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 Fe3 + 与 Ag 反应,进行如下实验: 将适量的0.1 mol/L Fe(NO3)3 溶液加入到新制备的银镜中, 发现银镜溶解,同时无其它固体物质析出。 甲同学认为:Fe3+ 具有氧化性, 能够溶解单质Ag。 乙同学认为:Fe(NO3)3 溶液显酸性,该条件下NO3- 也能氧化单质Ag。 (1)Fe(NO3)3 溶液显酸性的原因 。(请用离子方程式表述) (2)乙同学设计下述实验以支持其观点, 请填写下表内容
(3)甲同学通过验证产物,证实了Fe3+ 能够氧化单质 Ag,请帮助甲同学写出实验方案 (要求: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4)丙同学进一步研究 Fe3+ 与Ag反应的程度。按下图连接装置并加入药品(盐桥中的物质不参与反应)。
① K闭合时,指针向左偏转,石墨作 (填“正极”或“负极”)。 ② 当指针归零后,向左侧U型管中滴加几滴 FeCl2 浓溶液,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写出此时银电极的反应式 。 ③ 结合上述实验分析,写出Fe3+ 和Ag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④ 丙同学进一步验证其结论:当指针归零后,向右侧U型管中滴加数滴饱和NaCl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
|||||
|
烟气(主要成分CO2、CO、SO2、NOX) 的排放对环境有很大的影响。 I.利用氨水作吸收液是当前有效捕捉CO2的方法,经过可逆反应生成NH4HCO3。生成的NH4HCO3分解可得到CO2,从而实现吸收液的再生。 (1)写出氨水捕捉 CO2 的化学方程式 。 (2)已知:NH4HCO3 溶液显碱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c (NH3·H2O) > c (H2CO3) b.c (NH4+) > c (HCO3-) > c (OH-) > c (H+) c.c (NH3·H2O) + c (NH4+) = c (H2CO3) + c (HCO3-) d .c (HCO3-) + 2c (CO32-) + c (OH-) = c (H+)+c (NH4+) (3)右图是氨水吸收 CO2 的脱除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图。应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 CO2 在 40℃-45℃ 脱除率降低可能的原因 。
(4)捕捉的 CO2 和 H2O 的混合气体在固态金属氧化物电解池中电解可制备 H2 和 CO,是一种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基本原理如图所示。
①X 是电源的 (填“正极”或“负极”),a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H2O + 2eˉ = H2+ O2ˉ和 。 ②a 和 b 两电极产生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II.SO2、NOX 可以经 O3 预处理后用 CaSO3 水悬浮液吸收,可减少烟气中SO2、NOX 的含量。O3 氧化烟气中 NOX 的主要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O (g) +O3 (g) = NO2 (g) +O2 (g) ∆ H = -200.9 kJ · mol-1 NO (g) +1/2O2 (g) = NO2 (g) ∆ H = -58.2 kJ · mol-1 (5)依据以上反应,可知:3 NO (g)+O3 (g) = 3 NO2 (g) ∆ H = kJ · mol-1。 (6)用CaSO3水悬浮液吸收烟气中NO2时,清液 ( pH约为8) 中SO32-将NO2转化为NO2-,其离子方程式为 。 (7)CaSO3水悬浮液中加入Na2SO4溶液能提高NO2 的吸收速率,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其主要原因是 。
|
|
|
无水AlCl3可用作有机合成的催化剂、食品膨松剂等。工业上可由铝土矿(主要 成分是Al2O3和Fe2O3)和焦炭制备,流程如下:
已知:AlCl3、FeCl3 分别在183℃、315℃时升华 (1)Cl2的电子式 。 (2)氯化炉中Al2O3、Cl2和焦炭在高温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炉气中残余的少量Cl2,可用NaOH溶液吸收,其离子方程式为 。 (3)700℃时,升华器中物质经充分反应后需降温实现FeCl3和AlCl3的分离。请选择合适的温度范围 。 a. 低于183℃ b. 介于183℃和315℃之间 c. 高于315℃ (4)样品(含少量FeCl3)中AlCl3含量可通过下列操作测得(部分物质略去)。
计算该样品中AlCl3的质量分数 (结果用m、n表示,不必化简)。
|
|
|
A、B、D、E、X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略去)。
I.若A为气体单质,气体B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E为红棕色气体。 (1)A中所含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2)实验室制取B的化学方程式 。 (3)D和CO均是汽车尾气的主要成分,通过汽车尾气催化转化装置生成无污染气体,降低污染物排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II.若A是淡黄色固体,B中阴、阳离子均为10电子粒子,常温下X是无色气体。 (4)A与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将一定量的气体X通入B的溶液中,在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产生的气体与HCl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气体的溶解和HCl的挥发)。a点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
|
|
有机材料PMMA、新型可降解高分子材料PET、常见解热镇痛药Aspirin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1)A属于烯烃,其结构简式是 。 (2)A与苯在AlCl3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B的反应类型是 。 (3)B在硫酸催化条件下被氧气氧化可得有机物C与F。 ① 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个吸收峰。C的结构简式是 。 ② 向少量F溶液中滴加几滴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且F在其同系物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G物质中含氧官能团名称为 。 (4)D生成E的反应条件是 。 (5)E的同分异构体中,与E具有相同官能团且为顺式结构的结构简式是 。 (6)D在一定条件下制取PET的化学方程式是 。 (7)G与乙酸酐 [(CH3CO)2O] 在一定条件下制取Aspirin的化学方程式是 。
|
|
|
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图1 图2 图3 图4 A.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NH3 B.用图2所示装置蒸发FeCl3溶液制备无水FeCl3 C.用图3所示装置制硫酸和氢氧化钠 D.用图4所示装置比较HCl、H2CO3 和H2SiO3 的酸性强弱
|
|
|
下列关于各图像的解释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由甲可知:使用催化剂不影响反应热 B.由乙可知:对于恒温恒容条件下的反应2NO2 (g) C.由丙可知:同温度、同浓度的NaA溶液与NaB溶液相比,其pH前者小于后者 D.由丁可知:将T1 ℃ 的A、B饱和溶液升温至T2 ℃时,A与B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
|
|
活性炭可用于处理大气污染物NO。在1 L密闭容器中加入活性炭和NO,生成N2和气体X。当温度分别在T1 ℃和T2 ℃时,测得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如下表: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X的化学式为CO2 B.T1 ℃ 时的平衡常数K1 = C.根据上述信息判断,T1> T2 D.T1 ℃ 时,向平衡体系中继续加入活性炭,可提高NO的转化率
|
|||||||||||||||||||||
|
常温下,有关 0.1 mol/L NH4Cl 溶液(pH<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根据以上信息,可推断NH3·H2O为弱电解质 B.加水稀释过程中,c(H+) · c(OH-) 的值增大 C.加入K2CO3固体可促进 NH4+ 的水解 D.同pH的NH4Cl溶液和CH3COOH溶液,由水电离出的c(H+) 前者大
|
|
|
常温下,1 mol化学键形成(或断裂)的能量变化用E表示。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 (g) + Cl2 (g) = 2HCl (g)ΔH =+ 247 kJ · mol-1 B.H (g) + Cl (g) → HCl (g)ΔH =+432 kJ · mol-1 C.1 mol H2 (g) 与1 mol Cl2 (g)的总能量高于2 mol HCl (g) 的总能量 D.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