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黄海海战中指挥致远舰冲向日舰“吉野号”,不幸殉国的民族英雄是

A. 林则徐

B. 洪秀全

C. 邓世昌

D. 谭嗣同

 

一位同学在学习近代某一条约的内容时用到以下关键词:“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协定关税”。这一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元史·地理志·序》记载元朝幅员辽阔,“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元朝管辖疆域的措施是

A. 科举制

B. 郡县制

C. 郡国制

D. 行省制

 

有学者认为:“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选项能够印证上述观点的是

①蔡伦改进造纸术

②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③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

④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图是北宋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局部),展现出当时店铺林立、生意兴隆、人口稠密的街市景象。这幅图可用于研究

A. 北宋的政治制度

B. 宋词元曲的流行

C. 贞观之治的气象

D. 商品经济的发展

 

都江堰与隋朝大运河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们的共同作用是

A. 沟通南北交流

B. 促进经济发展

C. 导致国家灭亡

D. 造福成都平原

 

《史记》记载江南地区“地广人希(稀)”,而南朝《宋书》则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江南地区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①中原人口大量南迁

②南方社会相对安定

③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

④海外贸易的发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向汉族学习农业技艺,而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又接受了他们的服装和食物等。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 民族交融

B. 农业发展

C. 畜牧养殖

D. 饮食习俗

 

一位同学阅读《三字经》:“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四百年,终于献。”其中“□□”处应为

A. 秦朝

B. 西汉

C. 东汉

D. 东晋

 

对以下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

A. 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

B.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C. 秦朝建立后巩固统一

D.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战国时期最具影响力的学派是儒家与墨家,当时有“非儒即墨”之说。然而秦王嬴政却推行法家思想,这是因为法家主张

A. 严刑峻法,中央集权

B.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C. “兼爱”“非攻”

D.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历史兴趣小组研读《史记》,当他们读到:“武王……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shì)于燕。”材料反映的是

A. 武王伐纣

B. 分封制

C. 兼并战争

D. 三省六部制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某校九年级(l)班同学进行“三次工业(科技)革命”的专题复习,邀请你全程参与。

材料一    三次工业(科技)革命比较表

材料二

材料三  九年级(1)班小明、小王同学对工业革命的评价

小明:“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条件,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小王:“工业革命造成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空前灾难。”

(1)用列表归纳相关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常用的方法。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材料一中英文字母A、B的内容。

(2)材料二中图一所示的科技成果最早出现在哪次工业革命中?材料二中图二所示的科技成果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哪一核心技术的产物?

(3)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有一名科学家有近2000项的发明创造,被后人称为“发明大王”。请问他是谁?

(4)材料三中小明、小王同学对历史事件的评价方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世界形势风云变幻,扫清迷雾追根溯源;国际关系错综复杂,抽丝剥茧正本清源。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过是帝国主义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正如列宁所指出的,“不管是一个帝国主义联盟,还是一切帝国主义强国结成一个总联盟,都不可避免地只会是前后两次战争之间的‘暂时休战’。”一旦……他们必将重开争夺之战,那个时候也就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寿终正寝之时。

——陶诗永宋洪章《火山口上的分赃》

材料二  鉴于美国所处的非常有利的经济和战略地位,美国的势力在1945年后便向外迅猛发展……美国势力最难渗透进去的地区是苏联控制的地区……利益的严重冲突终于不可避免了……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两个世界性的思想体系,互相“排斥”,水火不相容……一个国家不站在美国领导的阵营内,便站在苏联领导的阵营内,不存在中间道路。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三  第一,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国际关系……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即美欧日及俄中等主要国家和战略区域决定世界格局的态势,美国仍然是唯一的超级大国;第二,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性主题不会根本逆转……各国战略将主要着眼于本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王逸舟《关于多极化的若干思考》

材料四  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1)材料一中,“争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写出一个“上一轮争夺”期间成立的“帝国主义联盟”的名称。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暂时休战”的理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寿终正寝”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二中,“利益的严重冲突”的主要方式是什么?由此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

(4)材料三中,“国际关系”呈现出怎样的局面?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决定世界格局的态势”的因素有哪些?

(5)材料四中,我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了怎样的中国方案?

 

 

和平与发展既是时代的主题,也是全人类的热切期盼。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此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什么?

(2)一战前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一站后形成的国际关系是什么?

(3)二战前,英、法等国为避免战争爆发实施哪一政策纵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什么?

(4)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分别是什么?两次世界大战对我们有何启示?

 

改革是发展的直接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联早期的领导人布哈林说:“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

(1)材料一中苏联“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指的是哪一经济政策?它是哪一政策推行引发危机的背景下出台的?

材料二罗斯福总统在第三任就职演说(1941年)中说:“八年前,当这个共和国的生命似乎由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

(2)材料二中罗斯福总统采取的“行动”是什么?这一行动的影响是什么?

材料三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觉醒,正是这个伟大的觉醒孕育下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在广东视察时的讲话

(3)材料三中“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坚持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南方各州向英国提供大量的棉花,从英国输入绝大部分的消费品,几乎所有的食物也都在当地的农场里生产。他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认为并不需要联邦的其他地区。1861年,南方的一些州联合起来,宣布组成一个独立国家,号称“南部联盟”。南方独立后,北方一家报纸发表社论:如果任何地区都有独立权利的话,那一个国家就会不停地面临内部要求独立的纷争。如此一来,任何一个政府都不可能维持稳定,不可能推动社会发展。因此,联邦体制必须维护,对分裂叛乱活动必须武力镇压。

——选自《新全球史》

材料二  明治政府成立伊始,就把教育视为推动近代化的关键所在,提出“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的目标。明治政府仿照欧美国家的教育制度,建立基础教育体制,增加自然科学方面的教学内容,在国家财力紧张的情况下,短短数年内兴办了26000所小学校。

——选自《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三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随着新发明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科学家们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并以此为工业原料,制成染料、塑料、药品、炸药和人造纤维等多种化学合成材料,众多发明使化学工业迅速发展成为重要的工业部门。

——选自《西方近代文明》

材料四  1932年是美国大萧条时期最残酷的一年,作为重工业关键链条的钢铁工业,开工率只有19.1%,全国劳动力有1/3失业,整个社会陷入极为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中。危机时刻,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总统,他一改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利用国家干预手段,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为美国经济复苏、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罗斯福在施政初期也遇到许多阻碍,最大障碍之一是在最高法院思想保守的首席大法官休斯主持下,最高法院把他的新法取消了11种之多。之后,罗斯福向国会提出加强司法工作的法案,经过斗争,最高法院恢复了被取消的部分新法。  

——选自《话说世界历史》

(1)根据材料一回答,北方对南方独立持什么态度?

(2)根据材料二写出明治政府关注的是哪一阶段教育?

(3)根据材料三写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哪一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4)根据材料四回答,“新的发展道路”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材料四体现出美国的政治原则是什么?

(5)上述材料给我们的社会发展带来了哪些启示?(写出一点即可)

 

下列史实与推论搭配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习近平主席曾在俄罗新发表演说:“越是面临全球性挑战,越要合作应对。”下列历史事件能体型这一观点的是

①、《凡尔赛和约》

②、《慕尼黑协定》

③、中国的抗日战争

④、国际反恐问题、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图是某学习小组设计的知识卡片。据此判断其主题是(   )

A. 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B.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

C.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D.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下表反映了中国外交(   )

A. 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    B. 确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C. 促进亚太地区经济发展    D. 加强我国与主要大国的联合

 

二战后,亚非拉地区掀起了实现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浪潮。下列历史事件能够佐证上述观点的有

①萨拉热窝事件

②印度独立

③纳米比亚独立

④“非洲独立年”

⑤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②③④⑤

 

51年前,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煤钢联营和欧洲原子能联营3个组织的理事会及其执行机构合并,组成统一的欧洲共同体。欧共体成立的主要目的是

A. 挑战美苏两极格局

B. 促进“欧洲复兴计划”的实施

C. 对抗华约组织

D. 重振西欧雄风,提高国际地位

 

“美国不会在欧洲试图从二战中恢复、苏联寻求扩大其实力并在世界各地扩大影响力时袖手旁观、毫无作为。”为此、美国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A. 罗斯福新政

B. 马歇尔计划

C. 成立北约

D. 成立华约

 

历史漫画是一种特殊史料,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作者的主观喜恶。观察下图漫画《睁开眼睛》,迫使其“睁开眼睛”的历史事件是

A. 德国突袭波兰

B. 德国突袭苏联

C. 珍珠港事件

D. 雅尔塔会议

 

下图为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曲线图。造成A段失业率急剧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 美国内战    B. 第一次世界大战    C. 经济大危机    D. 美苏“冷战”

 

对1919年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最确切的理解是(  )

A. 以非暴力的手段反抗英国殖民者    B. 以不合作的态度抵制英国殖民势力

C. 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争取印度自治    D. 以和平的手段抗议英国殖民者的压迫

 

1921年,美国青年阿曼德•哈默成为第一个获得苏俄石棉矿特许经营权的外国人,他获此经营权源于苏俄的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1936年新宪法

D. 农业集体化

 

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经过长达5个月的争吵,最终签订了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导致长时间“争眇”的主要原因是(   )

A. 山东主权问题悬而难决    B. 与会各国战略意图不同

C. 战败国人民的强烈抗议    D. 法西斯残余势力的破坏

 

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认为:“如果说法国大革命追寻的理想,传之后世的生命比布尔什维克为长;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却比1789年更为深远。”“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A. 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的国家行列    B. 使苏俄退出协约国宣告一战结束

C. 使俄国走上实现现代化独特道路    D. 结束封建统治传播民主共和思想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