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郑观应曾言:“有国者苟欲攘外,亟须自强;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

郑观应曾言:有国者苟欲攘外,亟须自强;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郑观应意在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实业救国

D振兴教育

 

B 【解析】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根据材料中“苟欲攘外……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得知郑观应实际上主张变法图强,故本题答案为B项;A、C、D三项均从属于B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海国图志》问世16年后,兵部侍郎王茂荫上书咸丰皇帝,要求“亲王大臣、八旗子弟”学习《海国图志》,但这个建议如石沉大海,波澜不惊。这主要是因为

A. 《海国图志》并非官方编修

B. 满汉贵族的极力反对

C. 清政府固守“天朝上国”思想

D. 清政府固守锁国政策

 

查看答案

1876年,郭嵩焘出使海外期间常写信给李鸿章,报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学生不限于机械一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劝其扩大留学范围。他的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有人说他是汉奸。结果,出使不到两年他就回国了。这说明( )

A. 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日趋保守

B. 郭嵩焘对西方体制过于推崇

C. 郭嵩焘的主张超越主流思想

D. 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至宋代,除却吕家韩家少数几个家庭外,门第传统全消失了。农村子弟,白屋书生,偏远的考童,骤然中式,进入仕途,对实际政治自不免生疏扞格(hàngé,抵触,格格不入),至于私人学养,也一切谈不上。……宋代考试制度,是远比唐代严格了,那时则有糊名之制,所凭则真是考试成绩。其实考试成绩,只是一日之短长,故有主考官存心要录取他平日最得意的门生从学,而因是糊名,寻觅不出该人之卷,而该人终于落第的。如是则考试防制严了,有时反得不到真才。……宋代则因经历五代长期黑暗,人不悦学,朝廷刻意奖励文学,重视科举,只要及第即得美仕,因此反而没有如唐代般还能保留得两汉以来一些切实历练之遗风美意。……于是有许多人出来想把此制度改革。第一是想把学校教育来代替考试,这是最关重要的。考试只能选拔人才,却未能培养人才。……第二是想把考试内容改变,不考诗赋,改考经义。……但改革后却所得不偿所失,考经义反而不如考诗赋。王荆公因此叹息,说本欲变学究为秀才,不料转变秀才为学究。……直到晚清,西方人还知采用此制度来弥缝他们政党选举之偏陷……幸而孙中山先生,重新还把此制度提出,列为五权之一,真如宝器抛掷泥土,重新捡起。……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指出宋代考试制度的不足。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王安石是如何解决这些不足的?你如何看待王安石的教育改革?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代以后,儒家没有真正实现唯我独尊。儒家思想与佛、道思想互补而共存,在精神生活领域,中国人还有一些回旋的余地。中国的士大夫与君主也是既对抗又合作的关系,士大夫们一方面以儒家理念的约束政权,另一方面又以专业文官的身份为政权服务。儒家的理想社会,不在天上而在人间,儒家士大夫不在朝为官时,在野为士绅与知识分子,可能比基督教的教士,有更多着力之处。于是,近代以前,中国平民百姓的生活,可能比罗马治下的平民百姓,较为舒畅,也较为优裕。

材料二明清之际,国破家亡,顾炎武、黄宗羲痛心之余,对中国的文化,包括政治制度与思想方式,均有深刻的检讨;其破陈立新的精神对嘉靖,万历以来的文化风气有传承,但也有批判;这种精神,堪称中国近古以来的一段启蒙精神。如果没有清廷严酷的威权压制,斩断了这样的反思检讨与创新尝试,中国文化后来的演变,或未必再有三百年的僵化。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转折与开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在思想领域呈现出的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中国思想领域发生的变化,并简要评述这一变化。

 

查看答案

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认为:“今之清谈孔孟……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他所主张的是

A. 格物致知

B. 本心体悟

C. 知行合一

D. 经世致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