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列形成了新物种的是 A. 二倍体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西瓜 B. 桦尺蠖...

下列形成了新物种的是

A. 二倍体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西瓜

B. 桦尺蠖体色的基因频率由S(黑色)95%变为s(浅色)95%

C. 马与驴之间交配产生了骡

D. 克隆羊多利

 

A 【解析】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杂交所得的三倍体后代高度不育,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属于不同的物种,A项正确;桦尺蠖体色的基因频率由S(黑色)95%变为s(浅色)95%,说明该种群在进化,但不能说明新物种形成,B项错误;骡之间不能相互交配产生可育的后代,不属于一个物种,C项错误;克隆羊多利与原亲本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不属于新物种,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有关基因频率和生物进化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不一定有基因频率的改变

B. 生物只要发生进化,基因频率就会改变

C. 基因频率的改变一定产生新物种

D. 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

 

查看答案

玉米的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宽叶杂交种(Aa)玉米表现为高产,比纯合显性和隐性品种的产量分别高12%和20%;玉米有茸毛(D)对无茸毛(d)为显性,有茸毛玉米植株表面密生茸毛,具有显著的抗病能力,该显性基因纯合时植株在幼苗期就不能存活。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高产有茸毛玉米自交产生子代,则子代的成熟植株中

A. 有茸毛与无茸毛比为3:1    B. 有9种基因型

C. 高产抗病类型占1/4    D. 宽叶有茸毛类型占1/2

 

查看答案

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酵母菌种群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第一步:配制无菌葡萄糖培养液和活化酵母菌液。

第二步:按下面表格步骤操作。   

装置编号

A

B

C

D

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mL

10

10

5

5

无菌水

0

0

5

5

活化酵母菌液/mL

0.1

0.1

0.1

0.1

温度(℃)

15

25

15

25

 

第三步:用血球计数板统计起始酵母菌数,并做好记录。

第四步:将各装置放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第五步:连续7天,每天同一时间取样计数,做好记录。

回答下列问题:

(1)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需将试管振荡振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计数时,按以下顺序操作____________(用下列字母和箭头表示),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将计数板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计数。

A.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

B.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

C.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

(3)若在25×16规格的血球计数板中,统计到5个中方格(共80个小方格)对应的酵母菌为48个,则1mL混合样液中含有酵母菌约为___________个。

(4)某同学第5天在使用显微镜计数时,看到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则应当将样液适当_______后再计数。

(5)如图为根据该实验数据绘制的曲线,图中的曲线①④分别对应装置编号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查看答案

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面是人体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常人血浆的pH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____________等离子有关。

(3)—个人长时间发高烧,会引起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4)内环境渗透压稳态的意义是____________,目前普遍认为,____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查看答案

某自花授粉、闭花传粉的花卉,其花的颜色有红、白两种。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花色由A、a这对等位基因控制,且该植物种群中红色植株均为杂合体,若红色植株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花色由A、a,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其体细胞中相应基因在DNA上的位置及控制花色的生化流程如下图。

①控制花色的两对基因符合孟德尔的______________定律。

②该植株花色为____________,其体细胞内的DNA1和DNA2所在的染色体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③由图可知,基因通过控制____________的合成____________(填“直接”或“间接”)控制该植株花色的性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