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A(g)和B(g),发生反应:A(g)+B(g)
A.a=160 B.6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是0.45 C.实验Ⅰ中,10 min内平均速率v(B)=0.06 mol•L-1•min-1 D.向实验Ⅱ的平衡体系中再充入0.5 mol A和1.5 mol B,A的转化率不变
|
||||||||||||||||||||||
|
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0.1mol•L-1(NH4)2Fe(SO4)2溶液中:c(NH4+)+c(NH3·H2O)+c(Fe2+)=0.3mol•L-1 B.常温下,pH=6的NaHSO3溶液中:c(SO32-)—c(H2SO3)=9.9×10-7mol•L-1 C.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至溶液恰好呈中性:c(Na+)>c(SO42-)=c(NH4+)=c(H+) D.等浓度、等体积的Na2CO3和NaHCO3混合:
|
|
|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
解痉药奥昔布宁的前体(化合物丙)的合成路线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化合物甲中的含氧官能团有 羰基和酯基 B.化合物乙与NaOH水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可生成化合物丙 C.化合物乙中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 D.在NaOH醇溶液中加热,化合物丙可发生消去反应
|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O2溶于水,其水溶液能导电,说明SO2是电解质 B.向纯水中加入盐酸或氢氧化钠都能使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水的离子积减小 C.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负极质量增加,正极质量减少 D.常温下,反应4Fe(OH)2(s)+2H2O(l)+O2(g)==4Fe(OH)3(s)的△H<0、△S<0
|
|
|
用图所示装置除去含CN-、Cl-废水中的CN-时,控制溶液pH为9~10,阳极产生的ClO-将CN-氧化为两种无污染的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lO-将CN-氧化过程中,每消耗1molCN-转移10mol电子 B.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l-+2OH--2e-═ClO-+H2O 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 D.在电解过程中,废水中CN-和Cl-均移向阳极
|
|
|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NaHCO3的水解:HCO3-+H2O B.用石墨作电解电解氯化镁溶液:2Cl-+2H2O C.乙醛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CH3CHO+2Cu(OH)2+OH- D.向Ba(OH)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H4HSO4溶液:Ba2++2OH-+H++NH4++SO42-=BaSO4↓+NH3·H2O+H2O
|
|
|
下列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制取化学品,其途径较合理的是 A.海水 B.石油 C.铝土矿 D.海洋生物
|
|
|
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1所示装置可制取氨气 B.用图2所示装置可分离CH3CH2OH和CH3COOC2H5混合液 C.用图3所示装置可制取乙烯并验证其易被氧化 D.用图4所示装置可说明浓H2SO4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SO2具有漂白性、还原性
|
|
|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B.遇苯酚显紫色的溶液:I-、K+、SCN-、Mg2+ C.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H4+、Na+、CO32-、NO3- D.加入NaOH后加热既有气体放出又有沉淀生成的溶液:Ca2+、HCO3-、NH4+、CH3COO-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