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是

A.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B.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

C.德国与奥地利合并

D.意大利吞并阿尔巴尼亚

 

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到二战前,为了争夺殖民地和对外扩张,德国和意大利进行

了两次大的结盟活动,中间相隔了

A.35年

B.54年

C.43年

D.34年

 

凡尔赛和约中关于德国军备的限制开始被打破是在

A.1933年

B.1935年

C.1939年

D.1942年

 

从发展的眼光看,促成凡尔赛体系不够稳定的最尖锐的矛盾是()

A.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苏联之间的矛盾

B.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C.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D.资本主义国家与被压迫国家被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

 

下列对一战以后形式的判断不够正确的是

A.华盛顿会议以前帝国主义国家在中东和欧洲的统治秩序是稳定的

B.美国倡议建立国联并没有加入国联,国联为英法控制

C.《凡尔赛和约》标志着一战后的帝国主义国际体系开始建立

D.国联的“全体一致”原则不可能制止侵略制止战争

 

第一个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是

A.《非战公约》

B.《凡尔赛和约》

C.《联合国家宣言》

D.《波茨坦公告》

 

一战以后,主要战胜国如英国、美国、法国、日本在全球范围内调整列强关系和

重新安排世界秩序,形成了帝国主义的新格局,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凡尔赛――华盛

顿体系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

A.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B.一战中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

C.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D.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华盛顿会议签订的各项条约和通过的决议案构成了华盛顿体系。其中《五国海军

条约》和《九国公约》的共同点之一是( )

A.维护了美国的利益,抑制日本的势力

B.日本在受限制的同时也保持局部特权或优势

C.是华盛顿会议参与各国平等协商的结果

D.帝国主义列强共同宰割中国

 

华盛顿会议后,美国国务卿休斯说:“多亏了这个条约,对华‘门户开放’终于

实现了。”这个“条约”是( )

A.《四国公约》

B.《五国海军条约》

C.《九国公约》

D.《凡尔赛和约》

 

列宁曾说过:“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

种。”得出这一判断的依据不包括( )

A.《四国公约》

B.《凡尔赛和约》

C.《九国公约》

D.《五国海军条约》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62271/68464) 首页 上一页 62266 62267 62268 62269 62270 62271 62272 62273 62274 62275 62276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