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其中③中的基因片段2由基因片段1变异而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图①②都表示易位,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

B. 图③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C. 图②④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D. 图中4种变异能够遗传的是①③

 

下列关于育种以及相关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过杂交育种方法培育高产抗病小麦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B. 可通过人工诱变后选择获得高产青霉素菌株

C. 三倍体无子西瓜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D. 培育无子番茄过程利用了多倍体育种的原理

 

关于等位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豌豆的高茎基因D与矮茎基因d脱氧核苷酸的排序相同

B. 有丝分裂过程中因为无同源染色体所以没有等位基因

C. 精原细胞在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的过程中存在着等位基因的分离现象

D. 外界环境的影响不可能使人体产生新的等位基因

 

M基因编码含63个氨基酸的肽链.该基因发生插入突变,使mRNA增加了一个三碱基序列AAG,表达的肽链含64个氨基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M基因突变后,参与基因复制的嘌呤核苷酸比例增加

B. M基因转录时,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碱基配对连接

C. 在突变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最多需要64tRNA参与

D. 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最多有2个氨基酸不同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S型菌的部分DNA片段进入R型菌内并整合到R型菌的DNA分子上,使这种R型菌转化为能合成荚膜多糖的S型菌,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R型菌转化为S型菌后的DNA中,嘌呤碱基总比例会改变

B. 整合到R型菌内的DNA分子片段,表达产物都是荚膜多糖

C. 进入R型菌的DNA片段上,可有多个RNA聚合酶结合位点

D. S型菌转录的mRNA上,可由多个核糖体共同合成一条肽链

 

下列关于遗传信息及其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都储存于细胞拟核DNA中

B. 真核细胞在个体不同发育时期产生的mRNA都不相同

C. 细胞中转录和翻译时的模板及碱基配对方式都不相同

D. 遗传密码的简并性有利于保持遗传信息的稳定性

 

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他俩的父亲都是色盲,在他们所生的子女中,色盲儿子的几率、色盲女儿的几率和男孩中色盲的几率分别是

A. 1/401/2    B. 1/201/4    C. 1/21/40    D. 1/201/2

 

若用32P标记“人细胞”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A. 中期是46和46、后期是92和46

B. 中期是46和46、后期是92和92

C. 中期是46和23、后期是92和23

D. 中期是46和23、后期是46和23

 

一只突变型的雌果蝇与一只野生型雄果蝇交配后,产生的F1中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为2:1,且雌雄个体之比也为2∶1,这个结果从遗传学角度可作出合理解释的是

A. 该突变基因为X染色体显性突变,且含该突变基因的雌配子致死

B. 该突变基因为X染色体显性突变,且含该突变基因的雄性个体致死

C. 该突变基因为X染色体隐性突变,且含该突变基因的雄性个体致死

D. X染色体片段发生缺失可导致突变型,且缺失会导致雄配子致死

 

某DNA分子中A+T占整个DNA分子碱基总数的44%,其中一条链(a)上的G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1%,那么,对应的另一条互补链(b)上的G占该链碱基总数的比例是

A. 35%    B. 29%    C. 28%    D. 21%

 

下面是4种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对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甲可表示胰岛细胞中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

B. 乙可表示含逆转录酶的RNA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繁殖时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

C. 丙可表示DNA病毒(如噬菌体)在宿主细胞内繁殖时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

D. 丁可表示RNA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繁殖过程中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

 

如图表示某种农作物品种培育出的几种方法,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 培育品种的最简捷途径是Ⅰ→V

B. 通过Ⅱ→Ⅳ过程最不容易到达目的

C. 通过Ⅲ→Ⅵ过程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D. 过程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二倍体西瓜幼苗(基因型Aa)经低温处理后得到四倍体西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四倍体西瓜植株自交不能产生种子

B. 将四倍体西瓜植株产生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的植株一定是纯合子

C. 该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植株存在着生殖隔离

D. 该四倍体西瓜植株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不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纯种果蝇中,朱红眼♂×暗红眼,子代只有暗红眼;而反交,暗红眼♂×朱红眼F1雌性为暗红眼,雄性为朱红眼。设相关基因为Aa,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上述实验可判断朱红色基因为隐性基因

B. 反交的结果说明眼色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C. 正反交的子代中,雌性基因型都是XAXa

D. 预期正交的F1自由交配,后代表现型比例是1 1 1 1

 

下列有关遗传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仅由基因异常而引起的疾病    B. 仅由染色体异常而引起的疾病

C. 基因或染色体异常而引起的疾病    D. 先天性疾病就是遗传病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A. 生物的性状是遗传因子决定的

B. 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 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

D. 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个体比接近1:2:1

 

下图中的甲图和乙图均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分子数与细胞分裂时间的关系图,根据细胞分裂的有关知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A. 两图都同时适用于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B. 乙图中a点的纵坐标可以表示为n

C. 两图中的cd段出现的原因相同

D. 两图中的ab段出现的原因相同

 

某夫妇妻子表现型正常,丈夫为色盲患者,生下一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色盲孩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 女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或男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

B. 女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或男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C. 女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或男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D. 女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或男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

 

对下列有关形成原理或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培育无子西瓜是利用单倍体育种原理

B. “抗虫棉的获得是利用杂交育种的原理

C. “太空椒的获得主要利用了基因突变原理

D. 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是利用了基因工程技术

 

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的增加或减少,会使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由此,可以导致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出现。下面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一个染色体组中一定不含同源染色体

B. 由受精卵发育的个体,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叫二倍体

C. 含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单倍体不一定含一个染色体组

D. 人工诱导多倍体唯一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下列形成了新物种的是

A. 二倍体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西瓜

B. 桦尺蠖体色的基因频率由S(黑色)95%变为s(浅色)95%

C. 马与驴之间交配产生了骡

D. 克隆羊多利

 

下列有关基因频率和生物进化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不一定有基因频率的改变

B. 生物只要发生进化,基因频率就会改变

C. 基因频率的改变一定产生新物种

D. 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

 

玉米的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宽叶杂交种(Aa)玉米表现为高产,比纯合显性和隐性品种的产量分别高12%和20%;玉米有茸毛(D)对无茸毛(d)为显性,有茸毛玉米植株表面密生茸毛,具有显著的抗病能力,该显性基因纯合时植株在幼苗期就不能存活。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高产有茸毛玉米自交产生子代,则子代的成熟植株中

A. 有茸毛与无茸毛比为3:1    B. 有9种基因型

C. 高产抗病类型占1/4    D. 宽叶有茸毛类型占1/2

 

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酵母菌种群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第一步:配制无菌葡萄糖培养液和活化酵母菌液。

第二步:按下面表格步骤操作。   

装置编号

A

B

C

D

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mL

10

10

5

5

无菌水

0

0

5

5

活化酵母菌液/mL

0.1

0.1

0.1

0.1

温度(℃)

15

25

15

25

 

第三步:用血球计数板统计起始酵母菌数,并做好记录。

第四步:将各装置放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第五步:连续7天,每天同一时间取样计数,做好记录。

回答下列问题:

(1)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需将试管振荡振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计数时,按以下顺序操作____________(用下列字母和箭头表示),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将计数板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计数。

A.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

B.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

C.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

(3)若在25×16规格的血球计数板中,统计到5个中方格(共80个小方格)对应的酵母菌为48个,则1mL混合样液中含有酵母菌约为___________个。

(4)某同学第5天在使用显微镜计数时,看到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则应当将样液适当_______后再计数。

(5)如图为根据该实验数据绘制的曲线,图中的曲线①④分别对应装置编号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面是人体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常人血浆的pH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____________等离子有关。

(3)—个人长时间发高烧,会引起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4)内环境渗透压稳态的意义是____________,目前普遍认为,____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某自花授粉、闭花传粉的花卉,其花的颜色有红、白两种。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花色由A、a这对等位基因控制,且该植物种群中红色植株均为杂合体,若红色植株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花色由A、a,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其体细胞中相应基因在DNA上的位置及控制花色的生化流程如下图。

①控制花色的两对基因符合孟德尔的______________定律。

②该植株花色为____________,其体细胞内的DNA1和DNA2所在的染色体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③由图可知,基因通过控制____________的合成____________(填“直接”或“间接”)控制该植株花色的性状。

 

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图2表示某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DE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___________细胞处于图l中的CD段。

(3)图2中甲细胞中有_________个染色体组,丙细胞含_________有条染色单体。

(4)图2丁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M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其原因是发生了____________

 

下图实验装置是用来探究消毒过的小麦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的细胞呼吸方式(假设葡萄糖为种子细胞呼吸过程中的唯一底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装置乙中,KOH溶液中放置筒状滤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实验装置甲中,清水中放置筒状滤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实验后,乙装置的墨滴左移,甲装置的墨滴不动,则小麦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进行的细胞呼吸方式是_____________;若实验后,乙装置的墨滴左移,甲装置的墨滴右移,则小麦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进行的细胞呼吸方式是_____________。(在a—d中选择填空)

a.有氧呼吸     b.无氧呼吸      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并存     d.有氧呼也和无氧呼吸都不存在

(3)为校正装置甲、乙中因物理因素引起的气体体积变化,还应设置对照装置。对照装置应如何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位于印度洋的马尔代夫被誉为“人间最后的乐园”,然而全球变暖正让这个天堂岛国面临着“失乐园”的危机。该国总统表示,政府每年将拿出部分旅游收入用来购买新国土。这一现象给人们的最大启示是

A. 沙尘暴已侵蚀海洋    B. 酸雨已使人无法在陆地生存

C. 减少C02排放已刻不容缓    D. 淡水资源面临枯竭

 

近年来多地采用飞播(飞机播种造林种草)造林近20万亩,请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其原理是

A. 增加食物链的营养级

B. 增加食物链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

C. 增加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D. 增加生物种类,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