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时,0.1 mol·L-1碳酸钠溶液中通入HCl气体,含碳粒子的浓度与pH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pH=7.0时,溶液中含碳粒子只有CO32-和HCO3- B.向Na2CO3溶液中通入HCl气体,立即产生CO2气体 C.H2CO3的Ka2=1.0×10-10.25 D.向100 mL 0.1 mol·L-1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至溶液pH=4.0 ,生成CO2气体224 mL
|
|
|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是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与氧气反应只生成Na2O2 B.将SO2通入过量CaCl2溶液可生成CaSO3沉淀 C.向Fe(NO3)2溶液滴加稀盐酸,溶液变黄色 D.向酚酞试液加足量Na2O2粉末,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
|
|
|
实验设计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步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Fe2O3固体可以用FeSO4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获得 B.可用碳酸氢铵溶液鉴别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铝溶液 C.用稀硝酸检验氢气还原氧化铜所生成的红色固体中含有氧化亚铜 D.测定相同条件下盐酸和磷酸溶液的pH,证明非金属性:Cl>P
|
|
|
下列有关粒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金属元素可以形成阳离子 B.金属元素只能形成阳离子 C.分子式相同的物质化学性质相同 D.单原子阳离子,均具有2或8电子稳定结构
|
|
|
下列离子在未知溶液中的检验方法正确的是
|
||||||||||||||||
|
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W的原子核中只有6个质子;X可与W形成两种常见的气体WX和WX2;Y是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Z与Y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Y位于第三周期,ⅦA族 B.单质沸点:W﹥Y C.气体氢化物稳定性:W﹥Z D.离子半径:X<Y
|
|
|
有机充电电池具有不含重金属,受资源限制少等优点而备受瞩目。某PYT—锂电池总反应如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PYT分子式为C16H6O4 B.不能采用水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 C.充电时,负极反应为Li-e- =Li+ D.放电时,Li+向正极移动
|
|
|
已知20℃时,磷酸与氢氧化钙生成的三种盐的溶解度(每升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含Ca(H2PO4)2的磷肥可以与草木灰混施 B.Ksp[CaHPO4]=c(Ca2+)·c(H+)·c(PO43-) C.20℃时,Ca(H2PO4)2饱和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0.13 mol·L-1 D.向澄清石灰水中逐滴滴入稀磷酸,开始出现浑浊,后变澄清
|
|||||||||
|
常温时,在(NH4)2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下列有关选项正确的是 A.滴加前:c(NH4+)+c(H+)=c(OH-) + c(SO42-) B.滴加前: c(NH4+) +c(NH3·H2O)=c(SO42-) C.滴加至完全沉淀:c(OH-)﹥c(NH4+)﹥c(H+) D.滴加至中性: c(SO42-) = 2c(NH4+)﹥c(H+) = c(OH-)
|
|
|
氢气用于烟气的脱氮、脱硫的反应 4H2(g)+2NO(g)+ SO2(g) A.当v(H2)= v(H2O)时,达到平衡 B.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化学平衡逆向移动 C.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提高NO的平衡转化率 D.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