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下侧是《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比例变化图》,出现这种变化...

下侧是《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比例变化图》,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 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

B. 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C. 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

D. 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C 【解析】 分析题干所给材料可知A项,公元5世纪,庞大而又衰弱的西罗马帝国在几耳曼人的冲击下终于寿终正寝。自此之后的四五百年里,西欧大地一片空旷萧条;繁华的城镇转眼成了堆堆废墟,凋敝的农村到处是荒草从生;闭塞割据,自给自守,听不到手工作坊的叮档锤声,也看不见熙熙攘攘的市井气象。这就是5至10世纪西欧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情调。从10世纪以后,大大小小的城市和城镇突然像磨菇般地冒了出来,散布在西欧各个地方。城市的兴起给发展着的西欧社会注入了充满生机的活力,也孕育了更新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力最,最终导致西欧发生深刻的变化,导致世界历史进入个新的时代。与题干表述相悖,故A项不符合题意;B项,19世纪初——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最终战胜封建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统治地位的时期,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在世界许多地区展开,美国、德意志、意大利、俄国和日木等国家通过不同方式,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到这时,已可断言资木主义制度在世界上得以确立了。与题干的衣述相悖,故B项不符合题意。C项,工业革命导致了机器化大生产时代的到来!而工业革命是需要工人做基础的,这些人到工厂去工作,需要一系列的后勤保障。所以伴随企业发展的配套设施就开始发展起来。所以工业革命是促进城市化发展的最大动力。与题干内容相符,故C项符合题意;D项,社会保障制度完善是在政府的管理之下,按照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为保障人民生活而提供物质帮助和服务的社会安全制度。该选项与题干相悖,故D项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故选择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内容能反映

时期

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

中国

清军入关;康乾盛世;闭关锁国

西方

英国、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

 

①清朝的盛世面临着危机               

②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③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               

④东方完全从属于西方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A. 动力的改进推动交通运输的进步

B. 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果

C. 电力逐步成为生产中的主要动力

D. 这些发明标志着信息社会的到来

 

查看答案

《拿破仑法典》将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编入法典;法典在字面上将封建残余和王室特权废除了;法典中一半以上的条款涉及到财产权。这反映出法典

A. 继承了法国大革命的基本原则    B. 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基本原则

C. 成为其他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    D. 推翻了法国的君主专制制度

 

查看答案

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的《王位继承法》规定:国王的法令必须经有关大臣签署才能生效,所有大臣皆须执行议会的决议,国王不能任意罢免司法官。以上说明这部法律

A. 导致国王和议会矛盾爆发    B. 英国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

C. 标志着“光荣革命”的结束    D. 对《权利法案》进行了补充

 

查看答案

以下各项都属于中国古代科技著作的是

A. 《史记》《伤寒杂病论》    B. 《大唐西域记》《马可·波罗行纪》

C. 《齐民要术》《天工开物》    D. 《三国演义》《红楼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