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其准确含义是

A. 进一步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B. 资产阶级政党政治也因此形成

C. 工厂成为工业化生产的最主要组织形式

D. 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

 

英国能够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的根本原因是

A. 英国海军力量的强大

B. 法国军事力量弱小

C. 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高

D. 英国最早进行殖民扩张活动

 

(题文)17世纪,“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是

A. 荷兰

B. 西班牙

C. 英国

D. 法国

 

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贸易范围空前扩大

B. 世界贸易中心转移

C. 各地联系不断加强

D. 贸易方式发生变化

 

16世纪,欧洲与亚洲、美洲和非洲的贸易往来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 新航路的开辟

B. 工业革命

C. “价格革命”

D. 文艺复兴

 

明清时期,松江一些商人开设暑袜店,出资购买尤墩布分给当地居民缝制暑袜,计件付酬,再将暑袜拿到店里出售,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①暑袜店主具有早期资本家的性质

②他的资本由商业资本转换为工业资本

③暑袜店就是集中的手工工场

④暑袜店店主进入了商品的生产领域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其表现有

①手工工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②手工工场内部分工更加细密

③手工工场的雇工人数更多

④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和地区增多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

 

(题文)明代商帮中,势力最强大的是

①徽商

②陕商

③粤商

④晋商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下图说明了

A. 北宋造纸业发达

B. 北宋印刷术先进

C. 金属货币数量不足

D. 商业的高度发展

 

《汉书》记载:“(张)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黑色),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霍)光。”材料反映出西汉(    )

A. 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    B. 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C. 官营纺织作坊非常发达    D. 政府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明代中期以后,民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取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这主要是因为。

A. 官营作坊产品有限

B.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资本主义的萌芽

D. 民营作坊工人增加

 

《诗经》中有这样的句子:“其斯赵,以薅茶蓼。茶蓼朽止,黍稷茂止。”(《周颂良耜》)“去其螟,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小雅大田》。反映了西周

①出现了小型青铜农具

②懂得沤制绿肥

③懂得治虫灭害

④强化社会治安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时代。主要表现是

①青铜农具相对广泛地使用

②确立了铁犁牛耕的传统农耕模式

③施肥与灌溉有了新的发展

④地力提高,休耕制绝迹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过去,每个国家的经济体内部都保持相当程度的独立。用一个比喻:全世界各地就像许多独立的水桶,每一桶水的水面有高有低。到20世纪末期,所有水桶的底部都用管道连接,彼此互通。于是,劳力便宜的地方成为生产基地,购买力大的地方,成为消费市场。本来只在国家之内的产销分配,转而成为全球性的产销平衡。

—摘编自许倬云《现代文明的成坏》

结合二战后的相关史实,说明作者关于世界经济发展的观点。

 

.19世纪末以来,美国一直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潮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在第二次产业革命中,创造发明层出不穷,新兴工业部门得到了充分发展,传统工业部门通过改造和革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全国铁路网迅速形成,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的迅速完成,使美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许国林《略论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

材料二美国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经历了一次长达111个月的超长经济增长,这次始于1991年3月结束于2000年5月的增长被称为新经济。这轮增长除了具有“一高两低”,即高经济增长率、低失业率、低通胀率的特征外,还有另一个显著特征是信息产业正在逐步变成美国的主导产业并促成了美国“新经济”现象的出现。

—罗爱湘《美国“新经济”中的产业结构分析》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第二次产业革命中美国成为工业强国的具体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美国“新经济”具体表现。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请为上面四幅图片确定一个历史主题并加以评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统计,1858~1911年间全国民族资本所设立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民用工矿企业有953家,创办资本总额为2亿多元。而1901~1911年就设立了650家工矿企业,资本总额为1.4亿多元,其中江苏162家,湖北82家,广东54家,四川42家,直隶37家,浙江36家,奉天(今辽宁)30家,福建22家,安徽21家,山东20家,湖南11家,江西10家。

材料二各主要工业部门具体发展情况见下表

—摘编自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

材料三1978年以来的中国历史,有的学者以1992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有的学者以2001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01~1911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2)推断材料三中两种历史分期各自所依据的角度,并结合史实分别加以说明。

 

1957年,赫鲁晓夫《关于进一步改进工业和建筑业的管理组织》的报告中提出,“关于工业改组的原则和设想:

(1)加强民主集中制的管理原则;

(2)改“条条”管理形式为“块块”管理形式;

(3)建立经济行政区;

(4)改进国家计划工作;

(5)扩大地方在经济管理中的权力;

(6)发挥工人群众参加管理的积极性。”这些措施

A. 是“新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B. 有利于苏联经济的发展

C. 摆脱了斯大林模式的基本框架

D. 埋下了苏联解体的隐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有了新的发展。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差距日益缩小

B. 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萧条状态

C. 西方政府对经济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D. 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同时加强

 

下列不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的是

A. 把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

B. 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

C. 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D. 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对赫鲁晓夫改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国家不再要求农民交售粮食

B. 实现了中央与地方之间部分权力的转移

C. 消除了斯大林模式的失误

D. 不敢对斯大林进行彻底否定

 

有学者认为,在20世纪上半期整体世界已经形成,但全球化属于自发阶段。二战后,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出现,全球化进入自觉阶段。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A.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B.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联系密切

C.大国之间关系由战时对抗走向战后合作         D.经济合作的体系化建设出现了突破

 

美国工会的最初发展,受益于罗斯福新政时期通过的一系列劳工立法。主要包括

①《全国工业复兴法》

②《联邦紧急救济法》

③《全国劳工关系法》

④《社会保险法》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有学者说,15世纪欧洲大航海的主要成就,一是“发现了新航路”,二是“发现了新大陆”。这两个“发现”

A. 都导致了政治革命的发生

B. 都体现了对欧亚贸易垄断

C. 都结束了欧亚的隔绝状态

D. 都加速了商业革命的形成

 

郭家宏在《从旧帝国到新帝国》中认为:“英国政府开拓殖民地的动机是为了商业与财富,并非为了领土扩张,所以英国在政治上对殖民地的控制比较松弛……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第一帝国正式解体。”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英国在新航路开辟后不重视对外殖民扩张

B. 英国海外殖民扩张更关注对殖民地的经济掠夺

C. 英国不重视控制殖民地是美国获得独立的主要原因

D. 英国的殖民动机与管理政策是导致第一帝国解体的主要原因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本具有天生的特殊的世界主义性质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挖掉了古老民族工业的基础,建立了同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新的工业。从中可以看出

A. 资本流动造成了资本主义文明的衰落

B. 资本流动促进了近代工业在全球的发展

C. 资本流动催生了古老的民族工业

D. 资本流动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特有现象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写道:“这一矛盾导致本世纪初巨大的摆动即资本主义大危机,给所有国家都带来了强烈的影响……推动了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文中所说的“‘古典’发展模式”

A. 指农业为中心的发展模式

B. 无法克服经济大危机

C. 指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

D. 消除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题文)1935年,美国最高法院因为《全国工业复兴法》授予联邦政府管理州内贸易等权力违宪宣布该法无效;1937年,最高法院认为联邦政府有权监管任何涉及州际贸易的劳资关系,否定了琼斯一劳克林钢铁公司对《全国劳工关系法》侵犯各州权力的控诉。这一变化反映出

A. 政治经济的发展导致司法解释的变化

B. 分权制衡机制削弱了新政的实际效果

C. 罗斯福新政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D. 联邦行政权力扩张影响司法公正判决

 

家庭功能是家庭多方面满足人和社会的多种需求,它总是与社会变化密切相关。工业革命后逐步呈现出日趋明显弱化的家庭功能是(   )

A.经济功能 B.生育功能

C.情感功能 D.休息功能

 

1765年,英国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叫“珍妮机”的纺纱机。这是用一个纺轮带动八个竖直纱锭的新型纺纱机,功效一下子提高了八倍。后来人们把“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和使用作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其主要依据是

A. 推动了机器制造业的出现

B. 极大地提高了纺织品的产量

C. 引发了发明机器的连锁反应

D. 宣告了工业动力时代的到来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