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光荣革命前,内阁是国王的高级咨询机构,并无实权。威廉三世即位后任用两党人士入阁参谋,但由于政见不同,内阁成为吵架的场所。1693年开始从多数党派中遴选阁员组阁,提供咨询意见。这些变化

A. 使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手中

B. 有利于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C. 使内阁成为英国政治权力中心

D. 体现了君主立宪制度的本质特征

 

苏格拉底说自已经常“私下为人们出主意,奔走忙碌,在公共场合,却不肯走到你们众人当中,为城邦出主意”。下列对材料解读合理的是苏格拉底

A. 不关心城邦政治事务

B. 关注城邦的公共生活

C. 把善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D. 重视培养民众的道德

 

1949年7月,苏共中央表示,支持将《伟大卫国战争期间的国际关系》一书从苏联各图书馆中清除的提案。此提案认为该书“千方百计地粉饰英美在二战期间的政策,夸大英美在战胜德国法西斯中的作用,贬低苏联的贡献和作用……”这一做法

A. 说明冷战源于二战时期各国政策分歧

B. 是苏联内部阶级斗争加剧的典型体现

C. 使史学研究背离了真实性的原则

D. 与冷战宣传的政治需要直接相关

 

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之后,罗马人口剧增,出现了“高楼大厦”,而意大利半岛又经常发生大风,因此在阳台上、屋檐下堆置、悬挂物件往往造成人畜伤亡和财产的毁损。所以大法官规定只要有人在房屋堆置或悬挂物件,即使尚未造成伤害,市民也都有权告发,法官可以判处房屋的居住者向告发者支付一万银币的罚金。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 罗马公民法已发展为万民法

B. 罗马法重视经济安全

C. 社会发展促进罗马法的完善

D. 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

 

下面框内所叙内容是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某一历史事件的评论,这一事件

评论一:中国人民抗日史的重要一步——尽管是以和平的形式进行的抵抗。

评论二:是由中国的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等在内的不同“社会势力”组成的一个统一战线组织和参加的革命活动。

 

 

A. 开启了十四年抗战的历程

B. 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 标志着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著名国画家傅抱石指出:包括康有为的国画改良观和陈独秀的美术革命论在内,在将传统文化与封建专制绑架在一起的20世纪初的文化界,无论哪种观点都离不开抑中扬西和倡导写实。当时这种对国画的革新要求反映出

A. 维新思想成为社会思潮主流

B. 思想文化向现代形态转变的要求

C. 传统文化艺术已衰落的事实

D. 弘扬国粹以增强民族精神的理想

 

明朝作为驱逐“外族”而重新恢复的汉族政权,大力扶持儒家学说。清朝作为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对儒学也十分重视。明清统治者对儒学的这一态度主要是为了

A. 继承华夏正统

B. 巩固政权统治

C. 维持儒学地位

D. 弘扬传统文化

 

宋代官田招佃,往往张榜招募流民,采取自愿原则,并订立租佃契约,同时规定如果佃农不愿继续承佃,要求退佃和迁徙,官府不得无理阻拦。据此可知当时

A. 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松驰

B. 中央对地方权力失控

C. 租佃双方毁约现象严重

D. 土地兼并现象的严重

 

据记载,东汉豪强田庄控制大量依附人口。每年春耕前后,庄园主“赈赡穷乏,务施九族,自亲者始”。秋收前后,“存问九族孤寡老病不能自存者”,对同宗贫困而死者则纠合宗人,合族收葬。冬月腊日,“请召宗族、婚姻、宾旅、讲好和礼,休农息役”这一现象

A. 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

B. 强化了农村的宗法宗族观念

C. 加快了土地租佃关系的形成

D. 促进了地主土地私有制发展

 

春秋时期,郑国在泰山下有一块封地,叫作祊(beng)田,原为周王封给郑国作为祭祀泰山的费用;鲁国在许国有一块封地,叫许地(今河南许昌)。公元前715年,郑鲁两国协商,本着就近原则将两块封地交换。这反映出

A. 经济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化

B. 诸侯国交往更注重现实利益

C. 诸侯国封地所有权观念淡漠

D. 礼法制度已失去普遍约束力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强调:“2014不是1917,2014更不是1894,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来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来做榜样。我希望日本的领导人能够懂的这些基本的道理,能够尊重人类良知和国际公理的底线。”

──摘自凤凰资讯

材料二日本在1945年底也就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出人意料地得到负责中国境内空中作战的陈纳德将军的支持。他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

──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材料三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

请回答:

(1)20世纪30~40年代日本在中国犯下了哪些违背“人类良知和国际公理的底线”的滔天罪行(请写出二例)。材料二中提到了日本战败的哪些原因?它忽视了什么?

(2)中国政府为什么以立法形式将9月3日确立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举行国家公祭日的意义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远的历史渊源。然而在千余年的发展中,欧洲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们虽不惜使用最强大的武力,却都失败了。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它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签署了煤钢联营协定,由此开辟了由经济联合入手的解决欧洲统一问题的新途径。1958年,六国又组成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1991年底,欧共体12国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的首脑会议上通过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在12国范围内实现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即建立欧洲联盟。

——人教社《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下面是一组西方画家描绘战后国际格局及其变化的漫画。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二战后欧洲的统一过程有何显著特征?

(2)材料二中的图1和图2分别描绘了哪两个国际格局?

(3)依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图一向图二发展趋势转变的要因素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氏室属下的庶民也许就是氏室的宗族,否则也是集族而居的。氏室上面的一层是国君和同姓卿大夫构成的大家族,更上的一层是周王和同姓诸侯构成的大家族。其天子和异姓诸侯彼此间,则多半有姻戚关系。这整个封建帝国的组织大体上是以家族为经,家族为纬的。

——张荫麟、吕思勉《国史十六讲》

材料二秦汉是官僚政治制度全面展开的时期,官僚政治的各个要素都发展到了相当的高度……若从政府机构来看,秦和汉初中央政府中皇家事务与国家事务尚未分离,不仅从执掌上来说是皇帝家务与国家政务没有分离,而且“卿”这个称呼本身即带有家臣的意味,宰相和百官也是具有浓厚的为皇帝个人服务的色彩。国家还保持了古老的家国不分、家国一体的传统和形式。

——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1)概括材料一中帝国组织形式的基本特点和等级关系,并说明其得以建立的制度基础有哪些?

(2)结合材料二,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进的角度,归纳秦汉时期政治制度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特点出现的时代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先秦、秦汉时期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进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2年鸦片战争期间,腐败的清政府迫于英帝国主义坚船利炮的淫威,与英军在古静海寺内议定《南京条约》,后在泊于下关江面的英舰“康华丽”号上正式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人从此尝到了“弱国无外交”“落后会挨打”的滋味,并蒙受耻辱长达155年。静海寺也成为中国近代史起点的象征。

材料二 160年前,在中国东南大地卷起了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风暴。太平天国的农民领袖们,为了打碎旧世界,建立新世界,制定了较为完备的革命纲领即《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革命纲领,设计出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曾经极大地鼓舞了农民的革命热情。《资政新篇》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提出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中国近代工业的纲领,展示了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发展资本主义的宏伟规划。

材料三 2011年,桂平市举行纪念金田起义160周年座谈会。来自区内外专家学者进行学术研讨,并前往金田起义遗址进行考察和调研。金田起义,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高峰。马克思、恩格斯曾给予高度评价,认为金田这场“大起义”是“保存中华民族的人民战争”,从这个战争“看到整个亚洲新纪元的曙光”。

(1)材料二与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现象间有什么关系?

(2)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二,分析太平天国两个纲领的主旨各是什么?能否实现?为什么?

(3)材料三中的马克思、恩格斯是从哪一角度评价金田起义的?你是如何看待的?

 

中国古代农业历史悠久,手工业素称发达,二者在古代世界的领先地位足以令国人自豪,时至今日仍对我们有深远的影响。下图是某学生在学习研究古代中国的农业发展时使用的一幅示意图。

(1)据材料中的示意图,你认为该同学与农业有关的研究主题是什么?从牵引动力来看,从图中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2)我们在研究中国古代农业发展时,还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研究?试举出实例加以说明。(至少两个角度)

 

荷兰东印度公司享有从好望角到麦哲伦海峡的贸易垄断权,还被授予开战或讲和、夺取外国船、建立殖民地、修筑城堡和铸币的权力。材料表明荷兰东印度公司(  )

A. 具有商业公司和殖民机构双重性质

B. 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C. 垄断了世界贸易并掠夺了发展中国家

D. 促成荷兰在18世纪建立了商业帝国

 

《文献通考》记载:开宝(宋太祖年号)三年,置便钱务,令商人入钱者诣务陈牒,即日辇至左藏库,给以券,仍敕诸州:凡商人赍(携带)券至,当日给付,不得住滞,违者科罚。下列有关材料中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B. 标志着飞钱的诞生

C. 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D. 表明抑商政策的转变

 

1958年,戴高乐就任法国总统后与西德总理阿登纳举行了第一次会谈。阿登纳强调:法国和德国必须进入一个经常对话的时代。此后四年中,阿登纳与戴高乐之间的通信达40余次,会晤15次,总计进行了100多个小时的会谈。这一系列举动(     )

A. 推动了欧洲统一市场的形成

B. 消除了法德之间的意见分歧

C. 促进了欧洲一体化发展趋势

D. 提高了法德两国的国际地位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古代中国把传宗接代作为最大的孝顺,这种观念跟下列哪一制度关联(   )

A. 宗法制    B. 郡县制

C. 君主专制    D. 中央集权制

 

下表反映了1843年中英协定关税前后几种主要进出口货物的税率(%)的变化情况。

税率变化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

A. 中国关税税率趋于正常化、合理化

B. 中国商业性质的雇佣关系开始出现

C. 促使大批传统手工业者、农民失业

D. 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益无害

 

有学者指出,十月革命是否具有成熟的经济、政治、文化前提?从政治上看,十月革命确实是一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社会主义革命,但从经济和文化上看,十月革命又带有明显的民主革命的性质。其意在说明十月革命

A. 是典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B. 缺乏成熟的革命理论指导

C. 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D. 并非完全的社会主义革命

 

中国古代农民早期采用的是耕摩结合的方法,即在翻耕后用来摩平地面和摩碎土块,以减少土壤水分的散失。后来,则在耕摩之间又加上了,形成了耕、耙、耱三位一体的旱地耕作技术体系。旱地耕作技术体系形成于

A. 春秋时期    B. 西汉时期

C. 魏晋时期    D. 明清时期

 

1895年恩格斯指出:当俾斯麦不得不实施普选权,我们的工人立刻就认真地加以对待,把奥古斯特·倍倍尔选进了第一届制宪帝国国会。从此以后……他们就一直这样使用选举权,并成了世界各国工人的榜样。材料表明恩格斯

A. 批判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专制的本质

B. 主张利用《德意志帝国宪法》开展合法斗争

C. 指责俾斯麦推行虚假民主

D. 揭露德意志帝国的军事专制特点

 

西方列强在近代史上通过不平等条约从中国割占了大量的领土,下列四幅地图显示被割占地区是在《马关条约》签订后得以实现的( )

A. A    B. B    C. C    D. D

 

20世纪末世界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表现在(  )

①两极格局结束②美国独霸世界格局形成

③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④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冯友兰教授说:“我之所以否定太平天国,因为太平灭国要推行神权政治,假如太平天国统一了中国,太平天国的历史将倒退黑暗时期——中世纪。”以下说法不能论证作者观点的是( )

A. 太平天国要建立的是君权神授的封建国家

B. 西方基督教思想对太平天国影响巨大

C. 太平天国的纲领没有体现反对殖民主义本身

D. 太平天国的主张不能超越封建社会,具有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 反抗外来侵略

B. 推翻清朝统治

C. 掀起民主革命

D. 寻求救国之路

 

在厦门曾经流传着这么一幅对联:厦门金门门对门,大炮小炮炮轰炮。对联中的局面直到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的出台才结束。关于这部文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B. 标志着我国政府对台政策的重大发展

C. 结束了海峡两岸长期的对峙状态

D. 成为反对和遏制台独的法律依据

 

大街过三道,物价跳三跳;工资系团雪,攥会就化掉。这是一首流行于上世纪40年代的民谣。它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 抗战造成了人民生活困难

B. 国民政府发行的是假币

C. 国民政府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

D. 美国经济侵略造成民族工业破产

 

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本身带有浓厚的传统色彩,如王权与神权结合、用传统的国家制度建立政权、小农意识鲜明等等,它反对清政府的统治,却不能笼统称之为反封建。对这话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该学者认为反对清政府统治不等于反封建

B. “传统的国家制度主要是指君主专制制度

C. “小农意识鲜明可以从《天朝田亩制度》中找到证据

D. 这里封建指的是分封制下的封邦建国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