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座城市,中国的无产阶级在这里首先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从这里开始踏上革命的征程。它是 A.北京 B.上海 C.南京 D.重庆
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张三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李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五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赵六说:“我读过《中外纪闻》。” 他们中肯定有一个人在说谎。他是 A.张三 B.李四 C.王五 D.赵六
《南京条约》开放的5个通商口岸中,位于最南边的是: A.上海 B.宁波 C.广州 D.福州
以求富为口号创立的民用工业的是: A.轮船招商局 B.江南制造总局 C.安庆内军械所 D.福州船政局
颂扬十月革命,热情宣扬“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的是 A.李大钊 B.鲁迅 C.毛泽东 D.陈独秀
很多同学看过《秦始皇》《汉武帝》等历史剧,使主宰天下的“皇帝”最终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公车上书 B.组织强学会 C.鸦片战争失败 D.兴中会的成立
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 A.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B.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C.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 D.戊戌变法的失败
20世纪初期,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是 A.五四爱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这首慷慨激昂的《国民革命歌》诞生于 A.辛亥革命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董必武在1961年写了一首诗:“四十年前会相逢,南湖泛舟语从容”诗中的“会上”确定的中心任务是 A.领导工人运动 B.打败日本帝国主义 C.建立民主共和国 D.发展社会生产力
“七一”来临,其社区要上网查阅中共有关史实出一期板报,请你为他们提供最好的关键词 A.1919年 中共成立 B.1921年 中共“一大” C.1945年 延安 D.1949年 北京
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功绩突出地表现在 A.结束了封建帝制 B.改变了社会性质 C.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 D.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包括 ①民权主义 ②民主主义 ③民生主义 ④民族主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中以“自强”为目的的运动是 A.新文化运动 B.辛亥革命 C.百日维新 D.洋务运动
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在完成了他一生中签订的最后一个不平等条约的两个月后,在北京病死。下图是李鸿章在签订这一条约时的情景。这“最后一个”条约是指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二十一条”
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这里的两度昆明劫发生在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一家日本企业在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重庆开设一工厂,这是在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中 C.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D.甲午中日战争后
2008年8月,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在中国北京成功举行。130多年前却有外国军队侵入了北京城并放火烧毁了圆明园,这外国军队是 A.英国军队 B.法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小明同学在课本剧中扮演收复新疆的领导人,他所选择的台词是 A.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B.重新弱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C.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憾 D.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2008年6月1日,我国首部《禁毒法》开始施行。历史上,哪一次禁毒斗争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A.虎门销烟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义和团运动 D.抗日战争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中国在国门洞开和急剧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和社会风尚,开始了一场深刻的变革。 请回答: (1)领导戊戌变法运动的代表人物主要是谁?(2分)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2)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分)辛亥革命的主要功绩有哪些?(6分)
从1840—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西方列强发动了一次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请回答: (1)这一时期列强发动了哪些侵华战争?(写出三个即可,6分) (2)在近代,面对外来侵略,中国人民奋起抗争,涌现出一批杰出的英雄人物。请举出其中三个代表人物(3分),并说说他们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3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总之,居今日而欲整顿海防,舍变法与用人,别无下手之方。……使天下有志之士无不明于洋务,庶练兵、制器、造船各事可期逐渐精强。” ——李鸿章 材料二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与哪一运动有关?(1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请说出材料二体现了这一运动的哪些主要内容?(2分) (3)这场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起了什么作用?(2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英国《泰晤士报》 材料二 北京城内炮声隆隆,火光冲天,成了一个“强盗世界”。侵略者争相抢掠清政府的官衙库款。日军从户部抢得白银300万两,法军抢劫礼王府现银200多万两和无数金银财宝,用大车拉了七天。侵略者还以搜捕义和团为名,在大街小巷挨户破门而入,将粮食、家具和银钱钟表等全部抢走。联军统帅瓦德西说“中国此次所遭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次侵略战争的劫掠景象?被劫掠的“皇宫”是指哪里?(2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次侵略战争的劫掠情况?战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什么条约?(2分) (3)材料二反映的这次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最大危害是什么?(1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鸦片未盛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故杖(棍打)徒(流放)已足蔽辜(抵罪);迨(等到)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弛缓)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能无股粟(两腿发抖)? ——摘自《林则徐集》奏稿中 材料二 凌青(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联合国大使,林则徐的后人)1990年讲话:……15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幕,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件大事。当前,中国再次成为毒品的受害国,希望社会各方面都来关心、支持禁毒事业。 材料三 《国家禁毒委员会2004-2008年禁毒工作规划》把禁毒宣传教育作为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青少年特别是中小学生禁毒宣传教育是重中之重。从2004年9月1日起开始执行的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在安全自护、远离毒品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林则徐主张严禁鸦片的理由。(2分) (2)材料二中“光辉的一幕”具体指哪一历史事件?(1分)这一事件有什么现实意义?(1分) (3)为什么说“青少年特别是中小学生禁毒宣传教育是重中之重”? (1分)作为当代青少年,你对毒品应持什么态度?(1分)
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中国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年6月,俄、英、美、日、德、法、意、奥八个国家拼凑了2000多人的队伍,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 2.洋务派早期提出以“————————”为口号;后期又提出“————————”的口号。 3.詹天佑主持修筑了————————,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严复译述的《————————》,把西方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 4.新文化运动中,————————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发表了短篇小说《狂人日记》。 5.19世纪70年代,《————————》在上海创刊。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1897年,————————在上海创办。它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之一。
下图中服装造型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此服装款式最早出现于 A.鸦片战争期间 B.洋务运动期间 C.戊戌变法期间 D.辛亥革命后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子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引起这些习俗变化的最重要的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看电影是我们闲暇时的消遣方式之一。那么,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 A.《风云儿女》 B.《铁蹄下的歌女》 C.《定军山》 D.《桃李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