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航海乃是谋求本共和国福利和安全的最重要的手段,兹为增加本国船 运和鼓励航海,本届国会及其权力机关规定:自公元1651年12月1日起及从这以后,亚洲、 非洲或美洲,或该三角洲的任何部分……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生产或 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 进英吉利共和国,或爱尔兰共和国,或所有的任何其他地方、岛屿、殖民地或领土。 ——引自英国《航海条例》1651年 材料一引自英国议会颁布的《航海条例》,其直接目的是什么?(2分)由此引发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2分)
材料二 英国的物质生存是建立在商业和工业基础之上的,英国人担当了在全世界传播文 明的伟大使命。因此他们的商业精神驱使他们遍历四海五洲,同各野蛮民族相接触,创造新 的欲望;提倡新的产业,而且是首先使他们(这些野蛮民族)放弃不法横行的生活方式,知道 尊重私有财产,接待外人友善礼貌,成为了这些为商业所必须的条件。 ——引自黑格尔《历史哲学》《航海条例》 (2)材料二黑格尔评价英国的海外行动是否正确?(1分)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重新评 价英国的海外行为。(6分) 材料三 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则相反,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电力开始作为机器的动力,其能量之大远远超过了蒸汽机,而且使用上要方便得多, 因而很快以电力为能源的产品迅速被发明出来,……制造发电,输电和配电设备的电 力工业也纷纷建立和发展起来 —— 中华网 (3)发电机是由谁最早研制成功的?(1分)随后,人们发明了哪些“以电为能源的产 品”?(2分,任答两个)这些产品的涌现对社会生产力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材料四 (4)上面图片中这两种交通工具都以什么为动力?(1分)这两种交通工具的发与发展 促进了哪种能源的大量开发?(1分)
(5)材料三、材料四所反映的这生产力飞跃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1分)在它作用下 工业生产的组织形式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1分)
|
|
“奇唱歌来怪唱歌,养个肥猪千斤还要多。脑壳谷箩大,宰了一个当三个。三尺 锅子煮不下,六尺锅子煮半个。”这首歌谣体现哪个时期的特色 A. 大跃进时期 B. 农业合作化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
|
“一五”计划的实施,使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 建成了社会主义制度,由此可知: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A. 史料正确,理解准确,史论合理 B. 史料正确,理解准确,史论不合理 C. 史料不正确,理解不准确,史论不合理 D. 史料正确,理解不准确,史论不合理
|
|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上海、天津等工业先进地区人均工业产值的增长率低于全 国平均水平。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 工业发展速度放缓 B. 重工业生产速度加快 C. 工业布局发生变化 D. 工商业改造已经完成
|
|
“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工业部,火柴原料厂及兰 州办的毛纺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 此材料说明他遭遇的排挤和打击主要来自 A. 官僚资本 B. 外国资本 C. 封建官府 D. 地主阶级
|
|
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合作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 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构成了 A. 旧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B.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C. 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D. 半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
|
马克思曾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应用于一个……国家……,就无法阻止这个 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 殖民活动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是破坏性的 B. 工业革命加速了西方殖民体系的崩溃 C. 煤和铁是一个国家获得独立的根本条件 D. 殖民国家的经济掠夺在客观上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
|
|
19世纪上半叶,法国农村盛行一种“家庭加工系统”,即工厂本身或通过承包商 把产品原料分给一些家庭加工,然后收回成品,这一现象说明在当时的法国 A. 工业基于经济的多元结构 B. 工业革命尚未开始 C. 工业化带动农业经济转型 D. 农村的劳动力过剩
|
|
表2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纺 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 表2
A. 2 B. 31 C. 73 D. 193
|
|||||||||||||
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福建省具有代表性。1875-1895、1896-1911、1912- 1913、1914-1918四个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年均注册数,与选项有对应关系。其中 1896-1911年应是 A. 4.6个 B. 3个 C. 2.5个 D. 0.55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