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和深度开发CO、CO2的应用对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1)CO可用于炼铁,已知:Fe2O3(s) + 3C(s)=2Fe(s) + 3CO(g) ΔH 1=+489.0 kJ·mol-1, C(s) +CO2(g)=2CO(g) ΔH 2 =+172.5 kJ·mol-1 则CO还原Fe2O3(s)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 (2)分离高炉煤气得到的CO与空气可设计成燃料电池(以KOH溶液为电解液)。写出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_________ 。 (3)CO2和H2充入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在两种温度下发生反应:CO2(g) +3H2(g) ①曲线I、Ⅱ对应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为KⅠ KⅡ(填“>”或“=”或“<”)。 ②一定温度下,在容积相同且固定的两个密闭容器中,按如下方式加入反应物,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若甲中平衡后气体的压强为开始的0.8倍,要使平衡后乙与甲中相同组分的体积分数相等,且起始时维持化学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c的取值范围为 。 (4)利用光能和光催化剂,可将CO2和H2O(g)转化为CH4和O2。紫外光照射时,在不同催化剂(Ⅰ、Ⅱ、Ⅲ)作用下,CH4产量随光照时间的变化见图2。在0~15小时内,CH4的平均生成速率Ⅰ、Ⅱ和Ⅲ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序号)。
(5)以TiO2/Cu2Al2O4为催化剂,可以将CO2和CH4直接转化成乙酸。在不同温度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与乙酸的生成速率的关系见图3。 ①乙酸的生成速率主要取决于温度影响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Cu2Al2O4可溶于稀硝酸,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既有利于节约资源,又有利于保护环境。工业上利用铅浮渣(主要成分是PbO、Pb还含有少量的Ag、CaO)可制备硫酸铅。制备流程图如下:
下表是25℃ 时某些盐的浓度积常数:
(1)实验室用75%的硝酸来配制15%的硝酸溶液,不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填标号)。 A烧杯 B量筒 C容量瓶 D锥形瓶 E玻璃棒 (2)步骤I有NO产生,浸出液中含量最多的金属阳离子为 Pb2+,写出Pb参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防止Ag被溶解进入溶液,步骤I操作时应注意 。 (3)母液可循环利用于步骤I,其溶质主要是 (填一种物质化学式),若母液中残留的 SO42-过多,循环利用时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 (4)粗PbSO4 产品含有的杂质是____________,需用 溶液多次洗涤,以得到纯净的PbSO4。 (5)铅蓄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如果用铅蓄电池做电源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Cl2,已知某铅蓄电池中硫酸溶液的体积为0.80 L,电解前硫酸溶液浓度为4.50 mol·L-1,当制得4.48 LCl2时(在标准状况下),求理论上电解后电池中硫酸溶液的浓度为(假设电解前后硫酸溶液的体积不变)_________ mol·L-1。
|
|||||||||
|
2Na2CO3•3H2O2是一种新型的氧系漂白剂。某实验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实验制备 实验原理:2Na2CO3+3H2O2=2Na2CO3•3H2O2 实验步骤:取3.5g Na2CO3溶于10mL H2O,加入0.1g稳定剂,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完全溶解后,将6.0mL 30%H2O2在15min内缓慢加入到三颈烧瓶中,实验装置如图。反应1小时后,加入1g氯化钠后,静置结晶,然后抽滤,干燥一周后,称重。
(1)装置中球形冷凝管的作用是 ,使用冷水浴的作用是 。 (2)加入适量NaCl固体的原因是 。 (3)2Na2CO3•3H2O2极易分解,其分解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 。 Ⅱ.活性氧含量测定 准确称取试样0.2000g,置于250 mL锥形瓶中,加100 mL浓度为6%的硫酸溶液,用0.0200 mol/L KMnO4标准溶液滴定,记录KMnO4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为32.70 mL。 活性氧含量计算公式:Q%=(40cV/m)×100% [c:KMnO4标准溶液浓度(mol/L);V:消耗的KMnO4标准溶液体积(L);m:试样质量(g)] (4)滴定终点的判断依据为 ,活性氧含量为 。 Ⅲ.产品纯度的测定 (5)为了测定产品中2Na2CO3•3H2O2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几种方案,涉及不同的反应原理。 方案一:将试样与MnO2混合均匀,向混合物中滴加水,测生成气体的体积,进而进行计算。 方案二: 。
|
|
|
工业上,在强碱性条件下用电解法除去废水中的CN-,装置如图所示,依次发生的反应有: ①CN- -2e-+2OH- =CNO-+H2O ②2Cl- -2e- =Cl2↑ ③3Cl2 +2CNO-+8OH-=N2+6Cl- +2CO32-+4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Fe-2e- ═ Fe2+ B.通电过程中溶液pH不断增大 C.为了使电解池连续工作,需要不断补充NaCl D.除去1 mol CN-,外电路至少需转移5 mol电子
|
|
|
25℃时,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NaCN 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CN-+H2O+CO2 = 2HCN+CO32- B.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各溶液pH关系为:pH(NaCN)> pH(Na2CO3)> pH(CH3COONa) C.a mol/LHCN溶液与b 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Na+)>c(CN-),则b一定大于a D.NaHCO3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一定存在:c(Na+)+c(H+)=c(OH-)+c(HCO3-)+2c(CO32-)
|
|||||||||
|
将一定量的SO2(g)和O2(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反应:2SO2(g)+O2(g)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1.6,y=0.2,t<6 B.T1、T2的关系:T1>T2 C.K1、K2的关系:K2>K1 D.实验1在前6 min的反应速率v (SO2)= 0.2 mol·L-1·min-1
|
|||||||||||||||||||||||||||||||||||
|
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是由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己是由Z 元素形成的单质。已知:甲 + 乙 = 丁 + 己,甲 + 丙 = 戊 + 己; 0.1 mol•L-1丁溶液的pH为13(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Z>Y>X B.Y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ⅣA族 C.X分别与Y、Z、W所形成的化合物均为共价化合物 D.X与Y所形成的化合物的沸点可能高于X与Z所形成的化合物
|
|
|
某有机化合物只含C、H、O 三种元素且只含有一种官能团,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8,该有机物完全燃烧时产生等物质的量的CO2和H2O。则它可能的结构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3 种 B.4 种 C.5 种 D.6 种
|
|
|
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共有 A.1.4 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气体含有NA个碳原子 B.精炼铜,若阳极失去2NA个电子,则阴极增重64 g C.在1 L 0.1mol/L 的Na2CO3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小于0.1NA D.将1 L 2 mol/L 的FeCl3溶液加入到沸水中,加热使之完全反应,所得氢氧化铁胶体粒子数为2NA
|
|
|
化学与材料、生活和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食品袋中常放有硅胶和铁粉,都能起到干燥的作用 B.大力实施矿物燃料脱硫脱硝技术,能减少硫、氮氧化物的排放 C.明矾净水时发生了化学及物理变化,能起到净水作用,而没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D.某新型航天服材料主要成分是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它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