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其中只有M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Z<M B.非金属性:X<Z C.M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具有两性 D.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X的弱
|
|||||||||
|
下列关于仪器使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振荡分液漏斗时应关闭其玻璃塞和活塞 B.滴定管装液滴定时应先用标准溶液润洗 C.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处于蒸馏烧瓶支管附近 D.锥形瓶用作反应容器时,一定不能加热
|
|
|
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铁分别加入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均无明显现象 B.氢氟酸和氢氧化钠溶液都能溶解二氧化硅 C.次氯酸和二氧化硫都具有漂白作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D.H2O2溶液中加入MnO2或FeCl3溶液都能增大反应速率
|
|
|
为确定下列久置于空气中物质是否变质,所选检验试剂(括号内物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Na2SO3溶液(BaCl2) B.FeCl2溶液(KSCN) C.KI(淀粉溶液) D.NaOH溶液(盐酸)
|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都是物理变化 B.甲烷、苯、乙醇都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C.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D.糖类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
|
|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的电子式: C.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 D.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
|
右图为雾霾的主要成分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SO2、NxOy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B.碳氢化合物可引起光化学烟雾 C.重金属离子可导致蛋白质变性 D.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人为因素之一
|
|
|
氯贝特(
提示:Ⅰ.图中部分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 Ⅱ. Ⅲ. (1)氯贝特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8.8 g A与足量NaHCO3溶液反应生成2.24 L CO2(标准状况),且B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两个峰,则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实现反应①所示的转化,加入下列物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___(填选项字母)。 a.Na b.NaOH c.NaHCO3 d.CH3COONa (4)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其产物甲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所有甲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①1,3,5-三取代苯;②属于酯类且既能与FeCl3溶液显紫色,又能发生银镜反应;③1 mol该同分异构体最多能与3 mol NaOH反应。 (5)写出B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蕴藏在海底的大量“可燃冰”,其开发利用是当前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课题。用甲烷制水煤气(CO、H2),再合成甲醇可以代替日益供应紧张的燃油。下面是产生水煤气的几种方法:
① CH4(g)+H2O (g)=CO (g)+3H2(g) △H1=+206.2kJ·mol-1 ② CH4(g)+ ③ CH4 (g)+2H2O (g)=CO2 (g)+4H2(g) △H3=+165.0 kJ·mol-1 (1)CH4(g)与CO2 (g)反应生成CO(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从原料、能源利用的角度,分析作为合成甲醇更适宜的是反应 。(填序号) (3)也可将CH4设计成燃料电池,来解决能源问题,如图装置所示。持续通入甲烷,在标准状况下,消耗甲烷VL。 ①0<V≤33.6L时,负极电极反应为 。 ②33.6L<V≤67.2L时,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 。 ③V=44.8L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 (4)工业合成氨时,合成塔中每产生1molNH3,放出46.1kJ的热量。某小组研究在上述温度下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他们分别在体积均为VL的两个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反应物,使其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相关数据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平衡时,两容器中H2的体积分数相等 b.容器②中反应达平衡状态时,Q>73.76kJ c.反应开始时,两容器中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相等 d.平衡时,容器中N2的转化率:①<② e.两容器达到平衡时所用时间t1>t2 (5)下图是在反应器中将N2和H2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3充入后,在200℃、400℃、600℃下,反应达到平衡时,混合物中NH3的物质的量分数随压强的变化曲线。
①上图中M、N、Q点平衡常数K的大小关系是 。 ②M点对应的H2转化率是 。
|
||||||||||||||||||||||||||
|
硫酸亚铁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在工业上有重要的用途。学生探究烧渣(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及少量FeS、SiO2等)制备绿矾(FeSO4·7H2O式量为278),并进一步计算产品的纯度。工艺流程如下所示:
(1)烧渣在进行酸溶时用到的酸为 。 (2)过程灼烧时产生的气体通入下列溶液中,溶液不会褪色的是 A.品红溶液 B.紫色石蕊溶液 C.酸性KMnO4溶液 D.红色的酚酞试液 (3)滤液N中加入X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检验溶液Q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的实验方法是 。 (4)操作III的操作步骤为蒸发浓缩、 、过滤、洗涤、干燥。 (5)测定绿矾产品中Fe2+含量的实验步骤: a.称取6.0g产品,溶解,在250mL容量瓶中定容; b.量取25.00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 c.用硫酸酸化的0.01mol·L-1 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体积为40.00mL。(滴定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Fe2++MnO4-+8H+=5Fe3++Mn2++4H2O)。 ①计算上述产品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为 ; ②若在a步操作中,进行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定容,则会使测得的产品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