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事村民管,自己投票选‘村官’。拆掉干群之间墙,架起沟通连心桥。” 这种现象是下列哪部法律颁布后的直接结果(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
|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度,各州有自治权。新中国“按照民族聚 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下列关于中美两国管理地方的方 式,表述正确的是( ) ①都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②都保证了国家统一,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③地方不必服从中央 ④地方享有一定的自治权,但必须符合国家宪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
20世纪40年代,朱自清总结了人们的普遍心情:“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 口气,情不自禁的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 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得太快了。”当时人们的普遍 愿望是(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要和平,争民主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打倒列强,除军阀
|
|
“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烟火飞扬。漫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 泪如狂”。诗人罗家伦在《凯歌》中描绘了中国人民欢庆抗日战争胜利的狂欢景象。抗日战 争的胜利( ) ①使中国走上了独立、民主、富强的道路 ②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③是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帝斗争 ④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
蒋介石在1937年南京失守后发表告国民书,声称:“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 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这 说明( ) A.国民党开始寻求和共产党合作抗日 B.国民党号召全国民众奋起抵抗侵略 C.国民党准备发动群众开辟敌后战场 D.国民政府统治被推翻面临严重危机
|
|
76年前,当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在中国的大西北先后 发生了两件几乎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下列诗句中与这两件事件有关的是( ) ①铁流两万五千里,各路劲旅大会师 ②黄洋界上炮声隆,人杰地灵唱大风 ③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④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
毛泽东曾用过的油灯成为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其历史依据是( ) A.油灯是毛泽东成长历程的见证 B.油灯是中国取得民主革命胜利的见证 C.油灯是毛泽东开创中国革命道路的见证 D.油灯是毛泽东写下《新民主主义论》的见证
|
|
一部影片有一组镜头:夜色中,成群的武装起义者冲向首都的一座官邸,从停在 不远处河面上的战舰传来隆隆的炮声;人群很快冲垮了守卫部队设立的防线,官邸沉重的大 门在起义者的呼喊声中缓缓打开。这组镜头所取材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A.1640年英国的伦敦 B.1871年法国的巴黎 C.1917年俄国的彼得格勒 D.1949年中国的南京
|
|
马克思说巴黎公社“只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其含义是( ) A.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 B.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只在巴黎一个城市成熟 D.巴黎公社起义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
|
|
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对选手提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历史条 件是什么?”同时给出下列四个选项,如果你是选手,你应该选择( ) A.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 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D.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