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 A. 若撤去 B. 若撤去 C. 若撤去 D. 若撤去
如图所示,小物块沿斜面向下匀速滑行,斜面处于静止状态,不计空气阻力,关于小物块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受重力、支持力 B. 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C. 受重力、支持力、下滑力 D. 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下滑力
已知力F的一个分力 A. 30N B. 60N C. 100N D. 500N
关于合力和分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合力总比分力中的任何一个要大 B. 两个力合成的力,如果其中的一个分力减小,合力就会减小 C. 分力可以比合力大,但是不可能两个分力都大于合力 D. 合力可以比分力小,合力也可以比分力大
一个质量为m的皮球用一根轻质细绳悬挂在光滑的竖直墙面上,已知细绳与墙壁的夹角为 A. B. C. 若增加悬绳的长度,则拉力 D. 若增加悬绳的长度,则支持力
某同学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当弹簧拉力F依次为 A. 0N B.
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物体间有滑动摩擦力,两物体间就一定有弹力 B. 两物体间有滑动摩擦力,两物体就一定都是运动的 C. 两物体间有弹力且运动,两物体间就一定有滑动摩擦力 D. 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两物体间就一定有滑动摩擦力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恒力F作用下沿天花板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与天花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A. Fsinθ B. Fcosθ C. μ(Fsinθ-mg) D. μ(mg-Fsinθ)
如图所示,在“探究弹簧弹力与伸长的关系”实验中,若测得不挂钩码时弹簧长度为8.00cm,在其下端挂上一个钩码时弹簧长度为10.00cm,当挂上三个相同的钩码时,弹簧长度为() A. 6.00 cm B. 12.00 cm C. 14.00 cm D. 16.00 cm
书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会受到弹力的作用,产生这个弹力的直接原因是( ) A. 书的形变 B. 桌面的形变 C. 书和桌面的形变 D. 书受到的重力
关于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点 B. 重心的位置不一定在物体上,但形状规则的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C. 用一根细线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细线方向一定通过重心 D. 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在几何中心
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静止不动的物体,一定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B. 物体的形状没有改变,说明该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C. 物体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说明该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D. 只有运动物体才会受到力的作用
如图为一升降机向上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根据图象求:
一个以2m/s运动的足球,被运动员飞起一脚改为以4m/s反向飞出,脚和球接触的时间是0.2s,足球被踢时的加速度为多少?
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v1=4m/s,1s后的速度大小变为v2=10m/s,在这1s内物体的平均加速度大小( ) A. 可能小于4 m/s2 B. 可能等于6 m/s2 C. 一定等于6 m/s2 D. 可能大于10 m/s2
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v=-6m/s,加速度a=1m/s2,它表示 ( ) A.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 B. 再过1s,物体的速度大小变为7m/s C. 物体的加速度大于零,物体做加速运动 D. 再过1s,物体的速度大小变为5m/s
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 ) A. 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很大,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 B. 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能为零 C. 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为零 D. 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可能为零
物体M的加速度为+3m/s2,物体P的加速度是-5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M的加速度比P的加速度大 B. P物体的速度变化比M的速度变化快 C. 物体P的速度可能在减小 D. 物体M的速度一定在增加
如图表示甲、乙两个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同一个坐标轴上运动的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乙都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B. 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x C. 乙比甲早出发t1时间 D. 乙运动的速率小于甲运动的速率
甲、乙两质点同时由M点沿直线运动到N点,甲的 A. 甲、乙两质点的位移不同 B. 甲、乙两质点的位移相同, C. 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D. 甲的平均速度小于乙的平均速度
如图所示,猎豹由静止开始起跑,经过2s的时间,速度达到 A. B. C. D.
“318”国道是一条连接上海和西臧中尼边界友谊桥的公路,里程碑以上海为起点,公路几乎是沿着北纬线前进的,本题中可以将它的东段视为直线。以公路为x轴建立坐标系,上海为坐标原点,里程碑的示数即为坐标值。一辆汽车某日8时30分驶过 A. 该汽车行驶的方向是上海往西藏的方向 B. 该汽车一定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 该汽车这段时间的位移是923km D. 该汽车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是
小球沿直线运动,在同一张底片上拍出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若频闪的时间间隔为 A. B. C. D.
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 ) A. 位移、时间、速度、加速度、重力 B. 质量、路程、速率、时间 、弹力 C. 速度、平均速度、位移、加速度、摩擦力 D. 位移、路程、时间、加速度、平均速率
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位移和路程在大小上总相等,其中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B. 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物体实际运动的轨迹长度 C. 位移是用来描述直线运动,而路程是用来描述曲线运动 D. 位移和路程是同一回事
一位同学乘坐地铁9号线从七里庄(图中A位置)出发,途径西局(图中B位置)到六里桥(图中C位置),他利用百度地图的测距功能测得:A、B间的距离约785m,B、C间的距离约1500m,A、C间的距离约为1700m,由以上信息可知,该同学从七里庄到六里桥的位移大小约为( ) A. 785m B. 1500m C. 1700m D. 2285m
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4s时”就是指物体在4s末时,指的是时刻 B. “物体在4s时”就是指物体在4s初时,指的是时刻 C. “物体在4s内”就是指物体在3s末到4s末的这1s时间 D. “物体在第5s内”就是指在4s初到5s末这一段时间
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里,常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是采用“背景拍摄法”摄制的,即在拍摄时,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并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烟雾等一起摄入镜头。放映时,观众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 ) A. 荧屏 B. 观众 C. 孙悟空背后的云和雾 D. 地面
分析下列运动项目比赛中运动员的运动情况时,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的是( ) A. 武术 B. 蹦床 C. 自由体操 D. 马拉松赛跑
如图所示,质量为m=4kg的物体在水平恒力F=26N的作用下静止于斜面上,斜面的倾角θ=37°,(sin37°=0.6,cos37°=0.8,g=10m/s2)求: (1)物体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大小; (2)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