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开放强大的文化活力,蓬勃的贸易经济,突破了宋以前京师关于夜市的禁令……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坊市制度的崩溃,商业街取代商业区的市,御街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当时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其中640家资本雄厚的商户,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170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酒楼、茶坊适应商业大潮,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 ——冯天瑜主编《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荒村, “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南京“织机逾百张”繁阜喧盛。
请回答: ⑴依据材料一指出宋代东京出现“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的表现。( 4 分)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4 分) ⑵材料二反映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有什么新特点?( 2 分) ⑶综合上述材料简述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趋势。( 2 分)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数百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饔飧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已。 ——摘自蒋以化《西台漫记》卷四 材料二: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惟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材料三:永乐二年,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藏海舡,,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有关部门)防其出入。 ——摘自明朝《永乐实录》卷二十七 材料四: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十四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瞭望,违者死无赦。 ——摘自《台湾外纪》卷十二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2分)这种现象的实质是什么?(2分)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古代什么政策?(2分)这种政策产生于何时?(2分) (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实行海禁政策的主要原因。(6分) (4)根据材料,分析材料一与材料二、三、四之间的关系。(2分)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其中脍炙人口的歌词中唱道: 七仙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颜 七仙女: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 董永:夫妻双双把家还 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 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 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 材料三:《国语·晋语》有“宗庙之牺,为田亩之勤”的记载,意思是说原来作为宗庙祭祀品用的牛,如今变成田亩耕作的畜力。……春秋后期,人们取名命字,往往将“牛”与“耕”相连,如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司马犁,字子牛。 ——引自林炳文著《中国古代史》上册 请回答: (1)董永和七仙女的生活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什么生产方式?(2分)你能说出这种生产方式的特点吗?(3分)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3分)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现象?(2分)这种现象的出现对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
|
西方国家殖民扩张给欧洲带来的最大影响是( ) A.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做出了贡献 B.为欧洲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 C.使欧洲获得了大量黄金 D.使欧洲获得了大量香料
|
|
荷兰素有“海上马车夫”的美誉,17世纪荷兰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式是( ) A.海盗掠夺 B.组建商业公司 C.贩卖黑人 D.发展种植园经济
|
|
假如你生活在16世纪的欧洲,你认为无法从市场上买回( ) A.非洲的饰物 B.美洲的纺织品 C.印度的香料 D.澳洲的工艺品
|
|
“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远航探险时才开始。”这样说主要时由于( ) A.在此以前未出现著述世界历史的史学家 B.其探险打破了人类彼此隔绝的生活状态,促进了世界各民族历史的融合、统一 C.他们在探险过程中都曾记述了所到地区的历史 D.其探险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
|
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是( ) ①商人和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黄金来扩充资本 ②西欧生产力的发展 ③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 ④科学技术的进步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③④ D. ①③④
|
|
中国历代王朝一向把外国视为夷狄,而以天朝上国自居,认为“荒服之外,无非藩属,悉我从仆”,造成这种心态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是当时世界文明的中心,周边民族尚未开化 B.周边民族是游牧文明,中国农业文明优于其他文明 C.封闭的地理环境以及由此形成的小农经济造成自大心态 D.这是客观现实的、直接的、真实的反映
|
|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政府向中国商人发海外渡航证明书(见图)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中国商人经济安全 B.加强外航海船管理 C.严格限制中外贸易往来 D.打击海上走私活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