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9年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的发起者是

A. 陈胜、吴广

B. 陈胜、刘邦

C. 吴广、项羽

D. 刘邦、项羽

 

图是秦朝测量重量的工具之一“秦权”,它上面文字的是

A. 大篆

B. 小篆

C. 楷书

D. 行书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在诗中充分肯定的秦始皇功绩是(   )

A. 统一全国    B. 统一文字

C. 实行分封    D. 建立郡县

 

“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达,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它”是指

A. 都江堰

B. 灵渠

C. 大运河

D. 故宫

 

许多成语典故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A. 诸侯兼并争霸

B. 奴隶制的瓦解

C. 生产力发展

D. 封建制度确立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一朝代开始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根据如图判断,与其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行省制

 

假如你研究华夏族主干的起源历史,准备选择实地考察,你首选的地方应该是

A. 长江流域

B. 黄河流域

C. 青藏高原

D. 成都平原

 

根据考古发现,半坡人已经能够

A. 建造干栏式房屋

B. 种植粟

C. 铸造司母戊鼎

D. 使用甲骨文

 

“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他兴奋地断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材料中的“远古人类”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人

D. 山顶洞人

 

近现代的欧洲经历了曲折与发展。

材料一  以下人物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从材料一中任选一人(示例除外),说明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及这一事件的影响。

示例:

人物:但丁;相关事件:文艺复兴;影响: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人的觉醒和思想解放。

材料二  欧洲主要国家钢材年均产量(单位:百万吨)

时间

英国

德国

法国

1875~1884

1.36

0.50

0.36

1885~1894

3.03

2.27

0.66

1895~1904

4.69

6.40

1.48

1905~1913

6.51

13.77

3.37

 

——数据整理自奇波拉《丰塔纳欧洲经济史》

(2)依据材料二,说出欧洲主要国家1875~1913年钢材产量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材料三  20世纪初,世界已被瓜分完毕。英国占有的殖民地最多,面积是法国的3倍,德国的11倍。德国占有的殖民地经济和战略价值不大,于是德国要求扩展海外殖民地,争霸世界。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3)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20世纪初欧洲主要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结合所学,说出这种状况产生的影响。

材料四  二战后,欧洲人认为,必须排斥超级大国因素,要从美苏的抵押品中解脱出来,并使自己以自主的面目居于欧陆中心位置。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要改变相互的处境。德国总理阿登纳说:“超级大国可以漠视单独一个欧洲国家,但是一个统一起来的欧洲的声音,它们也会出于自身利益而加以重视。”

——摘编自莫内《欧洲之父——莫内回忆录》

(4)依据材料四,分析二战后欧洲面临的困境。结合所学,说出面对困境欧洲政治家提出的主张以及欧洲各国的做法。

材料五  以下是阿尔德伯特《欧洲史》的部分目录:

第五章:危机与文艺复兴(14~15世纪)

第六章:与世界会合(15~18世纪)

第七章:改革与专制主义(16~17世纪)

第八章:启蒙与自由思想(1700~1815年)

第九章:欧洲的现代化(19世纪)

第十章:走向自我毁灭(1900~1945年)

第十一章:从分裂到开放(1945~1985年)

(5)结合史实,说说对以上某章标题的认识。(示例除外)

示例:

第八章:17~18世纪启蒙运动宣传了自由、平等和民主思想,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人权宣言》确立了自由、平等和民主的原则。这章标题突出反映了这一时期欧洲历史的主要内容。

 

文化教育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材料一  西周时期,学校都由国家兴办,教育由官府垄断。教师由官员兼任,世代世袭。规定课程是礼、乐、射、御、书、数等,受教育者一般为贵族。

春秋时期,一些声望高隆的学术大师创办私学,他们多是独立的自由职业者。各国对私学的教学内容不加干预,教师根据自己的学识和见解安排课程,如儒者宣扬仁义之学,法家传播刑名之术等。教育对象也有所变化,如孔子的弟子南宫敬叔等是贵族子弟,子贡出生在富商家庭,颜回却非常贫穷。

——摘编自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等

(1)依据材料一,比较西周和春秋时期在教育方面的不同。概括孔子在教育方面的主张。

材料二  汉武帝建元五年,《诗》《书》《礼》《易》《春秋》“五经”皆显博士(研究、传授“五经”的太学教师),而原先设立的传记、诸子等博士则历久不置,最后事实上归于废止。汉代大力兴办官学,鼓励发展私学和社会教育。两汉能够维持四百余年,特别是东汉乱而不亡,与长期的教育分不开。

——摘编自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2)依据材料二,说出汉武帝推行的政策。结合所学,分析汉武帝推行这项政策的影响。

材料三 

 

时期

措施

具体内容

科举考试只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章分为八个部分,强调“代圣贤立言”,不许自由发挥,严格规定体例和字数

大兴文字狱

凡不利于统治的文字、著述和言行,一概被斥为“悖逆”,罗织罪名,然后处以重刑。从康熙到乾隆的100多年里,大小案件有90多起

 

 

(3)将表格中①②补充完整。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这两项措施的共同作用。

材料四  近代俄国和日本改革中的部分内容

 

俄国

日本

17世纪末,俄国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与西欧相比差距明显。彼得一世下令设立算术学校,同时学习造船、航海和建筑等技术。西方科技书籍被大量译成俄文。1725年成立俄国科学院,对近代俄国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19世纪中叶,日本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系列条约,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中。明治天皇执政后,引进西方教育制度,确立了小学、中学和大学三级教育体制,设置了纺织、机械、冶金等课程,为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输送了必要的人才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4)依据材料四,概括俄国和日本教育改革的相同点。

 

 

人们的饮食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材料一  下图是《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

(1)将上图中的序号填写横线上。

种植粟的是____;

种植稻的是____;

人们种植不同粮食作物的主要原因是____。

材料二  “胡饼”原是胡人的主食,魏晋南北朝时,“胡饼”传入中原,成为汉人喜爱的面食。本是胡人喜食的乳酪等副食在汉人中间广泛流行。南方的荔枝、香蕉等特产闻名北方。北方还可吃到西域的西瓜、葡萄、胡瓜(黄瓜)、茴香等蔬果。

——摘编自曹文柱《中国社会通史》

(2)依据材料二,说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饮食出现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明朝时,玉米、甘薯等美洲作物传入我国,使南方闲置的丘陵、旱地和大量沙地得到利用。高产作物的引进是人口膨胀的重要因素。明末的粮食作物结构是水稻占70%,小麦占15%,谷子、高粱等合占15%。目前我国粮食作物按重要性排列是水稻、小麦、玉米、甘薯、谷子、高梁。

——摘编自曹玲《美洲粮食作物的传入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说出与美洲作物传入中国相关的历史事件。概括美洲作物的传入对我国产生的影响。

材料四  2007年,中国全聚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上市,其中外资持股5.8%。截至2018年6月,海外特许加盟企业6家,缅甸1家、日本2家、澳大利亚2家、加拿大1家。2018年春节期间,全聚德年夜饭走进美国、巴拿马,赢得赞誉。

(4)依据材料四,说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交通的发展反映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材料一  从夏朝到战国的一千八百年中,中国历史上民族与民族间不断进行混合运动。战国末年,民族混合运动大体成熟,于是一个新的时代到来,秦汉大一统民族出现了。

先秦民族混合运动的发展,使先秦交通达到了某一水平,同时,先秦交通的新进展也推动了这种民族混合运动。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交通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出先秦的“民族混合运动”造就了一个怎样的新时代。概括先秦交通发展与“民族混合运动”的相互关系。

材料二  《秦朝驰道方向示意图》

(2)依据材料二,说出秦朝驰道走向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驰道对国家的作用。

材料三  古罗马学者普林尼在《博物志》中记载了中国丝绸运销罗马的情形。新疆出土了“马人”武士毛织物。上面有希腊神话中吹奏竖笛的半人半马怪,乐器来自古代西亚。织法极富立体感,这种由西方传到新疆的织造技术,对中国唐宋时代的丝织工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周菁葆《丝绸之路与汉代西域的毛纺织技术》等

(3)依据材料三,分析丝绸之路的影响。

材料四  江、河、淮、汉,几乎全是自西而东的天然水道,不能在南北沟通上发挥作用。隋朝修建的大运河,独能具备这种条件。大运河是由通济渠和永济渠等联络而成,通济渠的开凿利用一部分鸿沟的旧水道,永济渠利用一部分天然河道。唐初,关中的粮食不够京师民众食用,就用大运河运东南之粟,以资补助;唐中叶以后,大运河中段简直是中央政府的支柱,如有阻碍,立时感到恐慌。宋朝称通济渠为汴河,《宋史》记载:“汴水横亘中国……半天下之利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交通史》

(4)依据材料四,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中得出的,在括号内划“正确”;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括号内划“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在括号内划“○”。

①大运河的特点是利用旧水道或天然河流进行修建,沟通了南北。    (    )

②大运河促进了经济交流,但是在巩固政权方面作用不明显。    (    )

③隋朝大运河为京杭大运河的修建奠定了基础,对后世影响深远。    (    )

材料五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从1500年代之后的200多年里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人类有了新的全球性视野,物种的全球性扩散,产生了全球性的经济关系等。他在《全球通史》中呈现了以下史实:

①人们的地理知识不再局限于一个地区、一块大陆或半球,整个地球的外形首次被确定。

②北美洲的太平洋海岸大半未探明。

③欧洲的橄榄树和葡萄树到了美洲,而美洲的印第安人贡献出了马铃薯等粮食作物。

④美洲大量烟草、蔗糖、咖啡、棉花等供应欧洲,三角贸易发展起来。

⑤欧洲纺织行业反对从亚洲各国进口棉织品,亚洲对欧洲商品不感兴趣。

(5)依据材料五,将史实和结论正确搭配。(写序号)

结论一:人类有了新的全球性视野。史实一:____

结论二:物种的全球性扩散。    史实二:____

结论三:产生了全球性的经济关系。史实三:____

材料六  19世纪30年代,作为工业革命先行部门的棉纺织业已经完成了技术革命,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大幅度增加。这使货物待运量大增,运输范围扩大。1830年,英国公共马车的速度已接近技术极限,时速为10英里左右。而史蒂芬孙驾驶的机车时速为15英里,之后速度不断提升。就客运而言,乘客普遍感到乘坐火车更安全、更舒适。1842~1870年,联合王国铁路客运量和货运量分别净增12.6倍和27.2倍。

——摘编自张廷茂《英国铁路运输与工业革命进程》

(6)依据材料六,概括铁路运输发展的背景和作用。

 

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11月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主旨演讲中说:人类社会要持续进步,各国就应该坚持要开放不要封闭,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独占。以下史实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萨拉热窝事件

②杜鲁门主义

③联合国的建立

④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以下示意图反映的主题是

A.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扩展

B.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发展

C. 20世纪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

D. 20世纪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

 

下图所示事件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A. 美苏“冷战”

B. 苏东剧变

C. 德国统一

D. 欧洲政治一体化

 

下图中的史实反映的主题是

A. 奴隶反抗斗争

B. 资产阶级革命

C. 民族解放运动

D. 社会主义革命

 

电影《美丽人生》的内容是一对犹太父子被送进纳粹集中营,父亲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为孩子编织美丽的童话之梦。电影中的故事发生在

A.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    B. 法国大革命期间

C.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下侧漫画刊登在1933年美国《华盛顿星报》上,标题是“蓝鹰运动”。这幅漫画反映出

A. 美国工人的失业率下降

B. 蓝鹰运动得到所有人的支持

C. 工人和雇主的矛盾得到彻底解决

D. 政府在新政实施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

 

下图是苏联电影《十月》的原版海报,图中的主体人物是列宁。

这部电影的内容应包括

A. 沙皇彼得一世改革

B.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C. 新经济政策的实行

D. 斯大林模式的建立

 

以下是一本书中某章的目录,据此判断该章的标题是

 

一、一战后的世界……1

二、巴黎和会中的多方角力……35

三、华盛顿会议中的利益冲突……127

一、一战后的世界……1

二、巴黎和会中的多方角力……35

三、华盛顿会议中的利益冲突……127

 

A.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 美苏两极格局

C. 世界多极化趋势    D. 殖民体系崩溃

 

日本大化改新有“在中央设立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的内容;明治维新有“废藩置县”的内容,据此可知两次改革都

A. 学习隋唐制度    B. 发展了资本主义

C. 加强中央集权    D. 推动日本近代化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缴纳的赎金为发展工业增添了资金来源;获得解放的广大农民为工厂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农村自然经济的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以上说明俄国农奴制改革(  )

A. 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B.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条件

C.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 使俄国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

 

这份《宣言》宣示,如果叛乱各州不于1863年1月1日之前回归联邦,那么叛乱各州所有被迫为奴的人都将从此获得自由,并永远享有自由的权力。以上材料说明这份《宣言》

A. 肯定了黑人奴隶制    B. 有利于维护美国统一

C. 宣告了美国的独立    D. 导致美国内战的爆发

 

毛泽东回忆说:有三本书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它们是《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和陈望道翻译的一本书。这本书应该是

A.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 《共产党宣言》

C. 《物种起源》    D. 《联合国家宣言》

 

下侧是《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比例变化图》,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 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

B. 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C. 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

D. 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下表内容能反映

时期

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

中国

清军入关;康乾盛世;闭关锁国

西方

英国、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

 

①清朝的盛世面临着危机               

②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③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               

④东方完全从属于西方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A. 动力的改进推动交通运输的进步

B. 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果

C. 电力逐步成为生产中的主要动力

D. 这些发明标志着信息社会的到来

 

《拿破仑法典》将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编入法典;法典在字面上将封建残余和王室特权废除了;法典中一半以上的条款涉及到财产权。这反映出法典

A. 继承了法国大革命的基本原则    B. 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基本原则

C. 成为其他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    D. 推翻了法国的君主专制制度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