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内各宫殿,尽为寇兵分国占据。三海、万寿山、颐和园等处……各宫中累代珍异者皆为日人捆载以去。这里描述的侵华战争结果是

A.使得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使得天津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

C.割让了台湾给日本

D.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有的学者认为,《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古罗马平民阶层的胜利。该学者的主要理由应该是

A. 法典的制定,奠定了罗马公民法的基础

B. 法典规定了债务法规,改善了奴隶的处境

C. 与习惯法相比,该法典内容有大量的扩充

D. 法典明文公示,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2013年3月25日,新一届(香港)行政长官选举进行,梁振英当选为新一届行政长官。梁振英领导的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据下列哪些原则治理香港?

一国两制 港人治港依法治国高度自治

A.      B.     C.     D. 

 

清代军机处能够迅速处理各地呈送的各种文书,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行事快捷。这意味着它

A. 制约了皇权的高度集中

B. 提高了朝廷的行政效率

C. 压制了相权的恶性膨胀

D. 改变了政治制度的本质

 

卡尔·波普尔认为:“马克思试图用所谓‘阶级境况的逻辑’来解释工业体系的制度运行,尽管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也忽视了这种境况的某些重要方面,在我看来……至少他对工业体系的那个阶级所作的社会学分析,是令人钦佩的。”这表明在波普尔看来

A. 对马克思主义应该完全予以肯定

B.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思想核心

C. 阶级斗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

D.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工业社会的某些特征

 

近代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思想家章炳麟在1905年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今日幸颐和,明海子,几忘曾幸古长安,亿兆民膏血轻抛,只顾一人庆有;下联为:五旬割云南,六旬割台湾,七旬又割东三省,数千里版图尽弃,每逢万寿疆无。此联抨击的现象主要是(   )

A.西方侵略者的贪婪               B.最高统治者的腐朽

C.外交官员的卖国                 D.广大人民的麻木

 

《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和母亲李萍避走大漠,时蒙古人称汉人为阿其那(狗),塞斯黑(猪),到满人统治时期,汉人的情绪爆发最激烈的体现是

A.民主主义           B.民族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

 

为消除资本主义的弊端,有人主张由资本家和王公大臣出资建立一种新型的社会组织。该组织内,各种劳动形式相互协作,这样生产力将极大发展,人们将享受到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这种设想属于

A. 自由主义

B. 理性主义

C. 空想社会主义

D. 科学社会主义

 

1917年,列宁从流亡地回到了彼得格勒,向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提出了立即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要求。这就是

A. 《四月提纲》

B. 《和平法令》

C. 《土地法令》

D. 《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十二铜表法》第七表第八条规定:“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这表明罗马法

A. 保护私有财产

B. 维护平民利益

C. 袒护贵族特权

D. 体现政治民主

 

1919518日,陈独秀发表文章说:(日本)又要侵害我们的山东,这是我们国民全体的存亡问题,应该发挥民族自卫的精神,无论是学界,政客,商人,劳工,农夫,警察,当兵的,做官的,议员,乞丐,新闻记者,都出来反对日本及亲日派才是。陈独秀意在

A. 宣扬民主与科学思想    B. 明确五四运动的目标

C. 呼吁中国各界团结救国    D. 号召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美国成功地避免了中央集权的弊端,又保持了地方的创造性。主要原因是采取了

A.总统制         B.联邦制        C.君主立宪制        D.民主共和制

 

革命统一战线建立之前,中国共产党提出“中国现存的各政党,只有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是比较真的民主派”的主要依据是( )

A. 孙中山领导国民党坚持反帝反封建斗争

B. 国民党建立了根据地和军队

C. 其领袖孙中山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

D. 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由皇帝任命。上述材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

A. 军国主义色彩

B. 专制主义色彩

C. 民族主义色彩

D. 民主主义色彩

 

德国1871年宪法赋予皇帝的权力与法国1875年宪法赋予总统的权力区别很大。下列对其原因的分析,比较合理的是

A. 君主专制符合德国各阶级的利益,普选权是法国当时各阶级共同争取的权利

B. 德国迫切要维护封建主义统治秩序,法国要防止资产阶级内部争权夺利

C. 德国是为了维护军国主义传统,法国君主派是为了平息共和派的不满情绪

D. 德国主要是为了维护统一成果,法国主要是防止君主势力的复辟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斯大林和共产国际的主要领导人认为,中国革命如今的失败不过就是类似于布尔什维克在1917年7月所遭受的失败,很快就要迎来一个同样伟大的十月革命。至多经过比俄国当年七月到十月更长一点的时间,革命就可以重新走到大街上来。这种认识

A. 正确分析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B. 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C. 催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D. 埋下了中共“左”倾错误的隐患

 

2010年,保守党领袖卡梅伦应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邀请组建内阁,就任英国首相。下列对英国女王、首相、内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英王远离政党纷争,只是国家名义的象征

B.首相是国家最高行政长官,并控制立法大权

C.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

D.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只能辞职并解散内阁

 

全面侵华战争期间,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主要有(   )

南京大屠杀  潘家峪惨案  ③“七三一部队用中国活人作试验  旅顺大屠杀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阅读下列描绘雅典民主政治状况的图片,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公民大会是司法机关 ②古代希腊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和夫权社会 ③雅典民主不是全社会所有成年人的民主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

 

A. 政局动荡,曲折复杂    B. 政局稳定,和平斗争

C. 捍卫统一,平定内乱    D. 社会改革,王朝战争

 

美国记者斯诺说: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A. 二万五千里长征    B. 开展游击战争

C. 千里跃进大别山    D. 发动三大战役

 

下图是1901年英国《PUNCH》刊物上登载的一幅《甜蜜而忧伤的离别》的漫画。漫画中李鸿章对着手拿借据的英、法、俄、日、德等国的侵略者说:“拿着你们的借据走吧!”此漫画反映的是

A.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是为了贷款

B. 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

C. 李鸿章因中国被瓜分完而感“忧伤”

D. 李鸿章为解决了中外纠纷而感“甜蜜”

 

秦朝的皇帝与西周的相比,最本质的不同点是    

A具有神化君权的特点

B.代表至高无上的地位

C.古代政治发展的产物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代表

 

比较下面两国政治权力结构示意图,其分析结论正确的是(  

A.都彰显权力分割与制衡理念

B.两国代议机关的职能不同

C.都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

D.国家元首都拥有绝对权威

 

亚里士多德说:“不容许所有公民共享的制度是寡头的,容许所有公民共享的制度是民主的。”下列为确保实现“所有公民共享”古雅典民主而采取的举措是( )

A. “四百人会议”

B. “陶片放逐法”

C. 十将军委员会

D. 为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津贴

 

《威廉二世》一书描述道:威廉二世冲动鲁莽的性格,以及在对待问题或别人时显出傲慢的态度……这一性格肯定造成他的施政弊病,例如革退俾斯麦的事件。这些描述从侧面反映了

A.领袖的个人素质决定国家的施政效果

B.君主立宪制之下,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矛盾难以调和

C.德国的代议制不够成熟与完善

D.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得以保存

 

《申报》报道说:本月八日晨一时,驻扎丰台的日军,…… 要求入宛平县城搜查。我国当局以时在深夜不允,日军遂向驻在该地的二十九军三十七师冯治安师吉星文团,开炮百余发挑衅,我军颇有死伤。……此报道的事件是

A. 九一八事变    B. 卢沟桥事变

C. 八一三事变    D. 平型关战役

 

下图为近代中国某一时期的军事路线图。与此对应的革命发展趋势是( )

A. 从学习英美转向以俄为师

B. 从进攻城市转向农村发展

C. 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

D. 从国民革命转向土地革命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美收中国入口之米税,每包二角二分,每年五十万包计,税银已百余万两;而美之麦粉入中国,竟不纳税。……丝绸(输美)美收百分之五十,美之绸布入中国仍纳百分之五,两相比较已少收十之九。”美国获得如此权益是通过

A. 领事裁判权

B. 允许外国在华设厂

C. 开放通商口岸

D. 协定关税

 

图是英国侵略香港地区示意图,下列与该地图形成有关的条约是

《南京条约》          《北京条约》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改订条约》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