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刚认为我国的社会政治制度在某次战争前千年不变,战后十年一变。这次战争有可能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公元前3世纪后期,秦统一六国后修订并完善了《秦律》;此时的罗马法律朝着万民法方向发展。这两种法律( )

A. 都适应了统治范围扩大的需要

B. 都以维护地主阶级利益为目的

C. 都体现了自然平等的法学理念

D. 都促进了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吕氏春秋》中有楚人的称呼,而《史记》中则多见阳城人陇西人等称呼,造成《史记》这一变化的制度性因素是

A.宗法制        B. 郡县制          C.皇帝制         D. 分封制

 

某条约有如下内容: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据此判断该条约是

A.《北大西洋公约》       B.《华沙条约》

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D.《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熙宁五年三月丙午)宋神宗诏曰:“天下商膺旅物货至京,多为兼并之家所困,往往折阅(即减价出售)失业。至于行辅稗贩,亦为取利,致多穷窘。宜出内藏库钱帛,选官于京师置市易务。”

材料二中书奏“……遇有客人物货出卖不行,愿买入者,许至务中投卖,勾行人牙人与客人平其价。据行人所要物数,先支官钱买之……以抵当物力多少,许令均分赊清,相度立一限或两限,逆纳价钱,若半年纳,即出息一分,一年纳,即出息二分。”

材料三熙宁五年初,魏继忠上言:“宜假钱别置……不至伤商;贵则少损价出之,令不至害民,出入不失其平,因得余息以给公上,则市场不至于腾踊,而开阖敛散之权不移于富民,商旅以通,移民以遂,国用以足矣。”

——以上三则材料摘自《续资治通鉴长编》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北宋的什么社会现象?

(2)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北宋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3)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些措施有什么结果?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鲜卑以游牧为主,善骑射。东汉初年,活动于今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的鲜卑……随着北匈奴势力衰耗,鲜卑开始连年出兵攻击北匈奴。公元85年,鲜卑与南匈奴、西零及西域各族共击北匈奴迫使其逃遁。公元87年,鲜卑再次大败北匈奴,斩杀优留单于。……北匈奴西迁。鲜卑趁势占据了漠北地区。

材料二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你可获得哪些信息?这和北魏的崛起有什么关系?

(2)从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看,其服饰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这种变化带来的主要社会影响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所给予人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加多;即使是那些有势有财之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所引梭伦诗句

材料二史学家对穆罕默德·阿里的评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他是“现代埃及的奠基者”“当之无愧的现代埃及之父”,也有人认为他是一个“十足的暴君”。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梭伦的什么改革思想?有哪些政策体现了这一思想?

(2)据材料二你是怎样评价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请说明理由。

(3)梭伦、穆罕默德·阿里的身上体现了怎样的精神?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利坚合众国参议院及众议院集会于国会,联合决议,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外国之间发生战争,或战争在进行中,总统应宣布此项事实;宣布之后,凡以军械、军火或军备,由美国之任何地方,或其属地之任何地方,输出而运至该交战国之任何港口,或运至任何中立国港口以备转运任一交战国,或运至任何交战国所利用之任何中立国之港口者,均非法

——《世界近现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二如果英国倒下去,轴心国家就会控制欧、亚、非和澳大利亚等各大洲以及各大洋——他们也就处于可以使用巨大海陆军力量进攻本半球的地位。到那时候,整个美洲,我们所有的人就将生活在枪口的威胁下……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制度的伟大兵工厂……我们已经向英国人提供了巨大的物质援助,将来还将提供更多的物质支援。

——《世界近现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三美利坚合众国、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中国……兹宣告:1.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各自的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2.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联合国家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美国的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实质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反映出美国的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分析变化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重大事件?

 

倒幕派是明治维新前重要的政治派别,他们在推翻幕府统治的过程中,除大张旗鼓地进行军事讨伐外,还巧妙地利用了

A. 农民起义军的力量

B. 城市平民的力量

C. 天皇和大名的力量

D. 西方列强的力量

 

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初,平民魏继忠上书,建议政府采取措施以保证“商旅以通,黎民以遂,国用以足”。王安石采纳了他的建议,实施了

A. 免役法

B. 方田均税法

C. 青苗法

D. 市易法

 

商鞅变法受到后世批评最大的是

A. 轻视教化、轻罪重罚

B. 重农抑商

C. 公开承认了占有奴隶的合法性

D. 连坐法

 

观察下图,战国时期,秦国从一个落后的边陲之国到拥有“威武的秦军”,这主要得益于商鞅

A. 奖励耕织

B. 实行县制

C. 统一度量衡

D. 推行军功爵制

 

一本史学著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

第一次世界大战促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 采用汉族先进文化

B. 学习汉族统治政策

C. 发展经济

D. 巩固统治

 

今天日本人的姓氏中,大部分是明治时期新起的,其中和地理有关的田中、山下、河上等姓很多,盐田、鸟饲、猪狩等姓则源于生产劳动。这些姓氏的出现,主要与明治维新的哪条措施有关(  )

A. “废藩置县”    B. 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C. “殖产兴业”    D. “文明开化

 

梭伦在改革中曾颁布法令,规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这一措施

①必然遭到贵族的反对

②得到了平民的大力拥护

③有利于限制贵族任意兼并土地

④最终实现了雅典土地的平均分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与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的飞跃。”这是对哪次改革的描述

A. 大化改新

B. 商鞅变法

C. 忽必烈改革

D. 孝文帝改革

 

“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

A. 阻止了民族危机的继续加深

B. 改革了封建君主专制体制

C.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 动摇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

 

1853年,美国海军将军佩里率领一支由4艘军舰组成的舰队来到日本,强行闯入日本港口。从世界范围来看,主要反映了

A. 美国的殖民侵略发展到亚洲

B. 美国发展走在其他国家的前面

C. 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主潮流

D. 日本已被纳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商鞅变法给我们的启示包括

①只有改革才能求生存

②只有改革才能促进发展

③只要适应历史发展,改革都会一帆风顺

④改革者往往要面临巨大的风险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的原因是

①社会矛盾尖锐,统治危机加深

②王安石积极主张变法

③宋神宗希望改变积贫积弱局面

④庆历新政夭折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在望之际,各大国开始谋划自己在战后世界中的位置。下列各项叙述最能符合当时美国领导人总体构想的是

A. 充当世界的领袖,主宰全世界

B. 主宰资本主义世界,控制西欧各国

C. 控制西欧,稳定资本主义秩序

D. 稳定资本主义秩序,遏制苏联扩张

 

春秋战国时期,下图所示事件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

A. 促进井田制瓦解

B. 导致地主阶级兴起

C. 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

D. 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20世纪50年代,阿拉伯人的传奇人物阿拉法特组织加沙的巴勒斯坦青年成立了“法塔赫”。该组织的斗争目标是

A. 将以色列赶出巴勒斯坦地区

B. 在巴勒斯坦建立强大的伊斯兰国家

C. 建立尊重信仰和消除歧视的国家

D. 维护阿拉伯地区的石油资源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日本获得了发展和扩张的良机,日本趁此机会

①占领了太平洋上原由德国占领的一些岛屿

②几乎独占了中国东北的市场

③加紧向英、法的殖民地进行经济渗透

④在世界范围内与美国加强争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天皇(日本皇帝的称号)制是以天皇为首组成专制统治机构统治国家的制度。日本近代天皇制确立的标志是

A. 1869年明治政府迁都东京

B. 1869年明治维新的成功

C. 1885年日本实行内阁制

D. 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的颁布

 

倒幕派是明治维新前重要的政治派别,他们在推翻幕府统治的过程中,除大张旗鼓地进行军事讨伐外,还巧妙地利用了

A. 农民起义军的力量

B. 城市平民的力量

C. 天皇和大名的力量

D. 西方列强的力量

 

下列二战期间的战役与斯大林格勒战役作用一致的有

①中途岛海战

②阿拉曼战役

③不列颠之战

④淞沪会战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不包括

A. 苏俄对远东事务的干预力加强

B. 德国退出了在远东地区的角逐

C. 法国对远东地区事务无力顾及

D. 美日在远东地区的矛盾日趋尖锐

 

北魏孝文帝不仅娶汉族士族地主的女儿为妻,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范阳卢氏家族。他这样做的基本出发点在于(   )

A. 缓和民族矛盾

B. 密切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的联系

C. 平息阶级矛盾

D. 加快鲜卑等北方少数民族汉化步伐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