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题型:选择题
难度:压轴

“堂高三尺,土阶三等,茅茨不翦,采椽不刮……夏日葛衣,冬日鹿裘。其送死,桐棺三寸(薄葬之意),举音不尽其哀。教丧礼,必以此为万民之率。”下列思想主张与材料出自同一学派的是

A. 为政以德

B. 严刑峻法

C. 无为而治

D. 兼爱非攻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中等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这一主张的根本意图是

A. 以礼约束人们的言行以达到仁

B. 以礼为工具恢复周王室的统治

C. 重建周礼的权威以纠正时弊

D. 利用礼建立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

 

题型:选择题
难度:简单

某老师在一堂历史课上强调:宋人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话,就内容而言反映了宋代学者的远大抱负。请问老师判断的依据主要是

A. 为天地立心,说明宋代学者以人为主体解释天理

B. 为生民立命,说明宋代市民崛起,受到政府重视

C. 为往圣继绝学,说明宋代印刷术发达,书籍流通

D. 为万世开太平,说明加强集权后,社会和谐太平

 

题型:选择题
难度:简单

顾炎武决心做到:“凡文之不关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由此可见他

A. 强调实地调查

B. 反对君主专制

C. 维护儒家正统

D. 主张经世致用

 

题型:选择题
难度:困难

孙中山答日本人:“我辈之三民主义首渊源于孟子,更基于程伊川之说。孟子实为我等民主主义之鼻祖。”孙中山这么说主要是因为孟子主张

A. 人性本善

B. 舍生取义

C. 民贵君轻

D. 得道者多助

 

题型:选择题
难度:简单

战国时期,在治国方略上主张“名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著名思想家是

A. 孟子

B. 韩非子

C. 墨子

D. 荀子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中等

冯天瑜提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下列体现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的分别是

A. 墨家、儒家

B. 法家、道家

C. 道家、儒家

D. 儒家、法家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中等

南宋朱熹与明代王阳明相比,两者思想共同之处是

A. 知行合一,都产生于心

B. 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

C. 心就是理,心外无物

D. 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

 

题型:选择题
难度:困难

“他以‘六经责我开生面’的气魄,对自先秦至清初两千多年的文化遗产予以批判总结,几乎在传统哲学的所有范畴和命题上,都提出超越前人的见解”。上述评论中的“他”应是

A. 李贽

B. 黄宗羲

C. 顾炎武

D. 王夫之

 

题型:选择题
难度:简单

《汉书·艺文志》在评价战国时期的某一学派时说:“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它所评价的是

A. 墨家

B. 道家

C. 儒家

D. 法家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39256/68464) 首页 上一页 39251 39252 39253 39254 39255 39256 39257 39258 39259 39260 39261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