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李时珍于明万历六年写成《本草纲目》,其中有“玉蜀黍(玉米)种出西土,种者亦罕”;...

李时珍于明万历六年写成《本草纲目》,其中有“玉蜀黍(玉米)种出西土,种者亦罕”;乾隆二十三年的记载有“玉蜀黍,俗名玉米……此种近时楚中遍艺之”。玉米种植情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经济结构的变动

B. 南北方气候差异

C. 人口增长的需求

D. 殖民活动的推动

 

C 【解析】人口增长需要高产作物才能养活更多的人,所以才导致了玉米种植的增多,但是玉米种植情况变化和经济结构的变动、南北方气候差异以及殖民活动的推动并无直接的关联,所以只有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朝万历皇帝因立太子之事与内阁争执长达十余年,最后索性三十年不再上朝,内阁出现了“人滞于官”和“曹署多空”的现象,部、寺大官十缺六、七,史称“万历怠政”。这反映了当时

A. 君主专制出现弱化趋势

B. 政治体制存在严重弊端

C. 内阁对皇权制约的强化

D. 君权与相权矛盾的激化

 

查看答案

两汉时期皇帝曾把外戚作为辅佐皇帝的重要依靠,如西汉初期的吕后家族,中期的霍光,后期的王莽、王凤。但明中期以后,选后妃、附马却有意选寒微之家。这一变化

A. 与明朝丞相制度的废除有关

B. 使外戚由此淡出了政治舞台

C. 杜绝了外戚与朝廷官员的勾结

D. 反映了皇权专制的不断强化

 

查看答案

李孔怀在《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中说:中国地方行政区划,自秦汉以来,基本上按山川地形的自然境界建置,元朝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的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元朝统治者如此调整地方区域的主要目的在于

A. 加强控制地方

B. 扩大统治区域

C. 发展地方经济

D. 缓和蒙汉矛盾

 

查看答案

北宋的词家,前期如晏殊、欧阳修、张先、柳永等全都是南人,后期的苏轼、黄庭坚、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也多数生长于江南或其周边。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A. 北宋时期开始出现文化中心南移

B. 宋词具有南方文学的地域性特征

C. 北宋时期出现学术中心南移趋势

D. 南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兴盛

 

查看答案

宋朝统治者规定“不以文字罪人”“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这不仅有助于士人们施展才智、自由争鸣,且有助于士大夫们从事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明。由此可知,宋代科技文化的繁荣得益于

A. 统治者对科举制的完善

B. 文人士大夫的精心钻研

C. 政治运作的文明与理性

D. 理学抛弃儒学禁锢思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