

⑥实验室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可以先将氯化铁溶解在盐酸中,再配制到所需的浓度

⑦物质A三态间的转化如下:A(g)→A(l)→A(s),则该转化过程中△S<0

⑧pH=13的强碱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变小

⑨pH=9的CH3COONa溶液和pH=9的NH3·H2O溶液,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A. ②④⑥⑦    B. ②③⑥    C. ①②④⑦    D. ②③④⑤⑥

 

由水电离产生的c(H+)c(OH-)的乘积为1×10-18的溶液里,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 )

A. NH4+Na+Cl-I-    B. Na+K+Fe3+SCN-

C. Na+Al3+Cl-AlO2-     D. Na+K+Cl-HCO3-

 

pH1的两种酸溶液AB1 mL,分别加水稀释到1 000 mL,其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则AB都是弱酸

稀释后,A酸溶液的酸性比B酸溶液强

a4,则A是强酸,B是弱酸

④AB两种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根据下列实验不能证明一元酸HR为弱酸的是

A. 室温时,NaR溶液的pH大于7

B. 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

C. HR溶液加入少量NaR固体,溶解后溶液的pH变大

D. 室温时,0.01mol·L1HR溶液pH=4

 

下列运用与碳酸钠或碳酸氢钠能发生水解的事实无关的是

A. 实验室盛放碳酸钠溶液的试剂瓶必须用橡胶塞而不能用玻璃塞

B. 泡沫灭火器用碳酸氢钠溶液和硫酸铝溶液,使用时只需将其混合就可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泡沫

C. 厨房中常用碳酸钠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D. 可用碳酸钠与醋酸制取少量二氧化碳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电解时在电解池的阳极上不一定有阴离子放电

B. 原电池跟电解池连接后,电子从原电池负极流向电解池阳极

C. 电解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D. 电解时,电源负极流出的电子数等于流入电源正极的电子数

 

古代的很多谚语都蕴含着科学知识。下列对谚语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 “甘之如饴”说明糖类均有甜味

B. “玉不琢不成器”“百炼方能成钢”发生的都是化学变化

C. “火树银花”中的焰火实质上是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

D.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和温度的水和冰,冰的能量高

 

大米和小麦等粮食不仅可以做食物,还可以用来生产葡萄糖和酒精。“百年陈酒十里香”, 这是因为密封好的酒,储存中慢慢地发生化学变化,产生少量的乙酸;而乙酸再和酒精反应生成具有芳香气味的乙酸乙酯。

(1)大米和小麦中的主要营养物质是________ (选填“糖类”、“油脂”、“蛋白质”或“维生素”)。

(2)乙酸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______色。

(3)酒精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乙酸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

(4)下列试剂中,能用于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的是_____

A.CuSO4 · 5H2O        B.无水硫酸铜       C.浓硫酸       D.金属钠

(5)请写出乙醇与乙酸生成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6)除去乙酸乙酯中残留的乙酸,有效的处理方法是______

A.蒸馏

B.水洗后分液

C.用过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后分液

D.用过量氯化钠溶液洗涤后分液

 

如图是常见三种有机物的比例模型示意图。

(1)甲物质的空间结构是___________

(2)丙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___,它的密度比水的密度_________(填“大”或“小”);

(3)写出乙物质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下图是部分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发现和使用的时间简轴。请回答:

(1)我国最早使用的合金是_________

(2)Cu、Fe、Na、Al四种金属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

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西汉时期就开始冶炼铜,古人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是现代“湿法炼铜”的先驱,请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9世纪初,钠和铝的发现得益于电解技术的应用。

冶炼铝的原料Al2O3属于_____氧化物(选填“酸性”、“碱性”或“两性”);冶炼铝的反应为:2 Al2O3(熔融)4Al +3O2↑ ,反应中生成1molAl转移电子_________mol。

 

(1)在下列各组物质中,找出合适的序号填在对应的空格内(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A.金刚石和石墨         B.12C和14C         C. K和Ca

D.CH3-CH2-CH2-CH3         E.冰醋酸和乙酸

F.甲烷和庚烷            G.淀粉和纤维素

①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

②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__

③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

④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

⑤为同一种物质的是________

(2)现有四种试剂:A.新制的Cu(OH)2;B.浓硝酸;C.AgNO3溶液;D.碘水。为了鉴别下列四瓶无色溶液,请你选择合适的试剂,将其序号填入相应的括号中。

①葡萄糖溶液______          ②食盐溶液_________

③淀粉溶液_______        ④鸡蛋清溶液_______

 

某种有机物完全燃烧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对该有机物的组成元素判断正确的是                                           (     )

A. 只有CH两元素    B. 一定有CHO三元素

C. 一定有CH两元素    D. 不能确定是否含有除CHO之外的其它元素

 

一定条件下的某可逆反应,其正反应速率υ(正)和逆反应速率υ(逆)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t1时刻,υ(正)<υ(逆)

B. t2时刻,υ(正)>υ(逆)

C. t3时刻,υ(正)= υ(逆)

D. t3时刻,υ(正)>υ(逆)

 

已知S和Cl两种元素均位于第三周期,则(    )

A. 原子半径:S<Cl

B. 元素非金属性:S>Cl

C. 氢化物的稳定性:H2S > HCl

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2SO4 < HClO4

 

下列关于乙烯和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乙烯能发生加聚反应    B. 乙烯可以燃烧

C. 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 苯分子中6个碳碳化学键完全相同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