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温下,有下列四种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与④混合,若溶液显酸性,则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可能为: c(CH3COO一)>c(H一)>c(Na+)>c(OH一) B.由水电离出的c(OH一):①>③ C.③稀释到原来的100倍后,pH与④相同 D.①与③混合,若溶液pH=7,则V(NaOH)>V(CH3COOH)
|
|||||||||
|
将浓盐酸滴入KMnO4溶液,产生黄绿色气体,溶液的紫红色褪去,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NaBiO3,溶液又变为紫红色,BiO3-反应后变为无色的Bi3+。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滴加盐酸时,HCl是还原剂,Cl2是还原产物 B.已知Bi为第ⅤA族元素,上述实验说明Bi具有较强的非金属性 C.若有0.1 mol NaBiO3参加了反应,则整个过程转移电子0.8 NA D.此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NaBiO3 > KMnO4 > Cl2
|
|
|
25℃时,在含有Pb2+、Sn2+的某溶液中,加入过量金属锡(Sn),发生反应:Sn(s)+Pb2+(aq)
A.往平衡体系中加入金属铅后,c(Pb2+)增大 B.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Sn(NO3)2固体后,c(Pb2+)变小 C.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c(Pb2+)增大,说明该反应△H>0 D.25℃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
|
|
|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
室温时,将浓度和体积分别为c1、V1的NaOH溶液和c2、V2的CH3COOH溶液相混合,下列关于该混合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pH>7时,则一定是c1V1=c2V2 B.当pH=7时,若V1=V2,则一定是c2>c1 C.在任何情况下都是c(Na+)+c(H+)=c(CH3COO-)+c(OH-) D.若V1=V2、c1=c2,则c(CH3COO-)+c(CH3COOH)=c(Na+)
|
|
|
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O2(g)+NO2(g)
A.反应在c点达到平衡状态 B.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b点 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t1=△t2时,SO2的转化率:a~b段小于b~c段
|
|
|
下列图象表达正确的是 A.浓硫酸的稀释 B.过量的盐酸与等量的锌粉反应 C.氢气与氧气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D.微粒电子数
|
|
|
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molN2和8mol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 A.5% B.10% C.15% D.20%
|
|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下列实验中所选用的仪器合理的是 ①用50 mL量筒量取5.2 mL稀硫酸 ②用分液漏斗分离苯和四氯化碳的混合物 ③用托盘天平称量11.7g氯化钠晶体 ④用碱式滴定管取23.10 mL溴水 ⑤用瓷坩埚灼烧各种钠化合物 ⑥用250 mL容量瓶配制250 mL 0.2 mol/L的NaOH溶液 A.①②④ B.②③④⑥ C.③⑥ D.③⑤⑥
|
|
|
在100mLHNO3和H2SO4混合溶液中,两种酸物质的量浓度之和0.6mol/L,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Cu2+ 的 物质的量浓度(mol/L)最大值为 A.0.225 B.0.30 C.0.36 D.0.4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