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1842年,中英双方在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条约的场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摘自川教版《中国历史》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这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时的场景?(1分)该条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1分)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重大影响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这又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1分)该条约的签订又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2分)

(3)写出材料三条约的签订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危害。(3分)

 

仔细观察下面图片,回答以下问题:(9分)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                           B                          C

请回答:

(1)写出上面照片中历史人物的姓名。(3分)

(2)请你给每位历史人物写一句话的解说词,概括每位人物对中国历史的贡献。(6分)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这首军歌广为流传的历史时期是(  )

A.辛亥革命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得到的教训是(  )   

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必须把工作重点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C.必须建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必须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中共“一大”最后一天的会议是在一条游船中进行的,你知道这艘游船现在停泊在哪里吗?(  ) 

A.北京颐和园       B.浙江杭州西湖      C.浙江嘉兴南湖      D.北京昆明湖

 

北伐的主要对象中,盘踞在最北面的军阀是(  )

A.张作霖           B.孙传芳           C.吴佩孚           D.段祺瑞

 

“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文中所指这所学校的创办者是(  )

A.蔡元培           B.李大钊           C.陈独秀           D.孙中山

 

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废除二十一条

C.还我青岛,誓死力争                    D.拒绝在对德合约上签字

 

严复译著《天演论》中提出“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启发了当时的中国知识界去探索、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制度。近代中国从制度上学习西方始于(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在中山装每边的衣袖上都有三颗扣子,有人说这三颗扣子代表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三民主义不包括

A.民权主义         B.民主主义          C.民族主义         D.民生主义

 

2011年我国两会的主题是“民生”,人大代表提出了“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他的这一主张是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在参加《洋务运动主题展》时,从下图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工业

B.洋务运动创办的民用工业

C.张之洞创办的近代企业

D.表明中国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十九世纪末年,有人在北京城门上题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注:1894年是慈禧太后六十大寿)其中“三军败绩”指的是中国在哪场战争中失败(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挽联沉痛悼念的是(   )

A.林则徐           B.丁汝昌           C.邓世昌           D.李鸿章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中国边疆危机四伏。1878年,清朝将领(     )收复了除(     )之外的新疆(   )

A.林则徐伊犁       B.左宗棠伊犁        C.曾纪泽喀什        D.李鸿章伊犁

 

电影《火烧圆明园》反映的是近代列强哪一次侵华战争的有关历史?(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参考下图,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基座四周,镶嵌着八块汉白玉的历史浮雕。你知道其中第一幅展示什么壮观的场面?(   )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虎门销烟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渡江战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飞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焚书坑》

请回答:

(1)这两首诗提到了我国历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这位皇帝是谁?(2分)

(2)材料一赞颂了秦王的什么功绩?(1分)为了巩固统治,他在政治上采取了什么措施?(3分)

(3)材料二讥讽了这位统治者的哪一项统治措施?(2分)这一措施给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造成了严重后果?(2分)

(4)材料二中的“山东乱”指的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农民战争。这场农民战争爆发于那个地方?(1分)

(5)秦王的统治给后世的统治者留下了什么历史教训?(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飞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责成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孝公”指哪国国君?(1分)“卫鞅”这一理论属于哪家学派?(1分)

(2)举出材料一中变法的内容及其作用是什么?(6分)

(3)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何联系?(2分)材料二中的“扫六合”有何意义?(2分)

(4)根据材料三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1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儒家主张教化百姓,以“礼”治国;法家强调用“刑罚”加强统治;道家既反对“礼”治,也反对“法”治,他们提出“无为而治”。

材料二 :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也被看做是中国文化的名片,在国际社会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2011年1月11日,高达9.5米的孔子像在天安门以东的国家博物馆北门正式亮相。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三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韩非子》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1分)

(2)材料二中讲述的孔子生活在什么时期?(1分)其核心思想是什么?(1分)写出孔子对中国古代教育的重大贡献。(2分)孔子有很多关于学习的名言名句,请举一列。(2分)

(3)材料三中韩非子的思想主张对秦朝的影响。(2分)

(4)我们应当怎样正确对待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2分)

 

和谐”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和谐”的首义是人与人的和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处在突出位置。“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明最终要顺应自然规律。数千年来,理念经过长期熏陶,扎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渗透于中国的社会生活,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秦朝灭亡这一段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充满着和谐与不和谐的因素。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任务。(共12分)

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和谐”内容。

(1)统治的和谐: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什么?(2分)

(2)人与人的和谐:请依据课本内容,列举这一段时间里出现的一对和谐的君臣。(2分)

(3)人与自然的和谐:战国时期修筑的重大水利工程是什么?(2分)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木,这样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利用。”这样的古代思想家是谁?(1分)

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

(4)统治的不和谐:列举夏商西周时期的一位暴君。(1分)

(5)人与人的不和谐: 夏商西周时期,奴隶生前的生活状况是怎样的?(2分)

步骤三:关注现实,为“和谐”发展献策

(6)请你从儒家和法家的立场,分别谈谈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4分)

 

李清照曾这样赞美项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下列事件跟项羽有关的是(   )

①大泽乡起义②巨鹿之战③楚汉战争④建立张楚政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从春秋战国到明代,长城的修建经历了两千年多年。秦长城,东起辽东,西至(   )

A.山海关           B.临洮             C.葱岭             D.嘉峪关

 

“与长城南北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它被称为“秦的三大水利工程之一”“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它被称为“秦的三大水利工程之一”,它的兴修,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为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一水利工程是 (     )

A.大运河           B.郑国渠           C.灵渠             D.白渠

 

《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迄今为止最为用力也最为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焚书坑儒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对于秦统一六国这段历史的认识,错误的是(  )

A.秦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但其过程也不无血腥与残暴

B.对秦国来说,其对外战争既是不断扩张、兼并的过程,也是逐渐统一的过程

C.在统一的过程中,秦王嬴政的个人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D.秦国主要依靠嬴政的雄才大略取胜,完成统一大业的历史功绩首先应归功于嬴政

 

秦灭六国后,统一了度量衡。下图是秦朝测量重量的工具之一“秦权”他上面文字的文体是(   )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大篆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

B.有文化知识的士到处游说讲学,形成不同的学派

C.诸子百家相互辩论,相互影响

D.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下列关于我国历法方面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天的农历,又叫“殷历”,是比较完备的历法

B.战国时期,将一年分为12个月,有大小月之分和闰月之说

C.相传在八千年前的夏朝,我国就已有了完备的历法

D.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这是历法上的重大成就

 

20世纪50年代,世纪和平理事会把我国的那位著名的诗人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A.老子             B.孔子             C.屈原             D.孙子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