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世界翻了一个个,虽然并不完全。” 是19世纪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墓志铭。“他把世界翻了一个个”是指达尔文(    )                                                                                                                                                                                                                                                                                                                                                                             

A.进行了环球科学考察              B.提出细胞是构成一切生物的基本单位

C.到处宣扬牛顿的力学理论          D.指出物种的产生、灭绝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马克思在1871年4月12日《给路·库格曼的信》中说:“这些巴黎人,具有何等的灵活性,何等的历史主动性,何等的自我牺牲精神!在忍受了六个月与其说是外部敌人不如说是内部叛变所造成的饥饿和破坏之后,他们在普军的刺刀下起义了,好像法国和德国之间不曾发生战争似的,好像敌人并没有站在巴黎的大门前似的,历史上还没有过这种英勇奋斗的范例!”对马克思这段话的评论,最全面的是                (    )

①高度评价了巴黎工人的自我牺牲精神   ②深刻揭露了临时政府的卖国行径

③明确谴责了普军对法国的侵略         ④充分肯定了巴黎工人阶级的首创精神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876 年,美国在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有 37 个国家参展。英国展出的是最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的是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的是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中国展出的是纯银打制的 27 套件挖耳勺和小脚绣花鞋。这说明              (    )

A.西方人喜欢中国的手工艺品         B.中国政府对国际博览会不重视

C.中国还没有产生近代工业           D.中国的经济没有跟上世界的步伐

 

 英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在他的著作中写道:“英国农村被纳入市场网络之中,直到19世纪初为止,它成功养活城市与工业居民点……英国农村形成国内市场的主体,而国内市场是正在起步的英国工业首先与天然的销售场所。”以下阐释与布罗代尔的叙述不一致的是  (    )

  A.英国工业化的第一个市场是英国农村

B.圈地运动的进行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市场

  C.农村是英国工业革命发生发展的重要条件

D.英国农业经济的市场化和工业的近代化是互相促进的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一书中写道:“1977年毛后的领导转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这种“制度”具体是指(    )

A.“希望工程”                   B.“21 1工程计划”

C.“科教兴国”战略               D.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国际舆论曾评价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是35 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行动”是指                                                         (    )

A.1980年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B.1984年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

C.1985年以后陆续开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为经济开放区               

D.1990年决定开发上海浦东

 

 1965年9月1日到9日,西藏召开了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大会宣告了西藏自治区的正式成立。西藏自治区的成立是根据                            (   )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    ②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读的《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③全国人大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④全国人大制定的《民族区域自治法》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迎接1953年的伟大任务》的社论。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该篇社论的关键词应该是                                  (   )

A.国民经济恢复  抗美援朝   第一个五年计划  道路探索

B.抗美援朝   第一个五年计划  道路探索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国民经济恢复   第一个五年计划  大规模建设   三大改造

D.第一个五年计划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抗美援朝   三大改造

 

 《天声日报》是近代在香港出版发行的 一 

份报纸。某年该报登载了这样一则报道:“著名教育家、 杰出学者蔡元培先生于民国 

二十九年三月五日在港病逝,享年七十有

”蔡元培先生逝世于公元(   )

A.1918年    B.1929年    C.1940年       D.1941年

 

 右图是1909年《民呼日报》上登载的一幅  

6ec8aac122bd4f6e漫画,其要表达的主题是   (   )              

A.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权益               

B.西方国家学习中国文化

C.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西方八国组成联军侵略中国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这几句话应该出自                                                          (   )

A.《海国图志》     B.《变法通议》       

C.《民报》     D.《青年杂志》

 

 

 

 明政府明文规定:“贡船者,法所许,市舶之所司,乃贸易之公也;海商者,王法之所不许,市舶之所不经,乃贸易之所私也。”(邓钟《筹海重编》)以下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明政府全面禁止对外贸易

B.明政府严格限制官民对外贸易

C.明政府允许朝贡贸易,禁止民间对外贸易   

D.明政府鼓励有组织的对外贸易,打击私自出海贸易

 

 2009年10月,湖南石门县在对一座宋代瓷窑进行抢救性发掘过程中,出土2种类型的宋代完整生活瓷器7件。以下对这批瓷器的评述,正确的是                  (   )

A.极有可能是专为宫廷烧制的        B.胎质坚硬,釉色为青色

C.外壁可见阿拉伯文图案            D.其中有两件为西餐用具

 

 (宋仁宗景祐元年五月,程)琳上疏,论:“兵在精不在多,河北、陕西军储数匮,而招募不已。其住营一兵之费,可给屯驻三兵。昔养万兵者,今三万矣。……天地生财有限,而用无纪极,此国用所以日绌(短缺)也。”对此材料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程琳建议减少军队员额

B.程琳认为国用日绌的原因是冗兵、冗官、冗费

C.程琳认为过量的兵员虚耗了国库储备

D.程琳认为北宋军事制度改革有一定的弊端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晚年自号六一居士。他在自传中解释“六一”的由来说:“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文中的“三代”是         (   )

A.泛指欧阳修的祖上                    B.夏、商、周

C.战国、秦、汉                        D.秦、汉、唐

 

 “善德善心善行尤缘善医至善,名山名水名人更因名人而名”。这副镌刻在南阳医圣祠的对联,称颂的是                                                      (   )

 A. 贾思勰        B.孙思邈       C.张仲景       D.李时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长达数千年的历史过程。在这个历史过程中,以中原族体和文化为中心,周边边疆族体和文化不断和中原文化交流汇聚,使中原文化不断丰富,族体不断壮大;中原文化和族体也不断向边疆扩散,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科学技术输送到边疆,中原与边疆互相交流,不断丰富,逐渐形成和发展成为共同的中原文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                             ——吴仕民《民族问题概论》

材料二  (张骞通西域后)从西方传到中国来的,就物产方面说,家畜有汗血马,植物油、苜蓿、葡萄、胡桃、蚕豆、石榴等十多种,这些物产的输入,给中国增加了新财富 。就文化方面说,有乐器乐曲的传入。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二册

材料三  回纥人的服饰在唐朝广大人民中产生了深刻影响,有一段时期,回纥衣装成为社会的流行服。中唐诗人元稹在诗中写道:“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

唐朝宫廷妇女喜好在脸上化装着日月形膏痣,耳上带着耳坠,这也是吐蕃妇女原有风俗。

                         ——张岱年、季羡林《中国全史﹒中国隋唐五代习俗史》

材料四  北方奄有(统治)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故后魏(北魏)、辽、金历年(统治时期)最多。                        ——(元)许衡《鲁斋遗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特点。

 

 

 

 

 

 

 

(2)据材料二、三概括古代少数民族在哪些方面丰富了中华文化?(5分)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少数民族统治者“行汉法”的根本目的和影响。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从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代长安“万年(县)领(朱雀门)街东五十四坊及东市;长安(县)领(朱雀门)街西五十四坊及西市”(《长安志》卷7)。“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唐会要》)。唐政府对于法定设置的市,分设市令负责管理。例如“京都诸市令,掌百族交易之事,丞为之贰”(《唐六典》)。

材料二  东京相国寺乃瓦市也,僧房散处,而中庭两庑可容万人,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货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由于此。        ——《燕翼诒谋录》

材料三  潘楼街……南通一巷……是金银彩帛交易之处。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听闻。

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新封丘门……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有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

瓦肆(娱乐场所)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博、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东京梦华录》

材料四  王晏出至草市,马惊走,鼓步从车而归。

(雍州刺史张欣泰发动叛乱,鄱阳王萧宝夤狼狈逃亡三日)戎装诣草市尉,尉驰以启帝。

                                               ——《南齐书》卷19《五行志》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唐朝的“东市”和“西市”是什么场所?概括唐代“市”的基本情况。

(4分)

 

 

 

 

 

 

(2)  据材料二、三,与唐朝长安相比,北宋东京在商业活动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分)概括当时东京商业繁华的重要表现。

 

 

 

 

 

 

 

 

 

(3)据材料四,何谓“草市”?最早出现于何时? “草市”与“市”有何区别?(6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材料二  周室既衰,暴君污吏慢其经界,徭役横作,政令不信,上下相诈,公田不治。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吕氏春秋》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土地所有权。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导致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4分)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实质问题?(2分)

 

 

 

 

 

 

(4)上述材料旨在说明什么的变化?指出产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

 

 

 

 

 

 

 

 

 12世纪中期,我国境内并立的政权,除吐蕃诸部和大理以外,还有

A.南宋、西夏        B.辽、北宋、西夏

C.南宋、金、西夏    C.辽、北宋、西夏、金

 

 

 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三大发明取得重大突破是在

A、战国时期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王安石的募役法和唐朝的纳绢代役相比,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表现出的最大特征是

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B.限制官僚地主的经济特权

C.保证农民劳动时间       D.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化

 

 下列词句①休养生息 ②杯酒释兵权 ③犯颜直谏 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⑤“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可以作为萧何、魏征、赵普、范仲淹、王安石等五位中国古代宰相小传的关键词句.对应的排序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⑤④      C.①③②④⑤      D.③①④②⑤

 

 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推行,典型地体现了

A.韩非子的主张    B.荀子的主张    C.孟子的主张    D.墨子的主张

 

 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这种情况的出现得益于唐太宗

A.休养生息政策  B.仁义为本原则     C.民族团结政策  D.对外开放政策

 

 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方式历经

   “秦朝军功授爵制——西汉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其对应的选拔依据正确的是

    A.绩——孝廉——门第——才          B.才——孝廉——门第——绩

C.才——门第——绩——孝廉          D.孝廉——绩——才——门第

 

 

 

 “每事先由中书省,中书将定于上,得者再下中书。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以上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自语类》

材料中所描述的情况发生在:

A魏晋南北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下列几种主张体现古人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有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兼爱,非攻”  ③“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伐必有时”  ④“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盛世是指兴盛的时代,一般公认的盛世有西汉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以及清代的康乾盛世等。这些盛世景象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为,包括: 

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②经济繁荣 ③统治者采取安民政策④加强思想控制,严禁外来思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唐太宗说:“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乎?”(《贞观政要》)此材料反映了唐太宗:

A.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B.革新政治

C.兴科举以儒为师                      D.“存百姓”的思想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