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名言是“火药是干的,剑是磨过的,目标明确,力量集中, 悲观者已经被赶走,我为我武装的人民干一杯。”这体现了一战前德国强烈的( )
|
|||||
在19世纪下半期,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至20世纪初,世界已被基 本瓜分完毕,但没有一个列强是知足的。它们不“知足”的根本原因是( )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我国北方草原历史上是游牧民族的家园,他们以部落为基本的社会组织,时而因共同利益结成部落联盟。各部落在草原上迁徙不定,往往为争夺草地、水源相互仇杀。清朝入关前,统一漠南蒙古,开始分定各部地界,严禁互相侵越;入关后,仿八旗制度形式逐步改造蒙古社会,形成盟旗制度。蒙古各部大者被分为数旗,小者自为一旗,旗长由蒙古各部首领世袭担任。各旗有固定的牧地,不相统属,旗民不得越境放牧,日常往来亦受限制。合数旗为一盟,盟长、副盟长以及会盟地由朝廷指定,对各旗进行监督,处理各旗不能解决的纠纷,盟不是一级行政机构,盟长不得干涉各旗事务、发布政令。各旗直接受中央政府统辖。一切重大军政事务的裁决权属于理院,各旗旗长有义务率旗下兵丁,应诏出征。蒙古族旧有的部名义上保存了下来,不具有行政功能。 ——摘编自翁独《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等 (1)简析盟旗制度的历史作用。(10分) (2)指出旗、盟与草原传统部落、部落联盟的区别。(5分)
|
|
材料一 乾元元年(758),盐铁铸钱使第五琦初变盐法,就山海井灶近利之地,置盐院。游民业盐者为亭户,免杂徭。盗鬻者论以法。及琦为诸州榷盐铁使,尽榷天下盐,斗加时价百钱而出之,为钱一百一十。 一一《新唐书》 材料二 刘晏改革榷盐法,调整官营与私商、盐户的关系。在产盐乡“因旧监置吏”,收 亭户之盐,转卖给商人经销。其余州县不设盐官,在较远州县设置“常平盐”,“官收厚利 而人不知贵”。刘晏改革是以官商分利代替官方专利,促进了盐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盐 税收入。刘晏始榷盐时,盐利年收入40万缗,其后,达600万缗,“天下之赋,盐利过半”。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第五琦和刘晏所推行的榷盐法的不同之处。(8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刘晏改革榷盐法的意义。(7分)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司马光曾上言:教阅保甲,公私劳费,而无所用之;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此皆所害者大,所及者众,先宜变更。”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 (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 病矣。 ——苏辙《栾城三集》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王安石变法中面临的什么问题?(4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并结合王安石变法的具体措施, 举例说明。(10分) (3)从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启示?(6分)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给予了一般人民以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又有财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 ——韦斯特《梭伦:残篇36》 材料二 刑生力,力生强.强生威.威生德,德生于刑。 ——《商君书·说民》 材料三 梭伦改革在摧毁贵族势力与氏族制度方面还不是很彻底,广大下层公民仍被排斥在国家权力之外。在氏族贵族和广大农民对他表示不满的情况下,梭伦借口到国外考察,乘船出国游历。 ——人民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四 孝公已死,惠王代后,莅政有顷,商君告归。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匿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国大王仇雠也,愿大王匿之。”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 ——《战国策新校注》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梭伦和商鞅在打击贵族特权上采取的不同策略及其不同目的。(8分) (2)两次改革对各自国家的社会发展进程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结合材料三、四,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12分)
|
|
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 ) 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 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 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
|
|
英国哲学家罗素指出:“l 6世纪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下列材料能够佐证罗素这一观点的是 ( ) A.“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B.“当钱投人钱柜叮当作响时,增加的是贪婪爱财的欲望” C.“上帝的恩典并不是毫无分别地把得救的指望赐给所有的人” D.“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意志和权力”
|
|
加尔文说:“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材料主要体现了( ) A.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 B.加尔文宗教改革对许多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C.加尔文代表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 D.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
|
|
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 )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使基督教徒在上帝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