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列各数中,既是分数,又是正数的是( ) A.+5
B.-5
(本题10分)如图 ,直线 点,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QA=QP;△APQ沿 直线PQ翻折得到△CPQ,A点的对称点是点C. (1)求直线AB的解析式. (2)是否存在点P,使得点C恰好落在直线AB 上?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本题8分) 已知,关于x的一次函数 (1)当 (2)确定a的取值范围.
(本题6分)如图,四边形ABCD中,AB=BC=2,CD=1,AD= (1)判断∠D是否是直角,并说明理由. (2)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本题6分)为了考察甲、乙两种小麦的长势,分别从中抽出10株苗,测得苗高如下(单位:cm):
(1)计算甲、乙两种小麦苗高的平均数; (2)计算甲、乙两种小麦苗高的方差,并判断哪种小麦长得比较整齐?
.(本题6分)如图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
(1)如图②,将线段 (2)如图③,将线段 (3)如图④,将线段
(本题5分)如图,P是等腰△ABC的底边BC上一点,过点P作BC的垂线,交AB于点Q,交CA的延长线于点R.判断△ARQ是不是等腰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本题6分)由5个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如图所示,请把网格中的三视图画完整.
(本题5分)解不等式组
如图,在△ABC中,∠A =90°,B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C交BC于点E.已知BC=8,DC=3,则△DCE的面积是 ▲ .
.已知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那么该几何体的形状是 ▲ ,表面积是 ▲
.如图,正比例函数y=kx,y=mx,y=nx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比例系数k,m,n的大小关系是 ▲ .
.在△ABC中,∠C=Rt∠,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若CD=5,则AB= ▲ .
已知y是x的正比例函数,当x= - 2时,y=8,则y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是 ▲ .
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已知 当
已知甲、乙两物体沿同一条直线同时、同向匀速运动,它们所经过的路程s与所需时间t之间的解析式分别为s=v1t+a1和s=v2t+a2,图像如图所示. 有下列说法:①开始时,甲在乙的前面;②乙的运动速度 比甲的运动速度大;③2秒以后甲在前面;④2秒时,甲、 乙两物体都运动了3米.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如图,点A位于坐标原点的东偏南45°方向,距离坐标原点2个单位长度处,则点A的坐标是( ▲ ) A. C.
某风景区在“五一”黄金周期间,每天接待的旅游人数统计如下:
表中表示人数的一组数据中,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 A.2.5万,3万 B.3万,3.5万 C.3万,3万 D.1万,3.5万
下列各图中,经过折叠不能围成棱柱的是( ▲ )
.不等式 A.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 A.
不等式组
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的面积是( ▲ ) A.
不等式 A. C.
右图中 A.同位角 B.内错角 C.对顶角 D.同旁内角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0,0),以OA为直径在第一象限内作半圆C,点B是该半圆周上一动点,连结OB、AB,并延长AB至点D,使DB=AB,过点D作x轴垂线,分别交x轴、直线OB于点E、F,点E为垂足,连结CF.
1.当∠AOB=30°时,求弧AB的长度; 2.当DE=8时,求线段EF的长 3.在点B运动过程中,当交点E在O,C之间时,是否存在以点E、C、F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B相似,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温州市有一种可食用的野生菌,上市时,外商李经理按市场价格30元/千克收购了这种野生菌1000千克存放入冷库中,据预测,该野生菌的市场价格将以每天每千克上涨1元;但冷冻存放这批野生菌时每天需要支出各种费用合计310元,而且这类野生菌在冷库中最多保存160天,同时,平均每天有3千克的野生菌损坏不能出售。 1.设 2.若存放 3.李经理将这批野生菌存放多少天后出售可获得最大利润 (利润=销售总额-收购成本-各种费用)
如图,AB=AC,AB为⊙O直径,AC、BC分别交⊙O于E、D,连结ED、BE。
1.试判断DE与BD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 2.如果BC=6,AB=5,求BE的长。
一座拱型桥,桥下水面宽度AB是20米,拱高CD是4米.若水面上升3米至EF,则水面宽度EF是多少?
1.若把它看作是抛物线的一部分,在坐标系中(如图1)可设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2.若把它看作是圆的一部分,则可构造图形(如图2)计算如下: 设圆的半径是r米,在Rt△OCB中,易知 同理,当水面上升3米至EF,在Rt△OGF中可计算出GF= 米,即水面宽度EF= 米.
如图,AB是⊙O的弦,OD⊥AB于D交⊙O于E,C是圆上一点,连接AC,BC,OA,OB,∠AOE=60°,且OD=4.
1.求∠ACB的度数. 2.求AB的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