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下表中的四个热化学方程式,判断氢气和丙烷的燃烧热分别是
A.241.3 kJ·mol-1;2013.8 kJ·mol-1 B.571.6 kJ·mol-1;2221.5 kJ·mol-1 C.285.8 kJ·mol-1;2221.5 kJ·mol-1 D.285.8 kJ·mol-1;2013. 8 kJ·mol-1
|
|||||
|
已知:2Zn(s)+O2(g) =2ZnO(s)ΔH=-701.0 kJ/mol 2Hg(l)+O2(g) =2HgO(s)ΔH=-181.6 kJ/mol 则反应ZnO(s)+Hg(l) =Zn(s)+HgO(s)的ΔH为 A.+519.4 kJ/mol B.+259.7 kJ/mol C.-259.7 kJ/mol D.-519.4 kJ/mol
|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D.向醋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加热后溶液红色加深,说明盐类水解是放热的
|
|
|
为消除目前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环境污染,同时缓解能源危机,有关专家提出了利用太阳能制取氢能的构想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能源已被普遍使用 B.H2O的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C.氢气不易贮存和运输,无开发利用价值 D.2 mol 液态H2O具有的总能量高于2 mol H2和1 mol O2的能量
|
|
|
能源分类相关图如图所示,下列四组选项中,全部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能源是
A.潮汐能、煤炭、石油 B.海洋能、地热能、核能 C.天然气、水能、生物能 D.风能、太阳能、沼气
|
|
|
市场销售的某种食用精制盐包装袋上有如下说明:
(1)碘酸钾与碘化钾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配平离子方程式(将化学计量数填于空白处) IO3-+ I-+ = I2+ (2)上述反应生成的I2可用四氯化碳检验。向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加入Na2SO3稀溶液,将I2还原,以回收四氯化碳。 ①Na2SO3稀溶液与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②某学生设计回收四氯化碳的操作步骤为: A.将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置于分液漏斗中;B.加入适量Na2SO3稀溶液;C.分离出下层液体。 以上设计中遗漏的操作及在上述步骤中的位是 ;所缺步骤为 (3)已知:I2+2S2O32-=2I-+S4O62-。某学生测定食用精制盐的碘含量,其步骤为: a.准确称取12.7g食盐,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 B.用稀硫酸酸化所得溶液,加入足量KI溶液,使KIO3与KI反应完全; C.以淀粉为指示剂,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6.0×10-4mol·L-1的Na2S2O3溶液20.0mL,恰好反应完全。 ①判断c中反应恰好完全依据的现象是 。 ②根据以上实验和包装袋说明,所测精制盐的碘含量是 mg/kg
|
|||||||||
|
铝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具有许多重要的用途,下图是从铝土矿中制备铝的工艺流程:
已知:(1)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此外还含有少量SiO2、Fe2O3等杂质; (2)溶液中的硅酸钠与偏铝酸钠反应,能生成硅铝酸盐沉淀,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Na2SiO3+2NaAlO2+2H2O = Na2Al2Si2O8↓+4NaOH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向铝土矿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操作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渣A的主要成分为_ ;滤渣A的用途是 (只写一种);实验室过滤时使用玻璃棒,其作用是 。 (3)在工艺流程第三步中,选用二氧化碳作酸化剂的原因是: 。 (4)若将铝溶解,下列试剂中最好选用__ ____(填编号)。 A.浓硫酸 B.稀硫酸 C.稀硝酸
|
|
|
中学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将D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得到以F为分散质的红褐色胶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褐色胶体E微粒直径大小的范围:__________。 (2)A、B、H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H________。 (3)①写出C的酸性溶液与双氧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鉴定E中阳离子的实验方法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C溶液中加入与C等物质的量的Na2O2,恰好使C转化为F,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
|
|
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下列实验装置,验证“二氧化碳与水接触时才能和过氧化钠反应”。
(1)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 (填“大于”或“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2)装置Ⅰ中的试剂是 (填序号)。 a.稀盐酸 b.稀硫酸 c.小苏打 d.石灰石 (3)实验时,应先打开弹簧夹 (填K1 或K2 ),观察到预期现象后,关闭它,再打开另一个弹簧夹。 (4)实验过程中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a口,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始终不复燃。 ①为观察到最终木条复燃,甲建议在Ⅲ后安装一个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目的是 ; ②乙认为即使采纳甲的建议且最终观察到木条复燃,也不能证明CO2参与了反应,原因是 。 (5)为进一步达到实验目的,应补充的实验是:取最终反应后Ⅲ中所得固体, 。
|
|
|
在200mL含Mg2+、Al3+、NH+4、H+、Cl—等离子的溶液中,逐滴加入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与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mol)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原溶液的pH=l B.原溶液中n(Mg2+):n(Al3+)=5:2 C.x与y的差值为0.01mol D.原溶液中c(Cl—)=0.825mol/L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