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边的这枚邮票是为纪念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而发行的? A.《共产党宣言》发表 B.俄国农奴制改革 C.巴黎公社革命 D.俄国十月革命
下面是某同学根据14~19世纪上半期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所做的有关西方近代化历程示意图。图片①②③分别代指的历史事件是 A.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 B.文艺复兴----工业革命----新航路开辟 C.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工业革命 D.文艺复兴----第一次世界大战----工业革命
兼有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战争双重任务的革命是 A.法国大革命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俄国十月革命
某校历史兴趣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对拿破仑的“功"与“过”展开了讨论。他们对拿破仑的下列评价,错误的是 A.颁布法典,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B.打败欧洲反法同盟,解除外来威胁 C.建立军事帝国,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D.发动侵略掠夺战争,导致帝国崩溃
“它使人权已经不再仅仅是一种理论了,而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政治生活和立法的原则,推动着资本主义政治民主化和社会民主化的进程。”这里的“它”是指 A.《人权宣言》 B.《权利法案》 C.《废除农奴制法令》 D.《联合国家宣言》
“15世纪以后,世界贸易集中地逐渐移向大西洋……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大国的兴起。”引文中的“新大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是 A.欧洲的商贸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B.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生产 C.启蒙运动猛烈抨击了专制统治出 D.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在《资本论》一书中,对资本曾有过一段精彩的论述:“资本来到人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据此,你认为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有 ①早期殖民制度是以最残酷的暴力为基础的②“肮脏的东西”包括了奴隶贸易③殖民主义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④我们要反对资本的扩张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
郑和与哥伦布是15世纪以来东西方著名的航海家。他们的远航活动 A.都以加强友好交往为目的 B.都途经非洲好望角 C.都有强盛的国家作后盾 D.所到之处都受到热烈欢迎
14—16世纪,欧洲社会发生巨大了变化,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来临。下列事件为新时代的到来创造条件的是 ①文艺复兴 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③新航路开辟 ④法国大革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推动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日本统一 B.明治维新 C.大化改新 D.孝德执政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反映的是 A.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 B.西周的分封制 C.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 D.印度的种姓制度
“历史上的人类童年,有粗野的儿童,有早熟的儿童……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古希腊人是人类最美好的童年。”下列能支持后者观点的是古希腊的 A.贵族专制 B.宗教自由 C.民主政治 D.军事独裁
下图是九年级某班同学制作的历史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错误,该处是 A.出现时间 B.著名人物 C.文明代表 D.文明类型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是世界领先的,也是在不断发展中得以完善的,请结合自己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秦及以前古代地方制度推行的几个问题: (1)西周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哪些人有可能被分封为诸侯?这一制度起到了怎样的作用?(6分) (2)秦朝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2分) (3)西周和秦虽然实行不同的地方管理体制,但在当时都起到了巩固统一的作用,从中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2分)
阅读下列材料: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这一天,在成阳城内,一名官员正在向下面围观的人群大声宣读变法法令:“一、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二、按照在前线杀敌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相应的耕地、住宅和官职,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贵族特权;三、凡是奴隶从事农业生产,多交租锐,免其徭役;四、建立县制,全国划分31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管理。”听了这些法令,人群中议论纷纷。不同阶层的人对法令褒贬不一。 请回答: (1)若你是材料一人群中的新兴封建地主,你会对法令中的哪项措施表示欢迎?(2分) (2)若你是人群中的奴隶主贵族,你会对法令中的哪一条措施最为不满?原因是什么?(2分) (3)若你是人群中的农民,你对法令看法如何?(2分) (4)你认为上述措施中哪项对后世影响最大?(2分) (5)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商鞅变法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最后统一全国,由此请说出变法或改革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孔子的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意识地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做敢为,但是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请教父兄以后再去做。 材料三 学生樊迟向孔子请教怎样耕田种菜,孔子却认为学那些知识没有出息。 (1)指出材料一中孔子的主要观点。(4分) (2)材料二反映了孔子什么样的教育思想?(2分) (3)简单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4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材料二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请回答: (1)材料一是为称赞谁而写的祭文?(1分) (2)材料二的 “神州轩辕”指的是谁?(1分)他被尊称为什么?(2分) (3)材料二中的“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与哪个事件有关?(2分) (4)“轩辕”后来和哪个部落结成联盟?(2分)形成日后的哪一个民族?(2分)
春秋战国时期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使用和推广,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__________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齐国国富兵强;秦始皇采用__________的建议,焚书坑儒,加强思想统治。
禹死后,__________继承父位,从而__________制代替了禅让制。
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__________战中打败蚩尤;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激烈的__________之战。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的进攻。
世界上最早的水稻和__________的农业生产区域分别位于我国的__________和黄河流域。
李白的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里指的是 A.陈胜吴广起义 B.楚汉之争 C.秦完成统一 D.长平之战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这里的“坑”指的历史事件是: A.坑杀长平之战的赵国降军 B.坑杀少数民族俘虏 C.坑杀起义的农民 D.焚书坑儒
公元前218年咸阳人李良到南方经商,一路上发现各地使用的货币和咸阳的一样,这时全国通用货币的标准样式是下图中的哪一项 A B C D
毛泽东讲“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指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世袭制
2004年4月,传媒报道,韩国拟将“端午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消息传来立即在中国引起强烈反响。“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为纪念哪一历史人物而设立 A.孔子 B.李冰 C.屈原 D.大禹
下列对长城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是抵御匈奴的著名城防 B.体现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性 C.秦长城东起临洮,西至辽东 D.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唐朝诗人杜牧有一首诗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其中的“清明”是24个节气之一。我国测定一年分为24个节气是在 A.夏朝 B.战国 C.西周 D.商朝
小张在阅读课外书籍时,看到书中这样写道“在商朝,贵族征讨其他国家胜利后往往举行祭祀,向祖先报捷。”如果要验证它的真实性,最有说服力的文字资料是 A.《史记》 B.金文 C.甲骨文 D.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