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中宗曾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直接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唐代 A. 中书省和门下省形同虚设 B. 丞相权力得到空前强化 C. 三省制对皇权有一定约束 D. 严格执行集体决策机制
|
|
中国隋唐科举制、雅典梭伦的财产等级制、罗马的万民法,其相似的作用是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D.实现了选贤任能
|
|
“(三省六部制下)三分相权,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髙了行政效率。”这表明三省六部制 A. 使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B. 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 C. 有效的限制了皇权的滥用 D. 具有三权分立政治的民主性
|
|
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 焚书坑儒 B. 推行郡县制 C. 修筑长城 D. 统一度量衡
|
|
夏商周三代,宗庙位于国都中心,据《礼记·曲礼》记载:“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牲口房和库房)为次,居室为后。”这说明三代 A. 祖先崇拜占据重要地位 B.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C. 等级制度影响日常生活 D. 重视农业成为社会共识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徐光启生平事迹摘要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与耶稣会士利玛窦第一次晤面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在南京由耶稣会士罗如望受洗加入天主教,获教名保禄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徐光启中进士,考选翰林院庶吉士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与利玛窦合作翻译《几何原本》前6卷和《测量法义》 万历三十六年-万历三十八年,整理定稿了《测量法义》,作《勾股义》一书,探讨商高定理;开辟双园、农庄别墅,进行农作物引种、耕作试验,作《甘薯疏》《芜菁疏》《吉贝疏》《种棉花法》和《代园种竹图说》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与传教士合作研究天文仪器,撰写了《简平仪说》《平浑图说》《日晷图说》和《夜晷图说》。 万历四十年(1612年),向耶稣会教士熊三拔学习西方水利,合译《泰西水法》6卷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在房山、涞水两县开渠种稻,进行各种农业实验,先后撰写了《宜垦令》《农书草稿》《北耕录》等书 天启五年(1625年),增订、批改以前所辑《农书》,经过勤奋钻研,日夜笔耕,终于在天启七年(1627年)完成了《农政全书》的初稿。 崇祯二年(1629年),擢升礼部左侍郎。主持开局修历 崇祯三年(1630年),升任礼部尚书 崇祯四年(1631年),陆续进献历书多卷,即《崇祯历书》 崇祯五年(1632年),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 ——依据《明史·徐光启》编辑 回答: (1)依据材料概述徐光启生平(不得照抄材料)。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徐光启能够编成《农政全书》的原因。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彼特拉克《阿非利加》中说:“遗忘的沉睡不会永远延续,当黑暗被驱散时,我们的后人会再次在先世纯粹的光芒照引下向前迈进。” 材料二马丁路德说“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我不能也不愿意撤回任何意见。” 材料三(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2)分析出现这些历史现象的原因。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孔庙的历史沿革
——摘编自彭蓉《中国孔庙研究初探》 回答: 上表为孔庙的历史沿革简表。从表中提取有关古代孔庙历史沿革特点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字字体一览表 材料二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统一文字,统一后的字称为小篆。隶书相传为秦末程邈在狱中所整理,去繁就简,更便于书写。隶书出现后很快流行起来。楷书是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的,更趋简化。楷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最为流行的一种书体,一直沿用至今。后来民间又产生了草书、行书等字体,将它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最完美地结合起来。 ——摘自香港学者林明峰博文《汉字演化历史与简化汉字的伟大意义》 材料三1909年陆费逵在《教育杂志》上发表《普通教育当采用俗体字》一文,首次向国人阐明简体字的优越性。这篇文章被认为是近代简化字运动的开端。192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通过了钱玄同的《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1935年,国民党政府通令全国,推行《第一批简体字表》。但该表推行不久就遭到某些保守人士的反对而颁布了“简体字应暂缓推行”的训令,简化字运动夭折。但是,简化字运动在人民群众仍旧继续进行着,特别是红军解放的地区,到处都可以看到简体字。1956年国务院通过《汉字简化方案》以及《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开始正式推行汉字简化方案。 ——摘自香港学者林明峰博文《汉字演化历史与简化汉字的伟大意义》 回答: (1)依据材料归纳汉字演化历程的特点。 (2)分析新中国推行汉字简化政策的原因。
|
|
当代史学家西斯•马丁在《思想的进步史》中说,与文艺复兴运动相比,启蒙运动在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超越。“超越”主要表现在 ①以“理性”为核心 ②抨击教会的腐朽 ③提出人民主权学说 ④将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