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此大法轮,救汝旱岁苦……神机日夜运,甘泽高下普。老农用不知,瞬息了千亩。

    抱孙带黄犊,但看翠浪舞。”诗中所咏工具

A. 是开沟播种结合的耧车    B. 是可以调节深浅的曲辕犁

C. 是鼓风冶铁的工具水排    D. 是不需人力而自转的筒车

 

汉武帝时实行盐铁官营,设置专门机构垄断食盐经营。清政府采取引岸制的食盐运销体制,赋予一些商人食盐营销的垄断权,国家只对盐商进行管理和征税。这一变化表明

A. 政府放弃盐业专卖制度

B. 民营商业遭到政府打击

C. 抑商政策执行有所松动

D. 富商大贾势力受到抑制

 

秦汉时期,官营手工业实行“物勒工名(将器物制造者的名字刻在器物上)”制度,几乎涵盖了当时各个手工业部门。这实际上反映了

A. 官营产品的盗卖严重    B. 官营产品难以保证质量

C. 官营生产的管理严格    D. 国家注重垄断市场经营

 

唐诗名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描绘的是

A. 我国古代精湛的青铜铸造技术

B. 唐代越窑青瓷的美丽色彩

C. 丝织业的一种绿色丝绸的出现

D. 著名的唐三彩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这一天是民间传说龙抬头的日子,也称为春龙节,人们用许多美食祭拜龙王,希望它能够行云布雨,广洒甘霖。从节日的起源看,形成这一风俗的主要因素是(   )

A. 宗教习俗    B. 农业生产    C. 祭祀祖先    D. 纪念庆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交换的发达,促进了货币流通量的增加。北宋除铜、铁钱外,金银也作为半流通性货币,租税的征收、官俸的发给和对外贸易都使用银两。北宋的铜钱尽管铸造得比过去多,但“钱荒”却十分严重。为此,政府规定四川等地只能用铁钱流通。由于携带不方便,10世纪末,成都出现了所谓“交子铺”,发行纸币代替铁钱。1023年,北宋政府看到发行交子有利可图,遂正式创立“交子务”,改交子为官办,以36万贯铁钱作准备金,定期发行,限额125万余贯,流通区域仍限于四川。

——《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洪武元年,明政府颁行“洪武通宝”。但由于铜钱的铸造受到铜料不足的限制,而且商贾也习惯于用元代的纸钞,铜钱的流通并不畅达。洪武八年,印造大明宝钞,禁止民间使用银子。但由于宝钞发行没有数量的限制,也没有兑换的机制,导致官府大力推行用钞作货币的同时,两浙、江西、闽广等地的百姓重钱轻钞,宝钞严重贬值,钞法难以推行。正统元年,政府“弛用银之禁”,下令南方部分不通舟楫的地方,可将赋税折算白银缴纳。至万历时期,要求各种租税都折银征收。民间白银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原来的“大数用银、小数用钱”的习惯也逐渐改变,人们在小额交易中也宁愿使用极为细碎的银子。

——《世界货币视野中明代白银货币地位的确立及其意义》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时期“交子”出现的原因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朝时期白银货币地位的变化。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宋、明时期货币流通的相同点。

 

专制与民主是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意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则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摘编自《皇明大政纪》

材料三清代政府发布最高命令的手续,又是非常不合理。他的最高命令称上谕,上谕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明发上谕,一种是寄信上谕。明发上谕都是比较无关紧要的事……寄信上谕是清代特有的,不按上述程序,而直接由皇帝经军机处寄给受命令的人。譬如给江苏巡抚的上谕,直接寄给巡抚,旁人谁也不知道……后来凡是紧要的事,差不多都用寄信上谕发出了。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西周、秦朝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

(2)结合材料二、三,说明明清两朝在发布政令方面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时期政治发展的趋势。

 

历史学家科林伍德看来:历史中遗失最多的大概就是问题(question),历史人物往往把种种回答留下了(这便是文物、文献),却将自己内心中的问题,尤其是那些自己还没有能力回答的问题带进了坟墓。因此历史学家最重要的任务便是根据留下的答案去追溯、重构已失去的问题。科林伍德强调历史学家的任务是

A. 着力重新构建新的历史

B. 通过研究历史问题再现历史

C. 在研究中努力寻找问题意识

D. 着重研究历史文物与历史文献

 

下图为清朝前期人口与人均田亩数变化示意图。下列对该图信息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A. 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依附关系增强

B. 人口激增导致清代耕地面积减少

C. 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发生根本改变

D. 清代前期传统农耕经济不断发展

 

有学者认为,宋代到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前期)商业革命。其中第二次“商业革命”比第一次突出的是

A. 民间对外贸易空前活跃

B. 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

C. 商业活动突破时空限制

D. 南方工商业市镇的兴盛

 

据记载,清代棉花的价格从康熙年间每斤五十至八十文上涨至道光年间的每斤二百至三百文。据此推测,当时

A. 棉花产量大幅下降

B. 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C. 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

D. 中外贸易的迅猛发展

 

清代曾侍从三个皇帝的军机大臣张廷玉多次被皇帝称赞,但他仍时刻小心谨慎,从不留片稿于家中,很少结交外官,从政多年“无一字与督抚外吏接”。这可用来说明军机处

A. 仅是君主专制的工具

B. 导致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C. 对皇权有一定的约束力

D. 借鉴了欧美民主制度

 

明清之际,有人指出“以西法为有验于今,可也,如谓不易之法,务事求进,不可也”,并反对“喜立异而缺稽古之功”。这反映出当时

A. 兼采中西已成为学界共识

B. 西学作为夷狄思想被排斥

C. 西学中源仍旧束缚民众观念

D. 对西学东渐的现象有所反思

 

萧公权的《中国政治思想史》指出,《明夷待访录》“之最高原理出于《孟子》之‘贵民’与《礼运》之‘天下为公’……(黄宗羲论君臣关系)其立言亦悉依《孟子》。”据此推断,明清的思想批判

A. 凸显了经世致用的学风

B. 维护了理学的主体地位

C. 继承了传统的民本思想

D. 延续了“君为臣纲”的传统

 

徐光启热衷于新作物的试验与推广。当听到闽越一带有甘薯的消息后,他便从莆田引来薯种试种,并取得成功。随后写下了《甘薯疏》,用以推广甘薯种植。再经过整理,收入《农政全书》。据此可以推知,《农政全书》

A. 介绍西方农学知识

B. 突破传统科技藩篱

C. 渗透近代科学思想

D. 汇总历代农学成就

 

嘉靖皇帝曾指责王阳明“放言自恣,诋毁先儒,号召门徒虚声附和,用诈任情,坏人心术”。这说明王阳明心学

A. 背离了传统儒学

B. 没有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C. 致良知不合君主愿望

D. 具有思想启蒙的意义

 

李时珍于明万历六年写成《本草纲目》,其中有“玉蜀黍(玉米)种出西土,种者亦罕”;乾隆二十三年的记载有“玉蜀黍,俗名玉米……此种近时楚中遍艺之”。玉米种植情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经济结构的变动

B. 南北方气候差异

C. 人口增长的需求

D. 殖民活动的推动

 

明朝万历皇帝因立太子之事与内阁争执长达十余年,最后索性三十年不再上朝,内阁出现了“人滞于官”和“曹署多空”的现象,部、寺大官十缺六、七,史称“万历怠政”。这反映了当时

A. 君主专制出现弱化趋势

B. 政治体制存在严重弊端

C. 内阁对皇权制约的强化

D. 君权与相权矛盾的激化

 

两汉时期皇帝曾把外戚作为辅佐皇帝的重要依靠,如西汉初期的吕后家族,中期的霍光,后期的王莽、王凤。但明中期以后,选后妃、附马却有意选寒微之家。这一变化

A. 与明朝丞相制度的废除有关

B. 使外戚由此淡出了政治舞台

C. 杜绝了外戚与朝廷官员的勾结

D. 反映了皇权专制的不断强化

 

李孔怀在《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中说:中国地方行政区划,自秦汉以来,基本上按山川地形的自然境界建置,元朝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的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元朝统治者如此调整地方区域的主要目的在于

A. 加强控制地方

B. 扩大统治区域

C. 发展地方经济

D. 缓和蒙汉矛盾

 

北宋的词家,前期如晏殊、欧阳修、张先、柳永等全都是南人,后期的苏轼、黄庭坚、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也多数生长于江南或其周边。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A. 北宋时期开始出现文化中心南移

B. 宋词具有南方文学的地域性特征

C. 北宋时期出现学术中心南移趋势

D. 南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兴盛

 

宋朝统治者规定“不以文字罪人”“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这不仅有助于士人们施展才智、自由争鸣,且有助于士大夫们从事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明。由此可知,宋代科技文化的繁荣得益于

A. 统治者对科举制的完善

B. 文人士大夫的精心钻研

C. 政治运作的文明与理性

D. 理学抛弃儒学禁锢思想

 

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论述理学时说:“思想成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则又进入民众生活,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已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将成为错误甚至罪孽。”材料说明宋明理学

A. 主张先有理后有物

B. 教诲民众遵循“三纲五常”

C. 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D. 实现世俗化、生活化

 

宋儒扫除汉唐传注之学,弃传求经,通过研究经典“本文”,直接探求圣人“本意”、经典“本义”,发掘经典中所蕴含的儒学价值,“六经注我,我注六经”。这反映出宋儒

A. 强调主体意识

B. 否定传统经学

C. 批判周孔之道

D. 重申儒家义利观

 

国子监是古代官方教育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刻印的书被称为监本。北宋曾出现开封、洛阳、商丘三个国子监并存的局面,监本大多出于杭州。这可以说明宋代

A.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B. 南北文化交流频繁

C. 活字印刷已经普及

D.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如以宋太宗、真宗年间的物价指数为基数,到宋徽宗时,作为农产品代表的米价格上涨约11倍,作为手工业品代表的绢价格上涨约2倍。这种差异容易导致

A. 农民税负加重

B. 土地兼并严重

C. 纸币贬值加速

D. 自然经济解体

 

北宋大文豪苏轼说:“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佃农)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即佃农)散而田荒,日后之失必倍于今故也。”上述言论反映北宋

A. 租佃关系开始出现

B. 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

C. 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D. 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有所减弱

 

陈恕(宋代)为三司使,“将立茶法,召茶商数十人,俾条陈利害”。熙宁年间,“其议财也,则商贾市井屠贩之人,皆召而登政事堂”。这些做法反映当时

A. 主要税源发生变化

B. 社会等级秩序弱

C. 抑商政策趋于废弛

D. 政府决策关注民意

 

安史之乱后,刘晏对盐法进行了系统改革,“于出盐之乡置盐官,收盐户所煮之盐,转鬻于商人,任其所之。”盐商在盐司纳榷取盐后,在转卖过程中不再加税,对于各地所设的针对盐商的征取,“晏奏罢州县率税”。该盐法改革的目的是

A. 盐业商运商销

B. 官商共利

C. 减轻盐商税负

D. 盐铁官营

 

唐代中前期,朝廷对在各级官市内列店肆经营的工商业者建立专门的市籍,责令市场主管部门详细登录入籍工商业者的财产。唐代采用市籍制度意在

A. 保证市场秩序的稳定

B. 限制商人势力过快发展

C. 为征收资产户税服务

D. 实现对工商业者的管理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