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好方法。但是有些“类推”也会由于物质的特性等原因产生错误。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 A.金属镁能在CO2中燃烧,则金属钠也能在CO2中燃烧 B.金属钠与水反应产生NaOH和H2,则金属铜与水反应也能产生Cu(OH)2和H2 C.Cl2+H2O D.CO2与H2O反应生成H2CO3,则SiO2与H2O反应也可以生成H2SiO3
|
|
|
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
|
下列各组离子,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K+、Ca2+、HCO3- B.NO3-、Cl-、Na+、Ag+ C.Cu2+、Fe2+、SO42-、Cl- D.Mg2+、Na+、Cl-、CH3COO-
|
|
|
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说法错误的是 A.高炉炼铁、生产普通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玻璃都要用到的原料是石灰石 B.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备金属钠 C.通常用海水提取食盐后的母液为原料制取溴单质 D.利用焦炭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可制备粗硅
|
|
|
《青花瓷》中所描绘的“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等图案让人赏心悦目,但古瓷中所用颜料成分一直是个谜,近年来科学家才得知大多为硅酸盐,如蓝紫色的硅酸铜钡(BaCuSi2O6)。下列关于硅酸铜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一种硅酸盐 B.性质稳定,不易脱色 C.易溶于强酸和强碱 D.可用氧化物形式表示为BaO•CuO•2SiO2
|
|
|
下列事实或现象与浓硫酸体现出的性质不相符的是 A.往盛有少量胆矾的表面皿中加浓硫酸,搅拌,固体变白,体现了浓硫酸的吸水性 B.工业上使用铁槽车运输浓硫酸,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C.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 D.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滴在白纸上,白纸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
|
|
|
关于Na2CO3和NaHCO3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热稳定性:Na2CO3 < NaHCO3 B.相同温度时的水溶性:Na2CO3 < NaHCO3 C.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碱性:Na2CO3 < NaHCO3 D.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Na2CO3 < NaHCO3
|
|
|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氧化钠与水反应:O2-+2H2O=2OH- B.氯气通入溴化钠溶液中:Cl2+2Br-=2Cl-+Br2 C.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SO42-+Ba2+=BaSO4↓ D.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Fe2++Cl2=Fe3++2Cl-
|
|
|
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危险品仓库发生的爆炸事故,再次警示人们不可忽视化学试剂的规范储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钠保存在细口瓶中并加煤油液封 B.新制氯水保存在棕色瓶中并置于冷暗处 C.NaOH溶液保存在无色试剂瓶中并要塞紧橡胶塞 D.硫酸亚铁溶液存放在加有少量铁粉的试剂瓶中
|
|
|
下列物质在空气中久置会发生变质,且在变质过程中,既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又有非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是 A.氢氧化钠固体 B.氯化钠固体 C.金属钠 D.生石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