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清农业的突出进步,首先表现在产量的增加,可以大体满足人口急剧增长的需要。明清农村虽然还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但这时期的农民己经不再仅仅是在自给自足之余,将自己的农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而是更多地依赖于市场。农户在种植粮食作物之外,都普逋种植旨在交换的经济作物,并对农产品进行加工或从事商业性农业经营。棉纺织业成为不可或缺的副业生产。贫富两极分化现象更加突出,一部分农民由于经营有道、扩大生产而成为“上农”,一部分农民则从自耕农下降为佃农、奴仆或雇工。-般租佃关系苷遍采用契约的形式,以分成或定额的方式纳租。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农村制造业最先出现于英国并在那里发展的最成功,尤其在毛织品的纺织互溶编制方面。到了1700年,英国产业开始普遍倾向乡村化而不是城市化,并严重依赖于发放(包买商)制度。18世纪的英国保持着—种独特土地制度,―端是―些大地主,另一端则是大量没有土地以工资为生的劳动力。自耕农的数量在18世纪持续减少。18世纪中叶,英国农业普遍采用轮耕种植,传统农具得到改进,从而实现了一场令人欣喜的技术变革,为英格兰正迅速增长的城市人口提供了充足的粮食。 ——摘编自(美)约翰·巴克勒《西方社会史•第二卷) (1)据材料一、二,概括17-18世纪中、英农村发生的相似变化。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8世纪中英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同结果,并分析其原因。
|
|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资产阶级在巩固和完善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民主管理制度:‘如普选制度、代议制度、政党制度、监督制度、公务员制度、人权保障制度等,它们有的是出于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而制定的,有的是按照“主权在民”的原则制定的,还有的反映了公开、公正、竞争等原则。此外,西方民主政治,按照程序运作,形成了一套十分复杂而又精致的运行机制,包括参与机制、竞争机制、制衡机制、监督机制、法治机制等。虽然民众无法对国家权力实现真正控制,但它在训练公民参政议政素质、形成社会政治生活的规范和秩序、提高国家管理的效率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摘编自陈松林《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借鉴与超越》 材料二:民国初年的西式民主实验,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特定坏境下罕有之个案,为后人留下了非常值得研宄总结之遗产。此次实验虽有其重要意义,如普及了民主观念,实践了民主操作,但最后的结局并不成功。 ——摘编自汪朝光《辛亥革命开启共和时代:民主政治实验需实力支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民主政治建设的圭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初年“西式民主实验”的具体表现。
|
|
法国某小说家主张“伟大的艺术应该是科学的、客观的”,认为“艺术家不该在他的作品里露面,就象上帝不该在自然里露面一样”。下列作品风格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 《巴黎圣母院》 B.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C. 《大卫•科波菲尔》 D. 《等待戈多》
|
|
彼得•李伯庚在《欧洲文化史》中说:“莫扎特(1756—1791)以乐曲听众往往只是挤满一个客庁,而贝多芬(1770—1827)的交响乐则是为音乐厅的上千听众而创作的。”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 共和制度的确立 B. 封建等级观念被削弱 C. 普通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髙 D. 民主平等思想开始传播
|
|
某位在北美的科学家举例说:“你同你最亲的人坐在火炉边,一个钟头过去了,你觉得好像只过了五分钟!反过来,你一个人孤孤单单地坐在热气逼人的火炉边,只过了五分钟。但你却像坐了一个小时。”这个例子所揭示的科学理论 A. 开创了以实验为根据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B. 对启蒙运动、科学家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意义 C. 否定了牛顿绝对时空观,使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D. 人类对微现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了革命性的进步
|
|
某英国学者指出,“在(拿破仑)战争中,英国为参战国提供了军服、枪炮和其他产品,而整个欧洲正是这些产品的消费者。因此,当战争结束后,英国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无可比拟的产业大国。”该学者旨在说明 A. 工业革命是反法战争的必然产物 B. 欧洲市场拓展推动英国工业革命 C. 英国为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D. 战争与工业化间相互促进的关系
|
|
英国为了打败日益发展的竞争对手荷兰,并力求保住开始建立的海上优势和争夺殖民地,曾三次挑起对荷兰的战争,并最终获胜,夺取了海上霸主地位,建立了海权——贸易——殖民地的帝国主义模式。英国对荷兰的胜利主要得益于当时英国 A.社会制度的优越 B.商业贸易的成熟 C.手工业的发达 D.工业革命的成果
|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除欧洲外其他独立国家很少受到自由贸易政策的影响,相反,贸易保护主义主张在美国和德国找到了市场。这反映出 A.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激烈 B. 自由贸易政策超越了时代潮流 C. 美德挑战英国工业霸主地位 D. 美德经济实力相对落后于英国
|
|
“召开国会的法定人数为14人,即7个州,每州至少2名代表,除非有多于7个州的代表出席,否则每项决定都必须全体一致通过才视为有效。而与战争、和平以及拨款等有关的大多数问题,则必须至少有9个州同意。但每次国会开会,往往不能如期举行,—些先到的代表有时必须等上几个星期,才有足够的代表到达。”该材料反映的是 A. 美利坚合众国的邦联议会 B. 美利坚合众国的联邦议会 C. 徳意志帝国的联邦议会 D. 德意志帝国的邦联议会
|
|
英国史学界对1832年议会改革后的议员出身进行调査分析,发现来自工业、商业和知识界等“中等阶级”的议员,在议会中所占比例约为四分之―;贵族(及其子弟)和地主议员占议员总数的一半以上.这反映出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A. 加速了贵族政治的瓦解 B. 抑制了“中等阶级”的发展 C. 推动了英国工人运动的兴起 D. 使工业资产阶级控制了英国政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