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Y、Z、W四种物质有如下相互转化关系(其中X、W为单质,Y、Z为化合物,未列出反应条件)。
(1)若Z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W遇淀粉溶液变蓝,则X单质在常温下的颜色为 。 (2)若X是常温下密度最小的气体,Y由两种非金属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另一种在海水中的含量仅次于氢和氧,则Z的化学式为 。 (3)若X原子的质子数是W原子质子数的2倍,且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则W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
|
|
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浙江自2015年入秋以来,已累计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4例。研究表明,该病毒对热敏感,煮沸2分钟以上即可失去活性,许多常用消毒药物如:高锰酸钾、漂白粉、氯气等,也都可以将该病毒杀灭。 (1)新制氯水中含有多种微粒,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氯水中,溶液显红色起作用的微粒是 ;过一会儿,溶液颜色逐渐褪去,起作用的微粒是 。 (2)工业上制取漂白粉的反应方程式为: 。 (3)已知高锰酸钾与浓盐酸混合能产生氯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KMnO4 + 16HCl (4)向漂白粉清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将过量氯气通入FeBr2溶液中,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
|
有以下几种物质①熔融氯化钠 ②浓硫酸 ③Cu ④蔗糖 ⑤CH3COOH ⑥酒精 ⑦液溴,填空回答:(填序号) (1)以上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2)写出⑤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 (3)写出②与③共热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
|
|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Cl-、SO42-、CO32-、NH4+、Fe3+和Na+。某同学为确定其组分,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由此可推测原溶液中: A.SO42-、NH4+和Na+ 一定存在,CO32-一定不存在 B.SO42-、NH4+一定存在,Na+ 和CO32-一定不存在 C.c(Fe3+)=0.1 mol•L-1 D.c(Cl-)≥0.4mol•L-1
|
|
|
向含 l mol HCl和l mol Mg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1 mol•L-1 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 物质的量(n)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V)间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
|
|
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ClO2: 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ClO3在反应中失去电子 B.H2SO4是还原剂 C.1 mol KClO3参加反应有2mol电子转移 D.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
|
|
|
下图为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工业生产过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因海水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碘元素,所以工业上也可以直接用海水来提取碘元素 B.碱化操作时,加入NaOH溶液的原因是在碱性溶液中,可溶性有机质可形成沉淀 C.在实验室进行氧化操作时,加入的氧化剂可以是新制氯水、双氧水等 D.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需要用到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漏斗
|
|
|
如右图是研究二氧化硫性质的微型实验装置(实验时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现用75%硫酸溶液和亚硫酸钠晶体反应制取SO2气体并进行实验,实验现象很明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品红溶液褪色 B.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C.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 D.含酚酞的NaOH溶液红色变浅
|
|
|
下列关于物质或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溶液,若沉淀不溶解,则该溶液中肯定有SO42- B.灼烧某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则证明原粉末中肯定有Na+,无K+ C.向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后,出现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若沉淀不溶解,则证明溶液中肯定有Cl- D.在某盐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浓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该溶液中肯定有NH4+
|
|
|
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硫酸铜溶液显蓝色与SO42-无关,则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 A.观察硫酸钠溶液没有颜色 B.加水稀释硫酸铜溶液,溶液蓝色变浅 C.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适量的氯化钡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蓝色未消失 D.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蓝色消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