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代以后,儒家没有真正实现唯我独尊。儒家思想与佛...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代以后,儒家没有真正实现唯我独尊。儒家思想与佛、道思想互补而共存,在精神生活领域,中国人还有一些回旋的余地。中国的士大夫与君主也是既对抗又合作的关系,士大夫们一方面以儒家理念的约束政权,另一方面又以专业文官的身份为政权服务。儒家的理想社会,不在天上而在人间,儒家士大夫不在朝为官时,在野为士绅与知识分子,可能比基督教的教士,有更多着力之处。于是,近代以前,中国平民百姓的生活,可能比罗马治下的平民百姓,较为舒畅,也较为优裕。

材料二明清之际,国破家亡,顾炎武、黄宗羲痛心之余,对中国的文化,包括政治制度与思想方式,均有深刻的检讨;其破陈立新的精神对嘉靖,万历以来的文化风气有传承,但也有批判;这种精神,堪称中国近古以来的一段启蒙精神。如果没有清廷严酷的威权压制,斩断了这样的反思检讨与创新尝试,中国文化后来的演变,或未必再有三百年的僵化。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转折与开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在思想领域呈现出的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中国思想领域发生的变化,并简要评述这一变化。

 

(1)以儒家思想为主,多种思想交融;儒家思想及其代表既约束政权又服务于政权;宗教观念淡漠,关注现实。 成因:中国较早确立小农经济的主导地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中国较早形成了民本观念。 (2)进步思想家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检讨和破陈立新;出现了早期民主启蒙思想;思想领域强调经世致用; 评述:思想的变动是社会经济变化的反映;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潮流;明清思想界的变动有利于中国社会向近代化方向发展。 【解析】 (1)第一小问,关于特征,根据材料一“儒家思想与佛、道思想互补而共存”“约束政权……为政权服务”“儒家的理想社会,不在天上而在人间,儒家士大夫不在朝为官时,在野为士绅与知识分子,可能比基督教的教士,有更多着力之处”等信息可从多种思想交融、儒家思想与政权的关系、宗教观念淡漠等方面思考作答即可。第二小问,关于成因,结合中国的小农经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民本思想来分析即可。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其破陈立新的精神对嘉靖,万历以来的文化风气有传承,但也有批判;这种精神,堪称中国近古以来的一段启蒙精神”等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破陈立新”“启蒙精神”“经世致用”等角度作答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明清时期社会转型与思想界变动之间的关系来说明,其他言之成理亦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认为:“今之清谈孔孟……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他所主张的是

A. 格物致知

B. 本心体悟

C. 知行合一

D. 经世致用

 

查看答案

胡适说:“(程朱)理学的兴起是个自觉的运动,这个运动是为了恢复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中国的本土文化。”下列主张中与这个“自觉的运动”直接相关的是

A. “存天理,灭人欲”

B. “先天下之忧而忧”

C.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 “明道救世,经世致用”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老子主张:“致虚”“守静”,韩非子主张“孔窍虚”,曾子提倡“吾日三省吾身”,孟子提倡“浩然之气”“反身而诚”。这说明诸子学派

A. 具有各具特色的道德偶像

B. 高度重视道德修养的完善

C. 认同各不相同的修养方式

D. 强调突破传统礼制的束缚

 

查看答案

《论语•述而》曰:子钓而不纲(孔子主张捕鱼用钓竿而不用渔网)。下列言论所蕴含的思想与“钓而不纲”相符的是

A.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B.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C. 治民无常,唯法为治

D. 人主不公,人臣不忠也

 

查看答案

顾炎武认为儒家的本旨,“其行在孝悌忠信”,“其职在洒扫应对”,“其用之处在出处、去就、交际”,“其施之天下在政令、教化、刑罚”,“今传于世者,皆外人之学,非孔子之真”。这折射出顾炎武

A. 对理学和心学的彻底否定

B. 从传统儒学遗产中寻找出路

C. 对传统儒学的考证辨伪

D. 以孔孟儒学来维护君主专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