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是物化的历史,是历史工作者从事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仔细观察下列文物,其中对研究奴隶社会历史有着重要作用的是 A. ①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
|
|
下表内容是人们对《本草纲目》的评价。这些评价的共同点是
A. 对《本草纲目》评价比较客观、全面 B. 认为《本草纲目》是科学严谨的 C. 认为《本草纲目》是百科全书式著作 D. 肯定了《本草纲目》的重要性
|
|||||||||||||||||||
顾炎武认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这表明顾炎武 A. 强调扩大官员的权力 B. 要求扩大地方的权力 C. 主张恢复古代分封制 D. 要强化君主独尊地位
|
|
李贽指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界种种,皆衣饭类耳。”李贽在这里强调的是 A. 不应该有人伦秩序 B. 生存是人伦的基础 C. 人类只有吃穿需求 D. 国家应以民生为本
|
|
理学兴起后,深入影响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下列绘画作品反映了作者受到理学影响比较大的是 A. B. C. D.
|
|
下图为中国传统蒙学(宋朝以来)三大读物之一的局部图片。这表明在中国古代 A. 唯心主义思想盛行 B. 非常重视诗歌教育 C. 将教化寓于教学中 D. 道德教化取代了教学
|
|
在中国古代史上有几个思想文化非常活跃的时期,思想文化的活跃通常是以宽松的政治环境为条件的。两宋时期宽松的政治环境体现在 A. 君主专制的削弱 B. 统治者儒佛道并重 C. 科举制度的完善 D. 政府放松了思想控制
|
|
佛教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中,许多佛教徒强调“内(儒)外(佛)兼修”,认为戒骄杀为仁,戒盗为义。佛教徒如此行为是居于 A. 儒学理论非常成熟、完善 B. 儒学理论与佛教理论精神相同 C. 儒学的统治地位难以动摇 D. 佛教对各种思想采取宽容态度
|
|
《后汉书·蔡伦传》(南朝刘宋范晔著)认为造纸术是蔡伦在公元105年发明的,并且记载了造纸的原料和方法;《三辅旧事》(东汉后期赵岐著)中记载了汉武帝时有人使用过纸;《汉书·赵皇后传》(东汉班固<公元32年-92年>著)记载了汉成帝时有人使用过纸。这些记载说明 A. 西汉时已经发明了造纸术 B. 蔡伦只是改进了造纸技术 C. 东汉发明纸的证据不可靠 D. 造纸术确实是蔡伦发明的
|
|
董仲舒认为:“天立王,以为其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董仲舒的这种主张 A. 体现了一定的民主思想 B. 有利于减少君主的暴政 C. 与“君权神授”相矛盾 D. 包含反对依法治国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