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人教版必修三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训练题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1876年,郭嵩焘出使海外期间常写信给李鸿章,报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学生不限于机械一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劝其扩大留学范围。他的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有人说他是汉奸。结果,出使不到两年他就回国了。这说明( )

A. 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日趋保守

B. 郭嵩焘对西方体制过于推崇

C. 郭嵩焘的主张超越主流思想

D. 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海国图志》问世16年后,兵部侍郎王茂荫上书咸丰皇帝,要求“亲王大臣、八旗子弟”学习《海国图志》,但这个建议如石沉大海,波澜不惊。这主要是因为

A. 《海国图志》并非官方编修

B. 满汉贵族的极力反对

C. 清政府固守“天朝上国”思想

D. 清政府固守锁国政策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郑观应曾言:有国者苟欲攘外,亟须自强;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郑观应意在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实业救国

D振兴教育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清末湖南巡抚陈宝箴原属曾国藩部下,其思想颇受曾国藩赏识。他被多次向朝廷推举,后成为地方督抚中倾向维新变法的实权派风云人物。这反映出

A. 保守势力转而支持改革

B. 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已过时

C. 清政府成为变革的主导者

D. 维新派与洋务派思想有相通之处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有学者认为,西方的启蒙是一种“內源”式、持续式的启蒙,而近代中国的启蒙则是“外源”式、突变性的启蒙。导致中国思想启蒙出现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 西方文明的冲击

B. 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C. 政府的腐朽统治

D. 儒家思想根深蒂固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被誉为洋务派第一流人才的郭嵩焘认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自强。这表明他

A. 主张中体西用”    B. 未超越洋务派对西学的一般认识

C. 认为造船、制器不重要    D. 认识到西方强盛之本在政治制度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三十余年间阐发“中体西用“者不止洋务一派,凡谈时务、讲西学的人,莫不接受或附和这一主张,甚至倡发此论者还以早期的改良派居多。这说明

A. 洋务派与维新派思想趋同

B. 西学已成为时代主流

C. 政治变革存在较大阻力

D. “中体西用”得到普遍认可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京师同文馆是在恭亲王等人的奏请下成立的,其主要目标之一是回应《天津条约》中未来条约需以英语、法语为正本的规定,需培育足够的外语人才来应对外交事务。京师同文馆的设立

A. 加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

B. 拓宽了列强侵略中国的渠道

C. 有助缓解近代中国外交被动局面

D. 建立起适应近代化的新体制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对公众意识的影响日益扩大,中国不但面临着行政管理崩溃的现实,而且开始了以辛亥革命为结果的政治瓦解的进程。”这说明维新思想

A. 对封建专制思想进行了全面的否定

B. 促使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

C. 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

D. 导致清朝统治的土崩瓦解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新青年》创刊即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但其后十余年间所发表的专门论述民主与科学的文章并不多。尽管如此,民主科学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这主要因为民主与科学是( )

A. 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    B. 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C. 西方兴起的历史经验    D. 倡导文学革命的需要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有学者指出:民国三四年的时候,复古主义披靡一时,什么忠孝节义,什么八德的建议案,连篇累牍地披露出来,到后来便有□□的结果。可见这种顽固的思想,与恶浊的政治,往往相因而至。文中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

A. 亡国    B. 革命    C. 帝制    D. 尊孔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陈独秀在其《吾人最后之觉悟》一文中把向西方学习分为“学术”“政治”“伦理”三个阶段的觉悟,下列言论属于“伦理的觉悟”的是

A. “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之利器”

B. “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C. “师夷长技以制夷”

D. “以科学和人权并重”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回眸百年中国历史,研究新文化运动有着返本以开心的特殊意义,这场运动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的思想观念体系及中国历史的走向。主要原因在于( )

A. “新文学推动了文学革命与文化平民化

B. 改造中国已经从器物层面推进到制度层面

C. 在意识形态领域对封建旧礼教进行了全面清算

D. “民主”“科学引领了价值思想和文化精神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以为这些人掌握着权力,千方百计运动这些人来赞助革命,如今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中国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上的这种转变,直接促成了

A. 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兴起    B.五四运动的爆发

C.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D.北伐战争的发动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数年来,创造共国、再造共和的人物,也算不少。说良心话,真心知道共和是什么,脑子里装着帝制时代旧思想的,能有几人?……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不可。”材料说明

A. 新文化运动历史必要性

B. 袁世凯掀起了复古的逆流

C. 民主共和思想日渐占据主流

D. 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1921年9月1日,《新青年》上刊登了中共产党第一个出版社的办社宗旨:“指示新潮底趋向,测定潮势底迟速,一面为信仰不坚定者祛除根本上的疑惑,一面和海内外同志图谋精神上的团结。”材料反映出中共办社的主要目的是

A. 彻底摒弃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病

B. 指明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方向

C. 寻求国际上的进步力量以援助中国革命

D. 为推动革命发展,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1920年1月,教育部正式通令全国:“自本年秋季起,凡国民学校一二年级,先改国文为语体文,以期收言文一致之效。”4月又发通告,规定截止到1922年,凡用文言文编的教科书一律废止,要求各学校逐步采用经审定的语体文教科书。这一变化

A. 揭开了近代国人思想变革的序幕

B. 表明文学革命取得了实质性成果

C. 是近代中国民族观念兴起的产物

D. 是政府维护民主共和的重要举措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有学者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批判伪道德,正是觉得‘神圣’的要求太高,很难企及,结果就硬撑门面,就伪装为善……而‘虚伪’恰恰是对人性破坏最烈,腐蚀最大的毒剂。”在此,该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

A. 剀切指陈传统文化之弊

B. 片面地夸大人性之美

C. 全面颠覆国人道德观念

D. 全盘肯定西洋人文主义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梁启超、唐才常等在要求学生“熟读《噩梦》《明夷待访录》《日知录》等书”之后,与学生共同研习时“发挥民主民权之说而引申其绪,以启发思想”。这一做法意在

A. 革除传统儒学教育的弊端

B. 弘扬明末清初的民权思想

C. 增强学生的政治民主认知

D. 培养学生的民主革命精神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常有人说:白话文的局面是胡适、陈独秀一班人闹出来的。其实这是我们的不虞之誉。中国近来产业发达、人口集中,白话文完全是应这个需要而发生而存在的。适之等若在三十年前提倡白话文,只需章行严一篇文章便驳得烟消灰灭。材料认为白话文得以推广的主要原因是(     )

A.白话文的自身价值                            B.胡适、陈独秀的推动

C.制度和环境的根本变化                        D.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毛泽东在致蔡和森的信中说:“我看俄国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可见,他

A. 反对俄国采用“恐怖的方法”

B. 赞同中国走俄国式的道路

C. 认为俄国革命的方法不妥当

D. 否定中国走俄国式的道路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四十年来,中国知识分子高呼‘打倒孔家店’,墓碑效西方,提倡个人自由,却不肯诚心接受基督。竭力把中国变成一多角形尖锐放射的西方社会。却留下一大缺洞,没有照顾到社会下层之大整体。共产主义即从此缺洞乘虚而入。”由此可知该文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主要原因在于

A. 儒家思想的备受冲击

B. 中国儒家思想文化缺失

C. 十月革命的积极影响

D. 新文化运动存在的弊端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五书》中说:“若诏旨一下,天下雷动,土气奋跃,海内耸望……如是则庶政尽举,民心知戴。”由此可见,他

A. 认为变法会得到西方国家的支持

B. 正确认识到维新变法的群众基础

C. 没有认识到维新变法运动复杂性

D. 对中国的国情有正确深刻的认识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康有为的“经世之学”是以“托古改制”为形式的,“是对儒家经典意义的延伸而非否定。西方的影响使他的经解绝对的、非正统”,但绝不是‘非儒’”。这种既不抛弃传统又势在器特层面上实行西化的要求决定不了康有为不得不用西方资产阶级的学术来重新解释传统的儒家经典,以使传统的儒学适应现实的需要。……康有为在潜意识上无疑琮是“蕴蕴着对西方近代文明深刻的疑忌,强烈的不满乃至发自内心的痛恶。”可以认为,康有为的思想反映了在“中国农业社会与西方工业社会的矛盾时代”,中国知识分子试图挽救“中国思想之殃落”,并努力“种下新思想的种子”这样一种挽救民族危亡的举动的必然产物。

—-摘编自郑军《康有为对传统儒学的改造与维新变法理论的构建》

材料二作为思想启蒙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批判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为封建统治者服务且有碍于社会发展的成分,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统治者意识形态出现的儒家学说。但必须注意,这种批判是在民族危亡时进行的,它不是纯学理意义上的一般学术批判,而是以文化为切入点,以实现民众启蒙、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为目的的社会运动。这就决定了这种批判不可避免地带有强烈的偏激色彩和以偏概全的倾向,但这种倾向恰恰是五四知识分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政治责任感和自觉担当意识。

—沈永刚《论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传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康有为思想所体现的“时代矛盾”,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由此说明应如何正确评价新文化运动。

(3)维新思想和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均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但二者对待儒学的态度截然不同,试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知识精英也是通过不断反思失败的教训来寻找新路的。辛亥革命后国的现状忽然使人们发现:我们学习的西方都是表层的、肤浅的;西方的制度是建立在其深厚的文化渊源之上的;而中国文化、中国的国民性是我们建立西方政治制度的最大障碍,唯有对中国的文化进行彻底的、全面的改造,才能实现中国的富强。

—高龙川《新文化运动与近代学习西方运动热潮的终结》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西方近代化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李鸿章完全是在曾国藩的卵翼下成长起来的,他不仅是曾国藩反动事业的继承者,而且他在反动统治集团的地位及其卖国行为,都超过了他的师父,成为19世纪最后三十年中最大的一个卖国贼。

——摘编自胡滨《卖国贼李鸿章》1954年版

材料二19世纪末美国总统克利夫兰:李鸿章不仅是中国在当时所孕育的最伟大的人物,而且综合各方面的才能来说,他是全世界在上一个世纪(注:指19世纪)中最为独特的人物……以从政三十年的政治家来说,他为这个地球上最古老、人口最繁盛的国家提供了公认的优良设施。以一位外交官来说,他的成就使他成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摘编自张明林《换一只眼睛看历史: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胡滨和克利大兰对李鸿章的不同评价。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胡滨和克利夫兰对李鸿章作出不同评价的原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