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学者李国祁等曾对清朝五万余名地方官的任期做了量化分析,发现50%的地方官任期只有一年左右,75%~80%的任期在三年以下,这表明

A. 清朝吏治腐败,官员更替频繁

B. 中央王权对官僚控制相当有效

C. 中央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D. 皇权的强化使地方失去积极性

 

我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影响深远。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汉武帝时巩固和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 唐朝时由中书省起草诏令,但不能直接传给尚书省所辖六部具体执行

C. 明朝为了实行内阁制,废除了丞相

D. 清朝雍正帝设军机处,皇权专制发展到顶峰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时,搜集了下列史料研究军机大臣选拔的途径、组成、办公地点和与皇帝的关系。其中能说明办公地点的是

A. “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

B. “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

C. “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D. “军机大臣……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明初,“国家立三大府,中书总政事,都督掌军旅,御史掌纠察。朝廷纪纲尽系于此。”这说明当时

A. 中央机构臻于完善

B. 相权被进一步分割

C. 专制皇权得到加强

D. 地方权力日趋削弱

 

有史学家指出,北宋加强中央集权走的有点过了头,造成宋代地方行政“太差”。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源在于

A. 一切大权尽归中央,造成地方贫弱

B. 中央机构臃肿,官员积极性不高

C. “制钱谷”的措施导致地方财政危机

D. 地方藩镇割据,中央对地方失控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央和地方的斗争一直贯穿始终。在这对矛盾中,中央在斗争中已经处于绝对上风的时期是

A. 明代以后

B. 唐代以后

C. 汉代以后

D. 宋代以后

 

削弱相权是加强皇权的手段,下列不能起到削弱相权作用的是

A. 汉朝设立尚书令、侍中

B.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C. 宋代分化事权

D. 元代设中书省

 

完成和巩固国家的统一,是中华民族永恒的追求。下列措施不利于巩固国家统一的是

A. 秦朝在全国实行郡县制

B. 唐末大封节度使

C. 北宋实行“制钱谷”

D.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

A. 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B. 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C. 封建社会君主专制不断弱化

D. 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髙于皇权

 

某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认真对比了唐宋加强皇权的策略和措施,发现有惊人的相似性。下列哪项最可能是该同学研究得出的正确结论

A. 废除丞相,权归六部

B. 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C. 通过内外朝制度削弱相权

D. 设军机大臣取代丞相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39272/68464) 首页 上一页 39267 39268 39269 39270 39271 39272 39273 39274 39275 39276 39277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